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 导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弄清楚它是怎样一门科学。通过本章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象、任务、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明确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点是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基本点如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 的对象及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及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特点。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及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内容提要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
2、的出发点 ( 1) 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使之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 (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生存的基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其它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 3)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物、加工产品两类。 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3、,是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传导物。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 总和称为生产资料,它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人的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 ( 4)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 ( 1) 社会生产方式包括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人们要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即表现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人们相互之间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即表现为生产关系。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 会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
4、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 2) 生产力 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反映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 时期的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以下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增强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科
5、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具的质量不断改进,特别是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数量和品种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它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总之,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 3)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领域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形成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
6、 (直接生产过程 )、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配、交换和消费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们对生产也起着反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 1)生产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在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 上层建筑。 ( 2)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对立的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适合生产力的
7、状况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先进与否,必须以生产 力标准来判断,研究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 3)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基础发生变
8、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强有力的上层建筑能够使这种经济制度 更加巩固;反之,则不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 1)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同
9、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为自己服务。 ( 3) 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是随一定的经济条件产生而产生,随一定的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不仅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而且受人们的利益关系的限制。 2、经济规律体系与基本经济规律 ( 1)经济规律的类型 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等商品经济规律。 某个社会独有的经 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
10、按劳分配规律等。 ( 2)经济规律体系 经济规律体系是指由多个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经济规律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系统。在一个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中,各个经济规律所产生、形成的条件不同,其作用大小也不同。 ( 3)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是在一个社会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规定着该社会经济3 发展的方向和本质,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货币 第三章 价值规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商品和货币是 商品经济的基本要素,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通过这三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商品价值的实体及实质;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
11、的本质、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与客观要求。进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为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主要基本点如下: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商品的两个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原理。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示公式。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学习内容提要 一、商品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
12、(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1)商品的定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或出卖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体 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2)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任何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一样,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相比的特点是: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3)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
13、值是商品能够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对立性表现在: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 3、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自
14、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 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4 (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的,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 4)劳动二重性原理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
15、二重性 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4、商品的价值量 (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2)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一般劳动 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
16、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分,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 3)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 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生产组
17、织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等。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为实现私人利益而自己进行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 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体系下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 (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生产商品的劳动由于是在分工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们实际上的社会劳动,但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商品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使这种社会劳动直接表
18、现为互不相干的私人劳动,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商品交换能够成功,就表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也就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 会需要相一致,私人劳动也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 (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二、 货币 1 商品价值形式的
19、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 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5 为: 1 只绵羊 =2 把斧子 羊和斧子分别处于等式的两端,绵羊在斧子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斧子只是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处于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 相对价值形式,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察。相对价值形式的质,是要研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性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相对价值的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现的。 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20、。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 2)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2 把斧子 =50 斤小麦 1 只绵羊 =5 斤茶叶 =30 尺布 =1 克黄金 =其它商品 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比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等价形式上,给交换带来困难。 ( 3) 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
21、。用公式表示为: 2 把斧子 50 斤小麦 5 斤茶叶 =1 只绵羊 1 克黄金 其它商品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价值的表现,第一,是简单的,即各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第二,是统一的,即一切商品价值都统一 地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中起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但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不利于商品交换的稳定发展。 ( 4)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当一种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2 把斧子 50 斤小麦
22、5 斤茶叶 =1 克黄金 30 尺麻布 1 只绵羊 其它商品 贵金属之所以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 般等价物,与其特殊的自然属性有关。贵金属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容易保存等,使之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6 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23、展,还相继产生了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它与商品价值本身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为了使货币能更好地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要求货币自身也必须有量的规定 。为此,在技术上就有必要用某一固定的金属量作为货币单位,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这种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24、及其等份,就叫价格标准。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流通公式为: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W G- W)。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 (用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平均周转次数表示 )。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 *商品价格)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即周转次数 ) 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面额值
25、的金属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 规律为基础的。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这时纸币就会贬值,并引起物价上涨,这种现象就叫做通货膨胀。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发生了变化
26、。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变成: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赊购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彼此抵消的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即周转次数 )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执行世界 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 三、 价值规律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2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27、7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商品的价格无 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3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工资。进而认清资本主义生
28、产的实质、资本的本质、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主要基本点如下: 货币和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矛盾的条件。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学习内容提要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 1、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 1) 货币和资本的联系与区别资本最初总 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有着不同的流通形式
29、的区别。 (1)流通形式不同。货币的流通公式是 W G W;资本的流通公式 G W G。 (2)流通的内容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其经济内容是价值量相等、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相交换,即同量异质;资本流通,其经济内容是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掉,重新换回货币,即同质异量。 (3)流通的目的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目的在 于换取生产或生活消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 (4)流通的限度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流通过程是有限的,商品所有者只要实现了相互间的商品交换,流通过程就结束了。但资本流通却是无限的。 ( 2) 资本总公式 由于 G W G,这个公式
30、反映了各种形态资本运动的共同目的,不管是商业资本还是借贷资本,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因此马克思把它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 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从形式上看,在资本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两个流通行为的结果, 它似乎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这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 4)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流通中,如果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是不能发生价值增殖的;如果按不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同样也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因为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流通中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增大。 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流通是商品所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资本家必须在流通中
31、购买生产要素,又必须在流通中出售商品。如果不买也不卖,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8 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 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公式矛盾的条件。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取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在流通中即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劳动力成为商品 ( 1) 劳动力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它是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在法律上具 有人身自由,
32、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本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养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为提高劳动者素质需要而花费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规定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其它商品的使用 价值在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过程中随之消失,其价值或者消失,或者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本身不能创造价值。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
33、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它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正是看中了它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买和卖形式上平等的欺骗性。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特征。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 第二,劳动产品不归直接生产者工 人所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 2、 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 ( 1) 价值形成过程 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同时,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在新产品上,形成新的
34、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当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仅仅补偿劳动力价值时,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是不能接受的。 ( 2)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这表明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为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为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进行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3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1)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
35、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 2) 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 不变资本 (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自己的使用价值并转移自己的价值,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 (v)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6、,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剩余价值率和剩 余价值量 ( 1)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可以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明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也可以以活劳动的形式表明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为资本家的劳动9 和为自己的劳动各占多大比重。剩余价值率的表示公式: 剩余价值率 (m)=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或 =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剩余价值率也称为资本主义的剥削率。 ( 2) 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量即一定时间内获取剩余价值的数量,其计算公式 为: m=m v。剩余价值量取决于
37、 v 的多少和 m的高低两个因素。在可变资本量已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此,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剩余价值率。 三、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1)工作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在一天内劳动的时间叫一个工作日。工作日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组成。 ( 2)绝对剩余价值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靠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 ( 3)工作 日的界限 工作日长度是一个可变的量,但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变动,即在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之间变动。劳动日的最低界限是不能缩
38、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程度;工作日的最高界限要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因素的限制;道德因素的限制。 ( 4) 无产阶级为缩短工作日而斗争 由于限制工作日长度的两个因素有很大的伸缩性,因而工作日的长度也有很大的伸缩性。资本家总是竭力延长工作日。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要求缩短工作日,并为此同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作日的实际长度,最 终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1)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 (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39、由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因此,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所以,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由于商品的价值是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只有当生活资料的 生产部门和与之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价值才会下降。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 3) 超额剩余价值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40、。 ( 4)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因为资本家都 有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强烈欲望,当某个资本家采用新技术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后,其他资本家也会竞相改进和采用新的技术。当新技术普及之后,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会普遍提高,商品的价值就会下降,原来的先进生产条件就会转化为一般生产条件,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但是,另一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资本家;又会在降低了商品个别价值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超额剩余价值。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以及为它们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从而使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41、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从而形成。 ( 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10 工人的剥削程度,并增加了剩余价值生产。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再次,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3、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 20 世
42、纪 60 年代以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进步,自动化装备发展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出现了机器人。机器人不仅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劳动,而且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减少,甚至出现了某些所谓“无人车间”。生产的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给资本家带来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 2)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没有改变 第一,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不论多么 复杂、效率多么高,但它们仍然是不变资本,它们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是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二,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自动化机器等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
43、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也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4 剩余价值规律 ( 1)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通过扩大和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达到榨取尽可能多的剩 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 ( 2)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最后,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四、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1) 劳动力和
44、劳动的区分 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不是商品。因为: ( 2) 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 3)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剥削关系 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两者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是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但工资的现象把两者的区别给抹煞了,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这就混淆了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区分和对立,从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2、 资本主义工资 的基本形式 ( 1) 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支付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和日工资等。它们分别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和日价值等的转化形式。 ( 2)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以计时工资为基础,计件工资的单价,是以工人的日工资额除以工作日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得出的。与计时工资相比较,计件工资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3、 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 1)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 义工资是指以货币额表现的工资,即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实际工资是指工人以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