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摘要: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利用突变级数法对我国 16 家上市银行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在 16 家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相对处于优势,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竞争力相对处于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突变级数法;银行竞争力;路径选择 一、引言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其竞争力表现既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征,一般来说,银行竞争力指在市场机制下,以赢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充
2、分合理地利用组织内外各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长久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能力(丁欢新,2003;黄兰,2002)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已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服务小城市和农村的城乡信用社这一比较完善的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银行业也存在着经营效益不高、资产质量不高、金融创新不足等弱点。随着2007 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十分必要。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王松奇(2006)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银行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徐晓曼
3、(2008) 、董光宇(2006)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勇(2006)采用主成份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上述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一定的缺陷,如主观性较大或计算较复杂。而“突变级数法没有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避免了主观性较大的权重概念,但它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从而减少了主观性,又不失科学性、合理性,而且计算简单准确” 。目前还没有将突变级数法运用于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本文将根据银行竞争力的特点,尝试用突变级数法对银行竞争力进行研究。 “突变理论是由法国数学家 Rene. Tho
4、m 于 1972 年创立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数学学科,是利用动态系统的拓扑理论来构造自然现象与社会活动中不连续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描叙和预测事物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是研究由渐变引起突变的系统理论” 。由突变理论中突变模型衍生出来的突变级数法广泛应用于多准则决策问题。 “突变级数法是一种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然后利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再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运算,最后归一为一个参数,即求出总的隶属函数,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用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分析的步骤是:首先,根据评价目的,对评价总指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列成倒立树
5、状目标层次结构;其次,确定突变评价指标体系的突变系统类型;第三,由突变系统的分叉方程导出归一公式;最后,利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评价。二、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我国学者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分析时提出了许多描述银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李元旭(2000)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应包括赢利性指标、业务能力指标、技术能力指标、人力资源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和金融创新能力指标;徐晓曼(2008)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性、公司治理结构、管理状况和创新能力这七个方面来探讨银行竞争力;董光宇(2006)从资本要素、过程要素、环境要素三个方面建立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黄兰(2
6、002)认为银行竞争力指标应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安全性能力指标、业务能力指标、人力资源指标和文化建设能力指标。综合大量研究文献,本文参考焦瑾璞和徐晓曼的研究成果,把银行竞争力分解为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其中, “现实竞争力指银行在当前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代表着银行在报告期时间点上的竞争力,是一个时间剖面的显示性指标集” ,现实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性四类指标,而“潜在竞争力代表了一个时间点内银行内部因素影响未来竞争力的隐性指标集” ,潜在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创新能力和环境因素两类指标。 盈利能力反映了银行一定资产或资本的获利能力,本文选取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和总资
7、产增长率来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这几个比率越高,意味着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银行资产质量对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性,根据我国银行的业务特点,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来反映银行的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越低、拨备覆盖率越高,银行资产质量越好。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本文选取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比来反映银行流动性,流动性比率越高,存贷比比率越低,表明银行流动性越好。充足的资本金是银行吸收意外损失,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的基本保障,是银行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最后屏障,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充足度应达到 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应达到 4%以上,本文选取资本充
8、足率和权益占资产的比率来反映资本充足性,这两个比率越高,表明资本越充足。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开放,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机构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本文选取非利息净收入占比来反映银行的创新能力,因为非利息收入反映了银行经营多样化,拓展新业务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环境因素指银行内部环境、体制和体系等影响银行未来发展的因素,本文根据我国银行业的现状,选取产权性质和业务体系来反映银行的环境因素。 根据突变级数法的要求,将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组成一个倒立树状的多层次评价目标结构,并根据指标重要性排序,重要指标排在前面,次要指标排在后面,形成如图(图 1)所示的指标体系图。 (二)确定突变系统类
9、型 根据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从下至上依次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的突变系统类型。 1、三级指标系统。盈利能力属于燕尾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总资产增长率分别记为 C1、C2、C3;资产质量属于尖点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记为 C4、C5;流动性属于尖点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率分别记为 C6、C7;资本充足性属于尖点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资本充足率、权益占资产比率分别记为 C8、C9;创新能力只分解出一个三级指标非利息净收入占比 C10;环境因素属于尖点突变系统,在我国产权性质和业务体系密切相关,故为互补型,
10、控制变量产权性质、业务体系分别记为 C11、C12。 2、二级指标系统。现实竞争力指标分解为四个二级指标,属于蝴蝶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记为 B1、B2、B3、B4;潜在竞争力指标系统属于尖点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记为 B5、B6,见图 1。 3、一级指标系统。银行竞争力总指标分解为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一级指标,其为尖点突变系统,为互补型,控制变量记为A1、A2,见图 1。 (三)数据处理 由于商业银行的信息不透明和不公开,因而难以获得所有银行的相关数据,但到目前为止,共有 16 家银行上市,基于此,本文采用 16 家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来对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突变级数法的要求,控制变量取值在 01 之间,且初始指标的值按越大越好的原则取值,另外,为了提高实证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数据处理如下:(1)除 C11、C12 外,其余各指标取近三年年末的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首先对原始数据通过如下公式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