1、高校新生公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摘 要】为探讨公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课题组在新生中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对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文化建设总体上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同时对公寓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有较高期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就业等方面,但对心理健康文化的除传播形式的选择则比较多元化。为适应新生需求,尤其是发挥公寓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要建立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寝室上下贯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在内容上重点加强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并兼顾情感问题和学习就业,同时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心理人员的作用,并积极运用新媒体等传播形式,增强心理健
2、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生公寓;心理健康文化 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不仅是学历层次更高、学习内容更深的高等学校,更是一种迥异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大学学生公寓,则是学习和实践全新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场所。与中学寝室单纯的休息功能不同,大学学生公寓还承担着学习、休闲、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是大学生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新生入校最初的种种不适应,如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都会首先在公寓中表现出来,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也会在公寓中显现。因此,开展新生入校教育和公寓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文化的营造是基础性、关键性的环节。 本研究为“独立学院新生教育中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实施途径”课题的分支课
3、题,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为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检验问卷调查的可靠性和工作实践的有效性,采取了同一调查总体、同一问卷进行两次调查的方式。在课题第一阶段,对 57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生占 54.9%、女生占 45.1%,理工科生占 54.4%、文管及艺术类学生占 45.6%,基本保持 1:1 的比例)进行了第 1 次问卷调查。在课题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后,对 406 名学生(其中男生占 60.1%、女生占 39.4%,理工科生占 79.8%、文管及艺术类学生占 19.7%)进行了第 2 次跟踪性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新生对公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公
4、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大学新生对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文化建设总体上持正面、积极的态度。课题组成员在长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认为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危机干预中,迫切需要提前了解和预警学生心理问题,基于此种考虑,提出在学生公寓中设立心理健康预警员的设想,并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此的态度。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表明,61.3%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在寝室设立心理健康预警员,其中 12.6%的新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而有 23.6%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必要设立寝室心理健康预警员;另外,有 15.1%的调查对象对此持无所谓态度。通过课题的开
5、展和实践有更多学生支持设立心理健康预警员。第二阶段的调查结果显示,63.8%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在寝室设立心理健康预警员,其中 17.2%的新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比第一阶段明显增加;而认为没有必要设立寝室心理健康预警员的学生比例为 19.2%,显著低于第一阶段的 23.6%。 2、大学新生对在公寓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期待较高。近年来,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学生社团在学生公寓中探索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文化活动。但从对新生的调查来看,目前开展的活动并没有得到多数新生的认同和肯定。第一阶段调查结果显示仅有 27.8%的调查对象对目前在公寓开展的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感到满意,
6、其中感到非常满意的仅有 5.3%;59.6%的调查对象感觉一般;有12.6%的调查对象不满意目前在公寓开展的心理健康文化活动。从调查可以得知,新生对于在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有兴趣和需求,但在活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需要更加贴近新生的愿望。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通过利用公寓内部的板报、宣传栏等多种资源积极宣传健康的心理观;张贴有利于激发心理保健的宣传图片,鼓励学生正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开展公寓团体辅导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在第二阶段调中查显示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满意度有所提升。相比第一阶段中仅有 27.8%的调查对象对目前在公寓开展的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感到满意,第二次调查中这一数据
7、上升为 31.3%,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虽表明课题第二阶段开展的活动受到更多学生认可,但满意率仍低于三分之一,可见活动内容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需更加贴近学生意愿。 3.人际交往为大学新生最为关注的公寓心理健康文化主题。对于新生有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第一阶段调查中 68.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学习就业;61.9%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情感问题;75.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人际交往;而选择其他内容的仅占调查对象的 4%。可见,学习就业、情感问题、人际交往是新生心理上的主要困惑。而三者之间,人际交往占比最高,反映出大学新生从单一、封闭的高中生活走向开放、多元的大学生活,社会交往的需求和频率大大增加,因此迫
8、切需要人际交往方面的帮助。在第二阶段调查中显示人际交往为最受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相比较第一阶段调查 68.4%的新生关注学习就业主题,到第二阶段这一比例下降到了 62.8%,而对人际交往的关注度则从 75.1%上升到81.3%,表明经过一段时期的大学生活后,更多的新生已对所学专业及学习方式有所适应,但随着在公寓生活时间的推移,人际交往更为频繁和复杂,更多的学生需要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辅导。另外,有 58.4%的学生比较关注情感问题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4、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文化传播形式的选择开放、多元。大学新生对对于感兴趣的公寓心理健康文化传播形式,第一阶段调查显示 51.2%的调查对象的选
9、择是报刊杂志;54%的调查对象选择文体活动;55.6%的调查对象选择网络或通讯;26%的调查对象选择专业心理人员。调查反映出,随着信息 传播载体的多样化,新生对于心理健康文化传播形式的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对于各种传播形式都存在兴趣。但相对来讲,选择专业心理人员的仅为四分之一多,事实上最直接、最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应该是来自专业心理人员,由此反映出,目前专业心理人员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学生对心理教师等专业心理人员还缺乏认识。因此,在新生公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中,除要适应学生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活动形式外,还要进一步发挥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作用。与第一阶段调查对网络、通讯的倾向性最高(55.6%)相比,第
10、二阶段的调查则显示学生对各类传播载体都有较大兴趣。其中选择报刊杂志的学生比例(56.7%)和选择文体活动的学生比例(60.8%)都比第一阶段有所提高,而选择网络、通讯的则下降到 50.5%。值得注意的是,有 31%的调查对象选择专业心理人员,比第一阶段调查提高了 5 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反映出,在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工作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更多学生的认可,专业心理人员的影响力逐步增强。相对网络、报刊等间接传播形式,专业心理人员和文体活动互动更直接、参与更深入、效果显著,尽管目前学生对专业心理人员的认可度仍然不高,但下一步在新生公寓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中,还应继续通过宣传和举办活动,吸引
11、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专业心理辅导解决各方面的困惑。同时,学校专业心理人员也应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采取微博、网络、公寓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地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服务覆盖到更多的学生。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在大学新生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上要突出以下几点:(1)在开展新生公寓的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上,要以专业心理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公寓心理健康预警员相结合的形式,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并形成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咨询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健康预警员四级工作网络;(2)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继续以人际交往、学习就业和个人情感等问题为主,并结合学生实际,重点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3)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上,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心理人员的作用,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和互动活动等传播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