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11.50KB ,
资源ID:181260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126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doc

1、1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摘要】:该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诠释了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综合分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特征,并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生态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生境和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原生植被逐渐消亡, “生态”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内容应用到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可以创

2、造出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生态环境。 一、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 园林绿地功能丰富,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园林绿地可以美化环境、烘托城市景观、增加艺术效果;绿地可以通过净化空气、涵养水土、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园林绿地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和社交的场所,绿地还是城市灾害如地震等发生后人们暂时避难的场所,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归纳起来,园林绿地的功能可以分为景观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社会功能 3 种。 21、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提高,园林绿地景观已成为城市窗口的一个重要展现载体。作为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

3、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包括美化市容、增加艺术效果、参与城市意象组成等几方面作用。 2、园林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绿地不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生态环境功能。绿地是城市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可从保护城市环境、减轻污染两个方面来论述。 城市园林绿地第一个方面的重要功能是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吸附空气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和粉尘,而且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因此,绿色植物对空气、水、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清理作用非常重要

4、的。从其净化空气的作用来看:一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主要靠植物来维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 20 多倍,据研究,在白天 25 平方米的草坪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而 10 平方米林地产生的氧气可以解决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需要,所以森林和绿色植物是地球上天然的吸碳制氧工厂。二是吸收有害气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的。如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3等有害气体有很好的吸收作用,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气体。三是吸收放射

5、性物质。绿地中的树木不但可以阻隔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播,并且可以起到过滤吸收作用。因此在有辐射性污染的厂矿周围,设置一定结构的绿化林带,在一定程度内可以防御和减少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其次可以保持水土:绿地有致密的地表覆盖层和地下树、草根层,因而有良好的固土作用。保持水土对保护自然景观,建设水库,防止山塌岸毁、水道淤浅、泥石流等有着极大的意义。据报道,仅草类覆盖区的泥土流失量只有裸露地区的 1/4。据有关部门测算,每亩绿地平均可比裸露土地多蓄水 20 平方米左右,以千万亩计,绿地面积无疑是一座硕大的地下水库。 3、园林绿地的社会功能 园林绿地是城市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种防护林可有效地消

6、除大风对城市的袭击,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园林绿地空间还是城市灾害如地震等发生后,人们暂时避难的场所。园林绿地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其中,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由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防震防火、蓄水保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等安全防护所带来的损失的减少,绿地存在带来的财产增值,以及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 二、城市园林系统的景观生态特征分析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和功能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是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廊道和基质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空间分布上的不均4匀性及其复杂性) 。 (1)斑块是内部具有相

7、对匀质性(指均匀性) ,外部具有相对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的景观要素。如:城市公园、花园、庭园、小游园等,不同质量和面积的斑块也影响了物种的灭绝速率和迁移速率,进而影响了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2)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如:街头绿地,湖塘绿地,道路绿化带,环城绿化带,沙、湖、渠流的绿化带等,廊道建设可使不同斑块浑然一体、增加斑块连通性,成为斑块间物种迁移的屏障。 (3)基质是指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的斑块,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于其中,如:城市中的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社区等。 2、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有三种功

8、能:一是生产,二是生活,三是还原。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功能对城市来说较小些,但对生活及还原两方面,城市绿化系统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发展,它的功能是相当大的。 3、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是靠其中连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货币流及人口流来维持的,它们将城市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功能,以人为中心串联起来。为此,城市绿地系统应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中才能找到其合理的结构和高效的功能。 三、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建设是指在景观及区域尺度上, 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相互5制约和控制机制以及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对景观再生产过程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的

9、基础上,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对景观结构实施积极和科学的调节、控制和建议, 从而实现景观功能优化和景观可持续管理的一种生态环境建设途径,它是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建设思想的有机统一。基本手段为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包括调整原有景观格局,引进景观组分等以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幅度提高景观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正向环。 景观生态建设从局部上对景观生态系统中某些关键的部分进行设计,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从宏观角度上,调整景观空间格局,协调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局部控制到整体调节,加强了宏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使得

10、生态社会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 四、景观生态学分析 1、城市公园系统 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 2、城市绿地系统 包括街头绿地,庭院绿地,湖塘绿地,道路绿化带和沙、湖、渠流的绿化带等。一般绿地仍归为干扰拼块,有些湖塘绿地可能是残存拼块,分布着破碎的自然景观。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6特殊的绿廊,廊道( 绿化带) 的树冠阻挡了阳光和风,造成了微环境条件,这些廊道是承

11、担着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运输通道,这在景观生态学中可视作是绿廊特有的分割、屏障、过滤、连通性能的反映。 3、郊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防护林带、观光农业园 这是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另一类景观, 这些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有引进拼块又有残留拼块,具有镶嵌度高、景观元素类型多种多样、异质性大的特点。这类景观把自然伸人到城市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是一种开放空间。 五、景观生态建设 1、景观生态建设原则 第一、斑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的斑块有利于景观的稳定性,小斑块则可以提高基质的异质性。第二、廊道的设置要科学。体现自然绿化意境,为生物多样性服务,廊道应当成为自然、人工斑块间

12、生物交流的通道。第三、生态敏感区划分核心区斑块、缓冲区斑块、活动区斑块的圈层结构,加以限制。 2、景观生态建设 (1)斑块建设 城市公园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拼块,其形状、大小、面积将影响邻接拼块间的相互作用、交流程度。公园应位于所谓的结点位置。结点是指廊道的交结地区和运动物体的源或汇,对“流”有重要意义。其环线或供选择的路线能提高运动的有效性。公园规划必须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在注意提高整体效能的同时要考虑其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及作用边7界的合理交接, 以覆盖整个景观区域。注重景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多样性的实现还可通过多种类多风格的小游园的

13、设置,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既丰富景观,又完善功能。 (2)绿带绿色廊道的建设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宽度必须有足够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规划市区外缘,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宽长的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县的农田防护林网相联结。在规划市区内,要在居住区、集团之间营造隔离林带,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必须尽可能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城市园林绿化中需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增加连通性。夏天可以利用绿色廊道引凉风入城,消除热岛效应,冬季设置防风林带,以绿色廊道的连通作用为必备基础条件。廊道能有机地联结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

14、(3)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建设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保护地斑块和生态廊道所组成的城市生态基础结构,由以下功能单元组成:中心保护地;外围保护地;缓冲区;生态廊道。大的中心保护地绿地斑块有多种作用,可涵养水源,保护地方典型景观类型,保护本地物种;小的外围保护地绿地斑块可增加城市的景观异质性,为生物提供迁徙地、扩散暂歇地,创造丰富的生境资源和生态位;生态廊道和暂歇地是实现连接性的基本景观要素,有利于物种空间迁移并持续较长的时间,有利于多种生态过程的8进行,可增强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在空间布局上,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可以与城市有机协调起来。保护地可呈斑块状环绕城市周围,也可与城市并列,或呈楔形

15、穿插市区。生态廊道可穿越市区,也可从城市边缘通过,这几种形式同时存在,可形成较为复杂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 (4)增加绿量的建设 绿量是园林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增加绿量,是园林绿地营构中必需考虑的生态学问题。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答案肯定是要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园林绿地需要一定的草坪开阔空间,但如果大量布局草坪,则显绿量不足,竖向空间层次不够丰富,生态效益也相对降低。要克服广场化倾向,减少草坪花坛。同时,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

16、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创造丰富的植物人工群落。群落是园林绿地的基本结构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绿地覆盖,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使有限的园林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总之,在景观生态建设中,关键是植物群落的合理置和营造,提高绿地的生物多样性。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是以物种多样性为重要前提的。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研究表明:乔、灌、草复合结构以及阔叶、针叶混交林在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杀菌等方面,明显优于单一结构的树种。同时,注意植物群落的时空结构,不仅空间层9面上多样,而且不同季相景观多样。因此,在对

17、城市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种植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配置,使之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又能形成完美的植物景观,成为具有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文化环境型的植物群落。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性,自然保护思想在这一领域日趋重要。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建设,将大大推动园林的发展,使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得以拓展和深化,并最终走向城市园林生态化,更好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涂以全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报开发与经济,2005 【2】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