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78486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848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doc

1、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设置的一些技术环节,包括设置的前提条件、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等方面内容,提出了调协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综合效益,以供有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后浇带 施工工艺 施工要点 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而大体积的混凝土中设置后交带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应力和防止裂缝的生成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具有划分整体为局部的作用,可减弱不均匀沉降给结

2、构带来的无法弥补的程度,后浇带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实现了超厚超大结构的无缝设计。提出了后浇带的留置间距、封闭时间的理论值,并对后浇带的平面形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发现虽然后浇带的温升不大,但受到的约束较大,因此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特别是在其拐角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裂缝的出现。根据最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后浇带应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最后从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的角度讨论了后浇带的施工问题。现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作一介绍。 二、适用范围 一般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超长结构、堤坝结构、厚重实体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

3、中的后浇带施工也可参照本方法。但如果在施工中考虑不周,措施不利,将会导致地下室后浇带出现底板和墙面渗漏,上部结构梁、板出现裂缝等工程质量问题,除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外,给工程美观使用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后浇带在工程师中应用渐趋广泛,特别是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间的结构处理,基本上都采用留设后浇带这一处理技术措施。后浇带施工在工程中有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止外界水侵入;二是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致使清理困难;三是防止后浇带部位由于两边荷载的增大而使土体、垫层上拱导致垫层与后浇带底板钢筋贴实,钢筋失去保护层面;四是防止混凝土施工缝渗水;五是防止梁板结构改变受力性质而出现裂缝。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

4、,简称后浇带在施工中的“五防措施” 。 三、施工工艺 1、由于施工原因因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态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 40 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 60 天。 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 500 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

5、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 UAE,掺量为 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操持不少于 14 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四、施工要点 1、后浇带模板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模架及模板、梁、板应力受弯构件,跨中下部受拉、上部受压,从后浇带拆除时间滞后的实际情况考虑,要求根据后浇带的宽度设置单独的模架及模板,否则,拆除模板时必然会影响后浇带处

6、模板及支承的安全和稳定性。一旦模板支架及模板松动,梁、板就会由受弯构件转为悬臂构件,改变了原设计的受力特征,从而带来梁、板靠近支座处上口出现裂缝等质量事故隐患,更何况综合定额数据反映,后浇带定额费用与混凝土梁、板结构定额费用相差较大,说明定额取费已考虑了此项费用。建议最好采用后浇带所在跨整跨梁、板底模板及模板支架单独支设、滞后拆除。如果考虑施工方便及节约费用,在有足够保证措施的情况下,可折中采用梁底支架及模板整跨支设,后浇带板底模板及支架分别向两边伸出 5001000mm,以不影响其他部位拆模,又能有效支承此部位结构荷载为出发点。具体支架要求同常规方法。需要强调一点,支设上一层模板时,模板支架

7、不可以支设在下一层后浇带所在跨梁、板上、特别是后浇带附近。 2、后浇带处的钢筋绑扎 分两步走,第一步按设计要求制作绑扎有后浇带的这一跨梁板原有钢筋,确保钢筋规格、直径、间距符合图纸规范要求,验收合格;第二步按设计后浇带加强筋要求的规格、直径、间距绑扎好加强筋,验收合格。常规做法:梁内上、下分别增加加强筋,规格、数量按设计要求。板内增加的加强筋常取原受力钢筋截面积的一半以上,当然具体钢筋多少,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并积极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3、后浇带留设形式 后浇带一般留设在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通常后浇带留设有 3 种形式。从受力上看,后两种方法受力合理,后浇带与原混凝土接缝较好;从施工上看,

8、前一种方法施工较为方便。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 4、后浇带停滞时间及钢筋保护 由于后浇带施工一般在已浇筑混凝土收缩变形大部分完成,沉降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有主、裙房的工程师通常要在主体结构封顶和裙房均完成 28d 以后才能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后浇带处梁、板、钢筋,特别是在板钢筋所采用的低合金圆盘筋易生锈,从而影响其受力性能,所以要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可直接采用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包裹的方法,以取得防锈的效果。这种方法适用性强,成本低。 5、后浇带施工 (1) 施工后浇带应选择气温低于主体施工时的气温或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并提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后浇带混凝土的配合比

9、进行设计。 (2)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该用钢丝刷清除掉为防止钢筋生锈而包裹的砂浆,同时对外露的钢筋除锈,并把松扣的受力钢筋、分布钢筋重新绑扎好,特别要注意梁处板负弯矩钢筋的位置、间距、弯钩的朝向,如有变形必须纠正或更换,并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先清除垃圾、模板残片、水泥落浆、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特别是梁板接头钢筋边缘处上、下口由于漏浆而引起的孔洞和松动砂石,必须全部清理,并对表面相对较光滑的混凝土而进行凿毛处理,有油污的要按规定清洗。 (4) 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湿润不应少于 48h。在浇混凝土前应清除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5

10、) 后浇带混凝土一般采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加入相应在的微膨胀挤拌制,但必须注意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提高一级。 (6) 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接槎处刷一层素水泥浆后,再铺设1015mm 厚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 ,再按施工配合比要求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从后浇带边缘开始,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振动棒直接靠缝边振动,并按规定留置标养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建议考虑混凝土收缩,后浇带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板面高 5mm 左右。 五、质量要求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六、结语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文中所谈不足之处,望有关专家给予斧正。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