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量与承受力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环境监测站正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压力,工作负荷逐步超出承受范围,笔者以东台市环境监测站为例,尝试通过分析工作量的变化、任务来源,剖析导致任务过重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 承受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监测站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正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压力,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量之大正逐步超出承受范围。江苏东台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地区,2012 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06.69 亿元,人均 GDP
2、略超全国平均水平,笔者通过对东台市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东台站” )工作量变化、任务来源及监测站的工作承受力进行剖析,尝试分析导致基层监测站工作任务过重的原因,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基层站监测数据量与能力发展浅析 表 1 东台站 2002 年与 2012 年部分指标比对 2笔者将东台站 2002 年与 2012 年的部分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呈现以下特点(见表 1):一是工作量增加幅度与人员增加幅度不相称,10年来,东台站监测人员数量仅增加了 2 人,但人工监测数据量由 2 万多个增加到 4 万多个,增加了近 2 倍;二是科研与咨询数据量增幅最大,因投资项目导致现状监测业务猛增,监测数据是
3、10 年前的 5 倍多;三是污染源监测力度加大,废水监测数据是 10 年前的近 4 倍;四是自动监测发展趋势明显,市区环境空气监测由 2 座自动监测站承担,建设了 2 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年自动监测数据达到 13 万;五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10 年前仅有气相色谱等大型仪器 5 套,现在拥有色质联机、气相色谱、原吸、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 10 多套;六是分析能力提升,由 113 项增加到 140 多项,特别是有机深度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2任务量与承受力分析 基于总站一项成果进行分析,现场监测人员采集样品,按单个人的工时计算,采集 1 个样品平均耗时 1.98 小时,东台站共有 10 名现场监测人员,
4、按每周工作 6 天,每年 53 周,每天工作 8 小时计,则全年可采集样品 12848 个,实际采集样品数 4 万个,实际工作超负荷 3 倍。分析室分析得到 1 个监测数据按单个人的工时计算,折算单人工时约为 1.15小时,东台站共有 11 名室内分析人员,正常工作时间内可完成的样品数量约 2.2 万,实际工作超负荷 1.8 倍。根据当前水、气等自动站建设情况、仪器设备更新维修情况等测算,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折算成单人工3时运维一个自动站一年时间,平均需要花费 5173 小时,东台站共有 2 名兼职运维人员、2 名临时工值守人员,运维人员即使全部工作时间用于运维,1 年也只有 5088 小时,而
5、东台站有 4 座自动监测站,都必须正常运转,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3监测工作超负荷原因分析 31 监测任务有增无减 环境监测工作分为例行监测任务、专项监测任务等,例行监测指按一定的频次实施监测,每年、月、日都要实施,专项监测则是就某个要求实施,完成了也就结束了。但近年来有的专项监测任务布置了一次便成为了例行监测,没有中止,监测工作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32 管理部门对监测盲目加强,自身手段利用不足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污控、监察、总量、法制等部门的管理和执法都离不开监测,说明了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有时管理执法部门自身手段利用不足,不少环境违法行为不需要监测即可定性、处罚的,也要申请监测,
6、人为增加了监测工作量。 33 委托监测业务市场扩大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力度的加大,委托监测工作压力陡增,如大气现状监测增加为 7 天、排污许可证 1 年核发 1 次等。目前,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尚不成熟,且基层站还有一定的创收任务,委托监测不仅必须要做,而且基层政府部门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很高,这项工作还必须做好。 34 社会对环境关注度加大,公众环境维权意识增强 4近来污染事件频发,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度空前提高,一旦发生污染事件、环境扰民事件或环境纠纷,环境监测站必须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东台站去年实施的信访纠纷监测有数十起,而 10 年前仅有数起,且信访纠纷监测的
7、难度大,1 件纠纷来回重复监测的情况相当普遍,2012年,东台市发生饮用水源异味事件,全站人员连续数个月不分昼夜、晴雨天气进行排查、跟踪监测。 35 自动监测站维护量大 自动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但为了保证监测数据质量,自动站的人工维护量相当大,如当前社会对 PM2.5 高度关注,环境监测部门必须保证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稳定运行,有的文件甚至要求自动站发生故障后 2 小时内解决,否则追究责任,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4对策建议 4.1 上级部门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安排监测任务。 建议上级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任务管理的研究,分清轻重缓争,合理优化监测任务结构,把有限的监测力量
8、用到刀刃上,注重环境监测结果的效能。以满足环境管理对监测的刚性需求和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 4.2 大力推进监测市场化,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认为:环境监测当前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体系已无法完全胜任我国环保工作的发展。转变职能,以市场为纽带形成政府与社会相互补的环境监测体系将成为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一5环。而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实现其市场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有理、有据、有需求的。 4.3 充分发挥自动监测(控)作用,发挥高科技优势 在污染源监督监测方面,充分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自动监测优势,加大比对监管力度,努力提高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减轻人工监测的压力。在环境监测方面,进一步加大地表水自动监测、空气自动监测和噪声自动监测设施的投入力度,以自动监测来减轻人员压力。在自动监测的运行管理方面,大力推行第三方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方运营机构的技术优势,提高运行效率。 作者简介:曹骞(1976-),男,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