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基于媒体监督视角的创新社会管理【摘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认为媒体监督能凭借自身的机制对创新社会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利用媒体监督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媒体监督;创新社会管理;信息化;公众参与 社会发展阶段论认为,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人均 GDP1000-3000 美元的阶段是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频仍、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目前,中国正面临“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后的社会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 。如何顺利趟过改革“深水区”并获得民众认可,进而保持社会稳定和促
2、进经济发展,中共正从 90 年党史中汲取养分,辅以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式,以达到目标。为此,2011 年 5 月 30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会议指出,当前进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加强媒体监督 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任务千头万绪。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的丁元竹教授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一文中指2出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关注基层社会问题,要创
3、新治理模式。而治理既是一个公众参与的过程,也是以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地方政府更应具有这种功能。进一步需要研究的是地方政府如何与社区连接。在这个连接过程中,民主治理和公共服务输送是同时进行的。民主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网络的过程。“治理是关于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以及他们如何连接市民” 。治理是指一系列的价值、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一个社会可以来管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程。它是一个社会在开发经济和社会资源过程中实施管理的方式,同事也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治理还被界定为限制和激励个人和组织的规则、制度和实践的框架。所以,治理不仅仅局限于政府,也包括多元角
4、色的互动。人类学家常说的一句话, “如果不加强地方社区,鼓励他们在规划与维持其基础设施过程中积极参与并发挥更大作用,发展战略是一注定会失败”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使基层的公共服务如何能够延伸到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层次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来自基层的实践表明,社会管理重点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创新,在管理难度最大的地方创新。那么什么途径能绕开繁琐的行政程序,直接促成公共供给者和接受者的有效沟通,从而增进相关社会管理问题的高效解决呢?笔者认为,媒体监督就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方式。媒体素有“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美誉。被称为除国家权力以外的“第四种权力”从经验和事实上看,几乎鲜有人否认媒体
5、监督功能对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所起到的作用。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舆论传播高度发达、舆论监督强劲的3信息化时代。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媒体监督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监督和促进。说到底,这种媒体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督促,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形式。这种监督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媒体联系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一种可靠而有效的形式,也是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二、媒体监督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可能性及作用 媒体监督具有其存在的优越的现实基础。媒体监
6、督虽然是一种软监督,但它的介入,却能使权力制约机制生动活泼。毫不夸张地说,舆论影响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丝毫不比权力自身制约机制的作用小。这得益于媒体监督的成本、能力及其特点。首先,媒体监督比其他监督模式成本低。人大、司法机关及行政体系内部监督是国家权利监督体系的三个方面,其中,人大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立法上,监督职能弱化;行政体系内部监督容易出现“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的现象。因此加强媒体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媒体有足够的监督能力,这种能力是上述三种监督方式无法比拟的,媒体监督是直接将它的工作成果展示给人们,无需借助其他中介方式。由于大众传媒的触角广泛,它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能及时捕捉到社会的各
7、种信息并将其公布于众。再次,媒体具有的广泛性、及时性、群众性、公开性等特点使媒体可以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反映公众舆论,能够随时监控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最后,媒体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讲,一切公共权力均应当纳入舆论监督4的视野,接受“白箱化”的监控,媒体监督正是由于它是站在社会正义的立场上,无情地揭露政府治理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现象,因而能够对相应组织及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面前,社会治理机构所面对是广大社会民众的监管与督促,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向民众的真实利益诉求靠拢。 当大众传媒把政府和公众连接在一起,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由传统意义上的官僚决定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决
8、定,媒体的力量实现了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平等互动,促使地方治理向善治目标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监督其实就是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媒体监督对创新社会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政府社会管理的法治进程,政府在媒体的监督下纠正了不当的行政行为,让政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实现在法律机制内对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进行公正、合理分配,不仅实现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和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与提高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合法地位。(2)优化政府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对称及效能提升。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公民知情权的充分体现。只有各种政治信息及时为公
9、民所知晓,公民才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对公共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 (3)公众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实现政治参与,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政府作为社会不同利益的协调者,吸纳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会让利益受损者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导致社会高风险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参与地方治5理,反过来,媒体能够为公民社会搭建一个公平参与的平台。通过媒体这个纽带和教育工具,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具有公民道德感和参政意识。而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更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新闻媒体通过批评性报道迅速动员公众舆论,让公众行动起来,打造社
10、会意见交流和对话的公共平台,培养了公民社会;而公众参与则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机遇。由此可见,通过媒体监督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 三、利用媒体监督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新闻媒体监督机制法制化 媒体监督对创新社会管理作用的功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督促行为是否得到法律的保障。没有坚强的法律后盾和锐利的法律武器,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其对创新社会管理的作用及意义就大打折扣,难以抵御各方面的制约和干扰,同时新闻媒体监督也是以合法性为前提的,应该通过明确的立法来规范其监督行为,防止监督权的滥用及其腐败行为的滋
11、生,保障监督机制的健康运行。我国在新闻媒体监督立法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法制瓶颈制约了监督的开展,法律的不完善导致了多监督问题,推进媒体监督法制化是我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我国应积极推动新闻媒体监督的立法工作,赋予新闻舆论监督以合法性,为其有效开展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以提高其监督能力和威慑能量,发挥其再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优势提供法律保障。这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案。比如昆明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明文规定: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干扰、阻碍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国6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单位,其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问责。昆明变“文件支持”为“立法支持” ,从立法的
12、角度规范采访对象的言行,一些消极应对的行为,一些敌视媒体的行为都将有法可依,对号入座,从而增大了拒绝采访行为的成本,此举将提升有关方对媒体采访的重视,舆论监督更进了一步。当然,此立法还需要一步的完善,还须进行细则规范,但是能迈出这一步值得称赞。 (二)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及收集反馈力度,让民众有足够的和准确的信息参与社会管理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必由之璐。要坚持从信息化建设入手,进一步把现代科学技术引入社会管理领域,着力提高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不对称,往往使政府和民众在解决社会问题时说不到一块,加大了问题的复杂性,也使得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失去民众的监管。信息公开,可以
13、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发生。一个清廉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不应该对民众隐藏信息的。同时定期评比那些信息公开做得好的机构、部门、社区等。与公开信息相比,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显得更加关键。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街道、镇应发挥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及时提供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平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长效反馈机制,定期向社区居民公布民意的反应状况和处理状态,把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诉求列为实事项目,7落实相关
14、职能部门牵头负责,每年集中力量解决几个突出问题,以实事项目形式回馈社会,使群众得实惠。 (三)完善电子政务信息交流平台,保障社会管理的信息流畅和有效执行 以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为保障,利用电子政务、政府网站,政府热线、城市网格化系统等多种新方式改进社会管理流程、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运行的各环节、全过程,实现“公共权力透明行使,公共资金透明运行,公共资源透明分配” ,从而保障社会管理的信息流畅和有效执行。政府对正在处理的公共事务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放到网上电子公告牌中,供公民了解,公民读后如有问题可以留言询问。政府部门也可以在
15、网上开设政府部门的博客,允许公民对政府主管的公共管理工作提出疑问,政府部门在博客中对这些疑问进行解答,也可以利用博客主动向市民公民介绍这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思路,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政府还可以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包括部门主页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改进,将单向的信息获取方式变为双向的交流方式,公众不是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客体,而是作为一种主体参与到双向交流互动中。 (四)建立并实施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及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正确的管理是建立在对问题科学、准确的把握上,因此,应科学地分析和评估社会稳定风险,根据一些重要的、敏感的指标数据,运用合适的评估模型,提出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以供政府领
16、导人及早准备、制8定措施。有效的政府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政府行为的民众满意度,以激励政府从事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虚报浮夸。注意让民众参与到评估中,评估的形式应该多样化,通过发放评估表、网上征询、召开调研会、市民信箱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在充分了解社会风险及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起解决矛盾的化解机制。具体包括: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下访制度;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分级负责原则;建立“人民监督专员”制度,构建以“交流、倾诉、发泄、建言、讨论”为基本形式的社会政治协商机制;依法保障新闻媒体独立、自由地反映民意
17、民情民怨。 (五)利用新媒体建立政府及公众直接沟通和对话的平台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包括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评价各监督力量的监督效果,形成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监督“生态” ;通过对舆论监督中舆情分析舆论领袖的“影响力”分析来合力打造“内容” ;建立各监督力量之间的信息沟通、分享和协调行动的渠道,进行不同监督系统间的功能配置和优化组合;合力打造共同的监督平台,提高有效监督的比率。在这一方面,福建福州创新性就做得比较好。福建省福州市“政风行风热线”以倾听民意、关注民情、排解民忧、为民服务为宗旨,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行政监察于一体,创新形式,增强实效,市长、政府工作部门主要领导和人大代表走进福州人民
18、广播电台直播间同步进行互联网在线直播, 接听群众电话,了解网民心声,解答群众关注的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通过“福州广电”网9发布、 福州日报和文化生活报刊登、网络发布事项进程、同步直播并听取网民建议、公交车载广播播出“政风行风热线”内容,扩大社会影响力。 “政风行风热线接受群众诉求事项的办理反馈率达 98.49%,当事人满意率达 85.7%,被群众誉为“为老百性排优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线” 。 注释: 丁元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N.开放导报,2010-8-4. 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组合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50. 中国监察 2008. 参考文献: 1陈荣平.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三原则J.广东社会科学,l999(6). 2陈振明等.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东南学术,2005(4). 3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6):1-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