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12KB ,
资源ID:181303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130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doc

1、1论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摘 要】 “生态城市”理念目前已成为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的潮流,然而对“生态城市”理解上的片面却往往致使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陷入种种误区。重新审视生态城市的涵义及探讨“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是必要的。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生态产业系统;生态社会系统 近年来,城市化的深度发展使市民在享受城市经济实力增长荣耀的同时,也在饱尝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所带来的失衡感,这种失衡感源于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受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因此,人们开始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

2、念重新审视城市的规划建设。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许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 、 “园林城市” 、 “花园城市” 、 “生态城市”等诸如此类的目标。可以说, “生态城市”理念已成为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的潮流。目标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但是对“生态城市”理解上的片面却往往致使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陷入种种误区。因此,对于正处在城市更新与再造浪潮中的城市来说,重新审视生态城市的涵义及探讨“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是必要的。 2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这一概念是在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3、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定位实际上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后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从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 ,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讲的纯自然生态,而已成为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

4、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主要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因此,生态城市不是一个视觉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从一个表象,一个视觉,一个简单的景观变化,到社会所有领域的系统当中变化,这就是我们讲的从花园、园林到绿色、低碳的演变过程。 二、生态城市构建体系 生态城市中“生态”两个字实际上包含了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3态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环境系统构建 1、构建绿色城市结构 构建绿色城市结构

5、,其核心是城市的系统优化共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绿色城市结构,使得城市自然系统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得到优化,改善城市生态要素间的功能耦合网络关系,增强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扩大生物多样性的保存能力和环境承载容量。1 首先,城市结构的规划设计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既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又能满足人的归属感。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就开始着力对被现代建筑肢解的城市肌理进行重新的织补(weaving the city) ,这实际上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反思与回归。在城市建设中,应当避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城市记忆的断层,更应当避免传统城市建设的后果构建的只是

6、一个个不相联系的城市片段。新城市的构建,不应当只是一个个单个的形态、风格的建筑陈列,而应从这种自我欣赏式的规划中走出来,去寻找具有真正意义的、真正为市民生活服务的城市空间,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寻找真正属于城市生命活力的规划答案。其次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2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是解决城市生态和城市经济扩展的重要途4径。国际上著名的大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均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由圈层式扩展向轴线式扩展转变。城市空间的轴线扩展是以城市

7、主要交通干道为轴线实现城市地域空间的外延扩展,可以集中力量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效应,缓解成块扩大市区引起的拥挤的矛盾和压力。同时,这种轴线式扩展可以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留足空间,留出农田、森林等形成绿楔,有利于城市生态与呼吸,为市民就近提供游憩环境和场所,也避免了一定程度上对农田和绿地的侵占和破坏。因此,必须引导城市空间的圈层式扩展向轴线式扩展转变。二是城市由单中心发展向多中心发展转变。多中心模式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化区域中,形成多个承担一定城市功能的分散分布又相对集聚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承担某种或几种突出的城市功能,具备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条件,每个区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各中心之间通过

8、高效的交通系统相连接。3多中心发展可以实现聚集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因为城市的规模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过度集中的问题就会日益暴露,导致诸如交通拥挤混乱、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暴涨、住房困难等城市病的加剧。 “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居住、工作的就地平衡,有利于减轻交通拥挤,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土地使用合理化”4 2、构建城市绿地系统 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在规划或改建城市时,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5体,即城市中不

9、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各类绿地共同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坏境体系,这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规定新建城市绿地覆盖率应占 30%,改建城市不应低于 25%,但实际上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城市很少。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更新与再造,在老城区,往往因为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实施绿色空间结构的构建,但是,这种绿色城市结构却可以在新城区实现。在新城区的建设中,政府应当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城市的功能导向下,选择适宜的绿色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让“绿意”与楼宇一起成长,让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与功能定位密切结合,合理规划公共绿地,避免绿地分布不均,或者使某些绿色空间成为“孤岛” ,在

10、新城建设中,形成绿地、公园、文化体育休闲等不同功能、不同内容的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能与产业及居住功能组团形成有机联系。 但要注意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前提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比如有的地方大规模引进草坪、树木,却忽略了实际情况和生态循环。实际上,在引进树种的同时要花钱投入,而当通过碳排放创造产品,创造收入来买树种时,实际上已经不生态了。所以,发展生态城市,要充实认识到,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过程。 (二)生态产业系统 1、培育、扶持绿色企业 政府应当制订激励和约束政策,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机制。研究建立污染物减排激励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单位产品

11、能耗限制标准和强制回收产品6的技术标准,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落实节能产品和节能改造项目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比如,可以通过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落实节能减排。还应从金融方面扶持绿色产业,如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绿色产业试点等强有力的措施,将绿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积极发展城市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许

12、多城市都把生态旅游看作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并从中获益,同时它也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城市旅游业发展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资源环境保护和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全面加快旅游业生态化步伐,使旅游业进一步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绝不仅仅只是针对自然环境,其中还包括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如魏小安教授所说,生态旅游的发展,许多资源不完全局限于青山绿水,也包括文化性的生态,目前,文化性生态破坏的危机性,比自然性生态破坏的危机性更大。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兼顾自然生态

13、和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 (三)生态社会系统 71、培养市民生态意识,构建城市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能不能建设好,最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转变,是否按照生态城市这个理念来转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否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为社会提供比较满意的生态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的居民应以绿色消费为新时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不仅是生产力低下时应该采取的权宜之计,而应持续地保持下去,现在的节约意味着后代人类更多的财富及城市更长的寿命,应提倡节约能源,节约用水,抵制对环境有害的产品,购买环境友好产品。同时,要注意生态意识觉醒的宣传教育,引导现代传媒自觉承担起宣传教育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通过适时的披露使

14、人们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自觉抵制一切生态恶化现象,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大力宣传“自然人社会”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伦理和是生态责任教育,培养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共同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人人有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氛围。 2、促进城市包容性发展 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城市报告中提出了“包容性城市”的主题,并将其作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城市的包容性既反映了城市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的人群的接纳程度,也反映了城市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更反映了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城市发展

15、成果的程度。 包容性城市的建设,旨在弥合所谓“城市鸿沟问题” ,而对于这一问8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更加合理的财富分配、创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等来实现。通过建立包容性的城市环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逐步解决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使每个人都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城市包容程度的提升,也能够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推进整个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进程。 3、建立城市管理的多元主体机制 无论是城市绿化还是水资源管理、替代能源开发、碳减排和碳交易都不只是政府自己或者某一单独实体可以解决的事情,政府管理的教育、交通、社会服务、公用事业、医疗卫生等

16、活动整合的结果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城市。必须放弃城市管理及政府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突破城市管理的边界,把城市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健康连接起来,不仅优化自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而且要结合城市的地理空间和区域特色,开发人力资源,建立政府、公众、企业、非盈利机构等相关主体参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机制,扩大城市就业,实现市民的安居乐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便城市可以更加智慧地应对各种挑战。 4、建立公平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一方面是强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强化生态补偿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保证下层民众享有基本的、

17、体面的生存权利。政府应通过相关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健全多形式、多渠道的平等高效的生态补偿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法9律机制,在资源产业化或资本化开发的同时,给予资源地民众足够的物质补偿,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消除对立情绪和疑惧心理,从而形成和谐的生态安全网络。 三、结语 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界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生态规律,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地看作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污池。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促进经

18、济发展,又要在发展中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文明处,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才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释: 按照国家标准,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参考文献: 1陈永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绿色空间结构的建设探索D.浙江大学,2005. 2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32. 3王光荣.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4):23-27. 104陈雪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1):52-56. 作者简介: 马衍阳(1981) ,女,讲师,现供职于西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民族区域经济学研究。 卢天艳(1984) ,女,四川省金阳县幼儿园教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