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 SSM 的福建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摘 要】文章通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福建十一五规划三次产业中的 15 个细分行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份额分量得出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渔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长能力的行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得出国内旅游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对福建经济总量增长贡献较大;从竞争力分量得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林业、国际旅游业、渔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SSM;福建;细分行业;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福建省产业进行研究,吴得文(2005)通过利用 SSM 分析方法对福建省
2、9 个地级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福建省沿海城市如厦门、福州、泉州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而其他内陆城市的推动效果相对而言要弱一些;魏文佳(2007)通过利用 SSM 分析方法对福建省 9 个地级市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福建省第一产业增长微弱,二、三产业增加迅速,并提出了相关调整福建产业结构的对策;温春念(2008)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方面对福建省产业结构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李变花(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系统的产业结构及其关联关系,提出了海西实施产业转型的战略;陈燕武,2楼燕妮(2010)通过利用空间 SSM
3、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因素比竞争力因素更能推动经济增长,并针对海西区产业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对策;蒋勇,杨巧(2010)通过建立福建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 VAR 模型,得出:福建省消费结构演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好的拉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加速了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李师源(2011)通过对福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福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对策建议。关秀华(2011)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福建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相关对策。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以上研
4、究都是从某个或几个方面研究福建的产业结构,只能够说明具体某个产业或行业存在问题或缺陷;而本文着重研究福建省整个产业细分行业的结构变化和优化问题,运用竞争力分析方法对福建三次产业中的细分行业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评价它们的增长能力、经济贡献程度和竞争力,综合比较出相对好的行业和相对差的行业,并且联系实际各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二、方法选择 对于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区位商法、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上述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中,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偏离份额分析法(
5、SSM)能够跨期分3析某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当年的绝对量;二是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能够把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与该区域所在的更大范围产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三是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把一个特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增长,划分为该产业自身的结构性增量和该区域内该产业的特殊竞争力优势增量,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因此,本文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选择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来对福建细分行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 三、细分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本文以 2006 年为基期,2010 年为末期,即“十一五规划”期间,选取福建三次产业中的 15 个细分行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 1。
6、总的增长优势较强的行业(即总偏离分量 PDi100)的有农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这些行业,相对于其他子产业比较突出,因此以上七个产业是支柱行业,并且我们通过表 4 的偏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福建工业无论是对全省的经济拉动还是全国的竞争力来说,都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工业已经成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而其他行业则对于福建的经济贡献较小,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进口。 四、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从前面对福建省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产业结构是从三一二向二三一演变,第二产业在福建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
7、越明显,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要越弱,结合福建目前发展现状及省政府十二4五规划提出以下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1.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海洋经济重镇,培养特色农业产业 整合省内农业资源优势,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打造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加快农业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2012 年国务院批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的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福建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依托省内沿海城市的地理位置,不断发展海洋渔业、种植业。不断优化海洋经济
8、空间布局,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协调推进海岸带开发,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培养内陆城市特色农业,沿海城市特色海洋农业。 2.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断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增强品牌创建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食品、鞋服、工艺美术、塑料、石雕等产业调整和振兴,加快发展绿色照明、包装等产业,鼓励沿海传统轻工产业向山区有序转移,支持优势品牌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培育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
9、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53.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既能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既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又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福建省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今后还须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实现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双赢。传统的批发、餐饮、运输等行业应继续加强,对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应重点发展,并以此达到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得文.基于 SSM 的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研究J.热带地理,200
10、5(9):238-242 2魏文佳.基于 SSM 的福建省产业结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6): 134-137. 3温春念.福建省产业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8.8:43-46 4李变花.论海西产业结构的层级性与产业转型战略J.商业研究,2009.9:116-118 5陈燕武,楼燕妮.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空间模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44-51. 6蒋勇,杨巧.基于 VAR 模型的福建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80-85. 67李师源.台湾产业转移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综合竞争力,2011(1): 79-84. 8关秀华.论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34-36. 9广东汽车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基于扩展的偏离份额法M.中山大学,2008:24-29. 作者简介:胡恩生(1964) ,男,辽宁大连人,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刘鑫(1989) ,男,江西南昌人,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011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