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12.50KB ,
资源ID:182110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211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进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五个维度初探.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进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五个维度初探.doc

1、1推进中国 MBA 教育国际化的五个维度初探一、引言 MBA 教育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看,MBA 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求,确定 MBA 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配备理论功底扎实、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的活动。 从 1991 年到 2013 年,中国自主举办的 MBA 教育经过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MBA 招生院校从 9 所扩大到 230 多所,招生人数从不足 100 人扩

2、展到 3.6 万余人次。MBA 教育已成为我国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企业界急需大量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熟谙企业管理之道的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由此形成了对 MBA 教育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 MBA 教育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总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 MBA 教育要想赶上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 MBA教育,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以“本土化”取代“国际化” ,应坚持博采众长、洋为中用,走

3、国际化的道路,从“MBA 教育大国”走向“MBA 教育2强国” 。 在开放经济时代,企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能够适应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工作,国际化目前已成为 MBA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明显趋势。MBA 教育的国际化,具体包括生源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等。清华经管学院教授赵纯钧认为,清华办 MBA 培训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大力推进国际化,与国际上一流的商学院进行合作。 二、中国 MBA 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路径 与清华大学等名校相比,国内众多一般高校的 MBA 教育在迈向国际化的征途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的问题,有些

4、问题还十分严重和突出,当然其中的缘由也不一而足。鉴于此,就很有必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对当下国内 MBA 教育的观察,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五个维度来推进 MBA 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一)生源结构:提高国际生源的比例和质量 生源质量令人担忧已成为目前我国 MBA 教育的突出问题。尽管少数几所国内知名商学院生源充足,但对于一些中西部院校的商学院,上线生源非常有限,在面试阶段基本没有选择余地,难以招到优质生源。如何丰富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是中国 MBA 院校急需考虑的问题。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已成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新方式。国际留学生

5、在充实生源和提高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美国的各大商学院里,国际留学生所占的比重通常是比较大的,3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 年美国 MBA 课程国际留学生的比率超过 50%的商学院有 31 所,其中比率最高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国际留学生比率高达91.4%,哈佛商学院的国际留学生比率为 32.9%。近几年来,美国商学院国际留学生的比率还在提高,生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仅为美国的高校提供了充足的教育经费,增加了各商学院的创新活力,也为进一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像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这样的一流商学院,每年都有大量海外学员提出申请,使得它们能够通过优胜劣汰从中选拔出最优秀的生

6、源,保证了生源质量。 国内除了清华经管、北大光华等几所国内最好的商学院之外,多数商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 “2010年,清华 MBA 有超过 45%的外籍学生。这在中国 MBA 学院中,比例最高” 。吸引国际生源,需要改变我国当前的 MBA 管理体制。与国际知名商学院相比,我们的管理体制存在致命的缺陷和差距,如计划调控和行政管制色彩浓厚,内部运作机制缺乏市场化,中介机构不足,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不力,使中国 MBA 教育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不仅难以吸引优秀的国际生源,还给国内的 MBA 招生带来很大冲击。完善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增加中国大学商学院的独立性和办学

7、自主权,积极推动 MBA 教育的产业化,建立商业化运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培养 MBA;另一方面商学院内部要增强营销意识,大力推进组织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通过积极有效的营销战略“争夺”优秀国际生源。 (二)优化师资:吸引国际一流师资 国外商学院之所以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与他们具有一支高4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有着直接关系。能为 MBA 授课的老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以外,大部分还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MBA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多元化,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也为提高 MBA 案例教学水平提供了基础。国际著名商学院的师资力量均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色彩,例如欧洲工商学院 143 名师资来自

8、33 个国家,均是企业界、管理界顶尖的学术研究人员。其中全职老师 96 人,来自 20 个国家。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 57 名教师来自 19 个国家。这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担任各行业中一些重要公司的顾问,这些都确保他们能牢固地掌握管理实践领域的最新发展。 在中国传统大学的商学院里,MBA 教师中拥有海外背景和学历的比例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所占的比例也不高,聘请和直接招聘的海外教授更是少之又少。MBA 的授课教师大多数从普通研究生师资队伍中抽调出来,他们采用普通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注重课堂理论讲授,缺乏实战经验分享,使 MBA 教育偏离实用型的专业学位教育轨

9、道,更像一种纯粹的学术教育。其次,在中国的 MBA教育体系中,存在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商学院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本校毕业后留校的老师,十分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思想和开拓型视野的培养。而在国外,这种现象十分少见。再次,国内商学院即使有少部分国际师资,这些师资的来源也过于单一化,主要集中于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造成中国商学院师资国际化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发展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要把国际上的优秀 MBA师资吸引到中国来,首先,要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并增强商学院5引进国际师资的自主性,减少行政审批,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聘任机制;其次,实行特殊的 MBA 教师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增

10、加对 MBA 教育的经费支持,用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国际上一流的师资到国内商学院任教;再次,还必须加强国内本土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整个 MBA 师资队伍是一个团队,任何人都愿意和优秀的“伙伴”合作共事。 (三)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 国际 MBA 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哈佛模式” ,侧重于实践经验的传授,主要采用所谓的“案例教学法” ;二是“芝加哥模式” ,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学术知识与管理学理论的传授,课堂讲授占据相对显著的地位。但这些国际一流商学院的 MBA 教学总体上采用的是一种比较折中的教学方法,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都非常强调实践性课程,都非常重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美

11、国工商管理教育领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美国各大商学院的课程教学都强调应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指导学生直接到实际商业活动中去搜集、整理案例。哈佛大学的 MBA 学员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分析 800 到 1 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 2 到 3 个来自真实企业的案例。在国内的 MBA 教育中,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教学依然是环节薄弱,以学术为主的评价导向还未根本改变,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的优秀案例还较少。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法,其全面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按照“干中学”的经验积累路径,这种教学方式能将学员置身于一个模拟实战的商业运

12、营环境中,使之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学6习、体会经营管理之道,实现学生知识结构实用化和能力结构实践化,提高 MBA 教育的整体水平。 中国 MBA 教育应借鉴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成功经验,对“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把案例分析作为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投入精力开发融合西方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经营实践的案例,加快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做到每门核心课程都有基于实地调研的自编案例,在设施上配备足够数量的较高标准案例讨论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内容贴近实际,注重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要提高 MBA教师的综合素质。 “成功的

13、案例教学中教师实际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和促进者的多种角色” ,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归纳点评能力。因此,要积极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人才来作案例课教师,鼓励他们深入企业考察实情,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四)课程设置:接轨国际主流课程体系 国外 MBA 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课程设置的基本宗旨是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不仅注重管理知识传授和管理技能训练,而且教学内容也体现出国际化、信息化导向,逐渐形成了科学合理的 MBA 课程体系。既注重核心课程,也突出专业特色,开设内容广泛的选修课程,并根据现实商业

14、和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及时做出调整。在重视商业基础课程和强调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国际化、信息化导向,开设国际经济学、社会型企业、国际政策分7析、全球经济等课程,使各商学院培养的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不断加快的国际化步伐的挑战。此外,各商学院积极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增加“IT 应用系列课程”和商业伦理 、 创业 、 跨文化沟通等“人文系列课程” ,形成管理技能系列、IT 应用系列和人文系列“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 与国际 MBA 课程体系相比,中国的商学院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的设置,而对培训 MBA 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及整合性课程,如模拟经

15、营实战、造就团队精神、培养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则开发不够。国内商学院现行的课程设置也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使 MBA 毕业生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再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培养目标不甚明确。许多院校 MBA 课程仍由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 这是典型的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 而不是国际通行的 MBA 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 中国 MBA 的课程设置要借鉴国际上主流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一是要转变培养理念,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国际视野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增设有利于提高 MBA 学员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的“软”课程。二是

16、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增加有利于提高国际事务处理能力方面的课程设置,探索创新 MBA 知识体系, 增强信息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途径、经营伦理学等方面课程的设置。(五)培养模式:以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为本 8MBA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实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我国 MBA 教育从试点阶段就开始引进国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鼓励各学校探索特色化的学位教育之路。但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摆脱学术型培养的模式框架,招生指标的确定、学位论文的答辩、教学过程的组织无一不遵循学术型学位培养的模式。 MBA 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国外商学院大量从公司聘请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商界人士和高层主管担任兼职教

17、授、客座教授,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并且鼓励全职教师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开办公司或到公司里担任管理顾问,以增加管理实践经验。而在国内的商学院,MBA 培养模式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如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关注教育多,提供服务少 。 “多”的方面未必都不好,但“少”的方面确实是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打破单纯注重知识传导、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打破单纯注重理论、注重学术的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任何一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制定,都要忠于它的培

18、养目标。MBA 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而进行的,在教育市场化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回归 MBA 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是中国商学院的重要使命。国内的商学院要加强与世界顶尖的商学院取得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模式。过去总是国内一流的商学院与国际二、三流的商学院合作,虽然中国 MBA 教育的发展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9较大的差距,但是想办法和优秀的“伙伴”合作,总是能够成长得更快,减小走弯路的风险。另外,现在是开放经济时代,企业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因此中国 MBA 教育“企学共建”的“企”不能仅限于国内公司,还要着眼于跨

19、国公司。中国的 MBA 学员可以作为交换生到国外学习,到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实习,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管理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 三、结语和展望 未来的 MBA 教育将会面临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也肩负着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重大使命,中国的 MBA 教育应该按照市场需求,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和充实自身实力,吸引国际优秀生源和师资;通过加大投入、转变理念、增强合作,改善现有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将国际雄厚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经验“为我所用” ,全面提升中国MBA 教育的质量。坚定国际化的步伐,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吸收、再创造,我

20、们有望培养出更多掌握经济规律、精通市场规则、熟悉企业实情、恪守职业道德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万霞、赵伟.MBA 课程国际化与本土化现状及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6):106. 2杜沔.我国 MBA 教育问题探讨J.高教研究.2006, (2):82. 3闫庆友,李 真.MBA 教育的国际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09, (1):178. 104810王晶晶,兰玉杰,杜晶晶.全球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10, (2):87-90. 5文昌.MBA 的中国之旅J.新经济导刊.2011, (9):54. 6王柏玲.美国 MBA 教育改革的借鉴与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8, (3):16. 7邱祝军.浅谈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 (8):68. 9岳庆峰,郑永彪.对中国 MBA 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7, (1):87. 11仝允桓.认清发展趋势加快 MBA 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 (1):2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