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服务社会化中的监督机制研究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多元利益主体不同社会需要的发展,第三部门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之一,对其的监督也随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第三部门在其发展中受到政治、法律环境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第三部门监督机制的建设和改善也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探究如何加强对第三部门的监督。 关键词:第三部门;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一、公共服务社会化中的第三个角色:第三部门 (一)第三者政府理论 第三者政府理论是公共服务领域中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商品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第三部门的参与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最适当也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第三者政府顺应了市场经济机制对有限
2、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追求的是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形态。从功能定位看,它强调第三部门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通过使公共资源最大化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从核心理念来看,它主要在于边缘化政府,认为政府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处于辅助性地位;从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来说,第三者政府理论强调公私协力是解决当前国家社会经济问题的最佳方式。 (二)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角色定位 存在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如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科研机构、工会等,是相对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而提出的。每个第三部门单位成立的背景与运营方式不同,但第三部门通常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它不是任何人牟取私
3、利的机构。它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组织与市场和社会、政府组织内部层级之间的各种关系,改变政府作为社会唯一权力中心的格局,通过授权和分权,将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自治组织等多中心的组织制度安排引入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之中,使他们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起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 (三)选择第三部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原因 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是避免以往政府因为垄断而缺乏效率的有效手段。当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相互竞争时,这时首先要考虑服务成本、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等。第三部门的进入是实现有效服务供给的途径之一。和政府部门相比,第三部门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第三部门坚持
4、以公益性、自愿为导向,促使第三部门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力量,兼顾公平和效率。二是第三部门具有灵活性,是公众自愿参与的自治性组织结构,所以在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比政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三是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并直接向公众收取服务费,这样就降低了政府所投入的总成本,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既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服务质量。 二、 实行监督管理对第三部门的意义 虽然我国的行政监督已有多元化的结构,但是各种监督主体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各主体在监督的方式方法上、监督的权限范围有所不同,在工作中主体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没有成为分工协调、严密配合的整体
5、。当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时,应对第三部门采取预防监督的手段,督促第三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改进管理方式,履行自身的职责,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第三部门的公信力,强化公民的监督保障意识,为建立更科学、更规范、更公平透明的第三部门组织做出贡献。 三、第三部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的相关法律环境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现在,我国第三部门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第三部门的监督立法任务仍未完成。立法的滞后性有碍于第三部门的发展,使第三部门在监督管理时缺少权威性和说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监督质量相距甚远。 (二)第三部门的社会监督机制有待发挥作用 由于公众对第三部门的监督意识不够
6、强,相关信息获取困难,很难有效监督。现已有法律法规对社会监督提供了法律方面的支持,但大多数捐赠者缺少对第三部门公共服务业务和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而受助方由于需获得各种救助处于弱势群体,没有主动对第三部门进行过多的干涉和监督。社会监督具有保证服务的供应、保护捐赠者和服务对象利益的作用;新闻媒体的监督应帮助公众获得信息从而对第三部门形成有力的约束。 (三)第三部门的自我监督机制仍不健全 第三部门内部监督机制只是制度形式上的表现,缺乏强制约束,内部监督中主体缺失。监督机制的实施有赖于第三部门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但这类约束缺乏持续性,在我国的第三部门之间也没有相互监督等自律行为。 四、第三部门监督机制的
7、完善 为了积极提高第三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产品的质量,必须对第三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促使第三部门运作透明化,创造健康的竞争环境。第三部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资源竞争的有效手段。我国第三部门造成的垄断局面限制了第三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因此要打破垄断格局,建立竞争机制。政府要严格要求对第三部门的审核,第三部门需承担起对公众、对捐赠者的责任,向公众披露信息。第三部门有自己的隐私权,但公众对第三部门的公益活动也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三部门还可享受一些免税政策和政府提供的补助,但必须保证运作过程的透明以便公众监督。以下主要从两大监督环境着手,即
8、第三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第三部门的外部监督机制,提出完善第三部门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第三部门内部的监督机制 1.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 在政府加强监督管理、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逐渐提高的前提下,第三部门必然要不断规范内部制度。要对组织内部的行为制定严格的制度,将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向公众公开,还要形成部门间的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2.强化组织使命感和道德自律 道德和慈善是公共服务社会的价值基础,意味着是第三部门组织发展的向导。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是公共服务部门所要追求的方向。第三部门首先要以公众利益为先,在道德的驱使下为公众提供高效的供给。身处于第三部门的内部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应加
9、强道德修养,提升第三部门整体的道德素质,大力宣传组织的宗旨,防止偏离组织目标,从而使第三部门获得更高的公信力。 (二)第三部门外部的监督机制 1.政府监督 政府作为监督的主体之一,有独立的地位和法律方面的权威。政府对第三部门的监督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监管的权威依据。立法机关颁布的相关法律构成了第三部门的基本环境,它不仅对第三部门的行为进行整体上的约束,而且树立了其行为正当性的基本标准,增强了监督的实际效力。我国需针对第三部门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约束并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 二是制定政府的监管模式,主要是:第一,放宽对第三部门登记的控制,加强对第三部门的运
10、作及服务质量的监督;第二,用间接的管理模式培养第三部门的自我管理能力,监督其财务税务和产出绩效等情况。第三,政府要为第三部门注册登记、筹措资金、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帮助,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2.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第三部门监督机制较关键的一方面。社会监督的优点是监督的成本较低且社会效益高。社会监督力量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捐款者与社会大众的监督。捐款者的监督是由第三部门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由捐赠者和社会大众对第三部门产出绩效的实际情况给予监督,能促使第三部门积极提高社会价值来获取更多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社会大众的监督也可由被动变主动,刺激第三部门提高服务效果。 二是媒体的
11、监督。由于媒介的受众和影响较大,具有导向性和威慑性,这类监督覆盖社会各个层面,所以形成了对第三部门的领导及工作者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没有了公众及媒体的信任等于缺失了在社会中的合法地,所以第三部门必须高度关注媒体的监督机制,从而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是服务客体的监督。服务客户体,即第三部门服务的受益对象,也是第三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对第三部门的服务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体验。在第三部门新的服务形式中,服务客体从受益人转变成服务供给的协作生产者。客体的满意程度成为第三部门的服务目标。 3.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立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原因在于政府的监督管理偏离控制范围,导致第三部门趋向官僚化,而
12、且社会监督力量还不够。第三方评估的好处是,有效剔除评估结果不好的第三部门,推动第三部门积极发展,减少了监督的成本及政府管制过多而带来的不足。随着第三部门的发展,第三部门因提供公共服务而负有社会责任,因此要不断使第三部门的监督与制约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使之在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洪山,靳川.公用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竞争机制研究J.理论界,2009(06). 2杨洋.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09). 3王树文,魏文杰.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及政府管理创新探析J.理论导刊,2010(07). 4潘禄璋,刘振坤.地方政府外包机制研究公私协力视角下的理论分析.法制与社会,2012(04). 5王海珍.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04). 6闫宏伟.第三部门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研究J.法制经纬,2010(06). 7朱志强,姚璐.论我国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完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06).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