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歌赋渊源及应用 赵卫锋,韵文赋的一种,是律赋的分支,是骈赋的近亲,主要以歌韵的节奏来行赋文 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字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赋或新赋。 辞赋,可划分为:传统辞赋、白话辞赋、新赋、诗赋、词曲体辞赋等。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针灸歌赋,针灸诗歌韵文的总称歌,歌诀、歌括;赋,是辞句对称的韵文。针灸歌赋,同其他针灸文献一样。都是历代针灸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历代针灸学家对针灸理论及病床实践的高度概括, 是历代针灸医家智慧的结晶,歌赋以言简意赅,合辙压韵,运闻方便,疗效显著为特点,故其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干载医籍浩如海
2、,名家荟萃凝成歌,字字千金心血注,句句谙练功效卓”,通玄指要赋题辞中说:“念慈穴俞而或忘,借其声律则易记”针灸聚英中则说: “世俗喜歌赋,以其便于记诵也”。,针灸歌诀,最早见于周秦越人撰写的子午经,泛论针砭之要,括为歌诀。后归入说郛中第109卷。,孙思邈精通中医各科,对针灸也有研究,在他的著作千金方、千金翼方中都有针灸歌诀的内容。如千金十六穴歌、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针灸歌诀仍处萌芽阶段,歌赋的真正流行始于东代,盛行于明、清,宋许淑微的伤寒百症歌,包括针灸的内容,许氏根据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并结合后世文献,学习心得编写而成。 三首完全是针灸学的内容,即可针不可针歌、可灸不可灸歌、
3、可火不可火歌。,可针不可针歌可灸不可灸歌可火不可火歌,可针不可针歌一方面对仲景书中的可针证作了归纳,同时参考内经,加入了不同针证。“大怒大劳并大醉,大饱大饥刺之逆,”可灸不可灸歌将宋迪阴证诀所谓“阴毒汗不止,腹胀肠鸣,而留黑色,指甲青者速灸关元一百壮至三百壮” “阴毒阴虚汗不止,腹胀肠鸣如雷吼,而黑更兼指甲青,速灸关元应不谬。”编成歌诀可火不可火歌则对仲景关于“火劫”、烧针”等引起的变证作了概括,宋.刘党真人琼瑶神书,该书通篇皆五七言歌。书中除论述经络气血流注,穴位分部尺寸等以外,着重阐述各种针刺手法操作及具体应用,并对70余种病症的针刺取穴与手法子以介绍。如“哮喘之证提摄忙,液门摄提气相当,
4、天突一穴专提及,胞中一穴泻要深”。,唐宋时期针灸歌赋均为歌诀的形式,到金才出现“赋”,金朝著名针灸大师窦汉卿著的针经指南中创造性运用“赋”。用这种韵文体陈述针灸学习内容,弥补了只有针灸歌诀之不足。著名的歌赋有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金元时期医家何若愚,著的子午流注针经中的流注指微赋则将经脉流注方面的特点,以歌赋的形式进行编撰概括。,明代,是针灸歌赋的盛行时期,徐凤针灸大全收集歌赋24篇梓歧凤谷飞经走气摄要金针赋是作者将“梓歧凤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摄要写成。,明高武的针灸聚英广集博录歌赋65篇,有常见病刺灸治疗的百症赋和玉龙歌总结九种病因,有针灸治疗要领的行针指要歌,有临床急救的“回阳九针歌
5、和肘后歌。,明李梴的医学入门朱权的乾坤生意杨敬斋的针灸全书等著作均有针灸歌赋的内容,集针灸歌赋之大成者为明针灸名家杨继洲,针灸大成有20余篇。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著作除收集前人的针灸歌赋外,还根据自己的临床分析总统编写出了许多新的歌赋. 如胜玉歌。元代王国瑞编撰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的玉龙歌原文较长,不易记诵。 杨继洲将自己家传的经验编撰成胜玉歌,对常见诸症的选穴治疗以及手法补泻等均行阐述。“玉”,是指玉龙歌,杨氏认为此歌有超过玉龙歌之处,故取名胜玉歌。,清代针灸歌赋有了新的发展,医宗金鉴中“刺灸心法要决以歌诀形式为主,配合插图详解,形成了以通俗、简明、实用为特色的集体编集的歌赋,当时流传很广
6、。 何弟松为清代的针灸医家,编撰的针灸歌诀是第一部针灸歌赋的专书。 清 李学川编注的针灸逢源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收集的针灸歌赋也铰多。 针灸集成三、四卷中治疗节录有关穴的历代针灸歌赋,作为治疗引证,针灸歌赋,由产生至今已一千余年,有关针灸歌赋的书目有60余种,篇章180余篇 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有经络循行,俞穴、针灸法、配穴处方、辨证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运用方便,标 幽 赋,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汉卿的著作。窦氏精于针灸,并且擅长外科,曾编有针经指南一书,内载标幽赋、定八穴指法、叶蛰宫图等篇,对当时的针灸医学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名为“标幽赋”的意思,就是将针灸理论与实践中较为幽
7、微、深奥、隐晦的意义,用歌赋的体裁,明显地标举出来,使读者易于记诵和体会。所以本篇的主要内容,是综合阐述针灸与经络、藏腑、气血的关系,施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诊断方法,取穴宜忌,操作手法等等,其中并结合了作者的临床治验和心得;,拯救之法,妙用者针,禀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既论藏腑虚实,须向经寻,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
8、神已定而可施。,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脏胁肋在里之疑。,大抵取穴之法,必明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岂不闻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徵;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公孙 冲脉 心胸胃 内关 阴维脉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颈项、耳、肩 申脉 阳蹻脉 足临泣 带脉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 阳维 列缺 任脉 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 阴蹻脉,通,主治,八脉交会穴表及其主治,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十二经脉原穴、络穴表,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酸。,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筋攣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疼,泻光明与地五,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蠱。,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墜,或不得惫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知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