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摘 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与内涵、特征与价值、保护与传承、开发利用及具体个案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此,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目前的研究特点进行综述和简要评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22-0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关于我国少数民族
2、非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民族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性的研究居多。笔者检索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 3 个主要数据库 20052013 年的相关文献,其中,以篇名“少数民族非遗”共检索出文献 135 篇,分别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 120 篇,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出 12 篇,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出 3 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围绕在研究中理论界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和简要评析,力图呈现理论界对该命题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特点。 一、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概念界定 2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的学者不多。韩小兵将目前
3、有关“少数民族非遗”的几种主要学理解释归纳概括为以下三类:一是“综合文化体系”说,主要指产生并流传于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的,与各少数民族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综合性文化体系;二是“表现手法特征”说,特指由少数民族创造的,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法,依靠特定民族、特定人的展示而存在的“活”的遗产;三是“公约定义套用”说,是“非遗”的下位概念,是指被各少数民族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上述三种说法中, “公约定义套用”说较为常用,即少数民族非遗是非遗的分支,在内涵与范围两方面与非遗的内在意蕴相同,而在其特征等方面更注重表现
4、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风格,是借助特定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所表现的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益。 二、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特征与价值 (一)少数民族非遗的特征研究 对于少数民族非遗的总体特征,覃志鹏指出,少数民族非遗在文化变迁与传承中显露自己特有的时代特征,具有现实生活性、民间地域性、以人为主要载体、生态性与濒危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素互相关联,有机地存活于民族群体之中,体现了丰富久远的文化蕴涵2。韩小兵指出,少数民族非遗具有活态遗产性、民间传承性、环境依存性、口传身授性等非遗的一般特征,同时具有源生主体归属上的特殊性,即归属于相应的少数民族,而且与汉族非遗存在表象与特质差异,即在表现形态上更3具有多样性
5、,普遍具有异于主流文化的构成要素,具有更强的濒危性3。还有很多学者针对特定地域的少数民族非遗特征进行了研究,除具有共性以外,大多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二)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研究 对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张世均从总体上指出,少数民族非遗在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社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审美、艺术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科学认识与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民族旅游资源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4。郭剑英,余晓萍从地域的角度指出,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6、主要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5。 三、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来看,主要集中于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两方面的研究。 (一)保护现状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遗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境。汪立珍认为,20 世纪50 年代至 20 世纪末,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挖掘保护工作隐藏着不足与缺憾:一是挖掘保护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持续的计划,断裂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挖掘保护的方法、手段单一 6。乌丙安指出,相对说来偏重于文化表现形式类遗产的保护,对民间传统的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有效保护有所忽4略7。陈莉指出
7、,虽然我们已开始着手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保护,但还是有许多被改造成文化消费品,失去文化遗产的内在精神,进而在保护中走向消亡8。覃志鹏指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实践存在着许多问题:保护意识淡薄;不但保护主体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而且不时出现单纯的保护文化碎片现象;竞争力在比较中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相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2。 (二)保护措施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措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研究视角: 一是从总体上提出保护举措。祁庆富指出,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遗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9。乌丙安认为,民俗文化空间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7。覃志鹏提出了树立保护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逐步实现产业化等重
8、要举措2。罗正副提出了对无文字民族非遗保护的思路和方案10。赵艳喜提出了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即涵盖非遗本体、相关环境和人这三项要素,从历时性和共时性(时间向度和空间维度)对非遗进行的综合、立体、系统性保护11。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视角提出,传承与发展非遗的有效途径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动态保护”12。吴兴帜从文化生态区的理念出发,探寻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为非物质文化能够继续活态的、原真性的存续提供一种方法论视角13。韩成艳认为,非遗的保护必须落实在特定社区14。 二是从立法方面提出保护举措。祁庆富指出,立法是抢救与保护口头与非遗的根本措施9。黎明认为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
9、非遗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方向和5措施,才能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15。王培新指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法律保护应遵循拯救第一、分层次保护的原则16。高燕对少数民族非遗的自治立法进行了研究,指出自治立法应当坚持传统文化保护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立法价值取向,注重动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的结合,根据自治层级和民族地区实际,科学合理选择立法模式,并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衔接17。周超指出,社区参与是非遗国际法保护的基本理念。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特定地域少数民族非遗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思路18。 三是从保护主体的视角提出针对传承人的保护举措。如今,依靠传承人进行非遗保
10、护,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尹凌、余风指出,非遗传承人是完成非遗保护这一使命的重要文化因子,并针对目前传承人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保护传承人到培养继承人这一创新思路19。郑土有指出,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在对核心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群体”传承人的培养,而“群体”传承人培养的核心是儿童,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20。郎玉屏指出,传承人是少数民族非遗有效传承的首要因素,要增强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使其愿意并欣然传承本民族的文化21。陈静梅、文永辉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提出了传承人的分类保护举措22。 四是从教育传承视角提出保护举措。汪立珍认为,把少数民族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
11、、传承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并从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要特别注意的问题6。吴正彪指出,少数民族非遗要得到科学的传承与保护,民、汉双语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23。普丽春也指出,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非6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观点24。张丽萍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遗教育传承,既是非遗传承的需要,也是高校职能体现的需要,并提出了几条高校加强教育传承的具体措施25。 五是从其他角度提出保护举措。一是数字化保护举措。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认为,采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如通过对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组织
12、和存储来实现对遗产的保护,可以实现对贵州非遗的快速有效地保护26。二是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保护举措。叶建芳认为,保护民族地区非遗是民族博物馆的主要职责与功能,应通过各种方式抢救、保护、创新和发展民族非遗27。李树林提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责无旁贷承担起保护非遗的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遗,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胡芸、顾永贵就如何做好民族民间非遗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28。 四、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开发利用 少数民族非遗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一)总体思路研究 陈廷亮认为,对少数民族的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只要
13、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适度合理进行开发利用,不但能使少数民族非遗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对其本身的活态保护与传承也大有裨益。并选择湘西、湖北少数民族非遗为例,强调指7出,少数民族非遗的产业开发没有也不能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非遗制定不同的开发模式29。 (二)旅游开发研究 对于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的关系研究,很多人认为旅游开发破坏了少数民族“非遗”的生态环境,也有人认为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肖曾艳认为,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遗产保护,遗产保护好后反过来可以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30。周丽洁指出,非遗的
14、保护已不再是静态的抢救与整理,并以湘西地区为个案说明以旅游为媒介,在尊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民族成员意愿的原则下,文化重构是保护非遗行之有效的路径31。陈炜、杨曼华在剖析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的实践,指出对非遗旅游开发进行适宜性评价是应时之需,符合各利益相关体的需要32。 对于非遗的旅游开发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这一点学者们都达成了共识。张博、程圩指出,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了解非遗的特性,并基于其特征分析,提出了非遗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3。黄继元指出,云南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过度开发、碎片式开发、孤立式开发等一系列问,必须采取“完善建
15、立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监督体系” 、 “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规划” 、 “重视人这一核心载体的保护和提高”等一系列对策34。王汝辉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例,对非遗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35。韩富贵在研究西藏非遗保护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8点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西藏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即“专题展演”模式、 “沿途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 “主题公园”模式、 “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模式36。 (三)其他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在非遗其他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中,李昕认为,西部地区丰富的非遗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途
16、径是极其重要37。王松华认为,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的手段寻求非遗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与集聚资金,实现非遗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38。谭志国以土家族为个案,针对非遗本身所具有的可位移性和可展示性的先决条件,提出了会展项目保护与开发这一新模式39。 五、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个案研究 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分别选择一些个案进行了研究,一类集中在具体某个少数民族的非遗研究,一类集中在具体某一类型非遗的研究。在第一类研究中,学者们主要结合各个民族自身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非遗特点、类型进行研究,并在探讨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在
17、第二类研究中,主要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动态分析路径,将非遗进行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文化空间、民间文学等门类划分,选择其中的某一项具体个案,结合相关的田野调查,探讨该项非遗传承保护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变迁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和发展举措。 六、研究述评 9从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们关注的热门问题之一,而且其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观点上来看,少数民族非遗是非遗的分支,在内涵与范围两方面与非遗的内在意蕴相同,但更注重表现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风格。不论是哪一类少数民族非遗,都是有着生命力的活态文化,其保护不是要把它封闭在一个既
18、往的历史时空点上,也并非是一种书斋里的历史研究或者仅仅给博物馆提供某种展品,而是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在既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又不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开发式保护途径,而且要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保护体系。 2.从研究方法来看,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存。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很强的论题,大多数学者能充分契合这一特点,既能广泛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开展研究,而且非常注重田野调查,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 3.从研究对象来看,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从宏观视角,以整个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
19、承为研究对象;也有从微观视角选择具体某一个少数民族或是某一具体类型的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个案研究。 总之,目前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实践工作相比,相对概念化和程式化的研究还显得有些滞后,真正有创见的、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甚少。今后,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实践,通过跨学科的互动与对话,拓宽视野,努力提炼出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使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走向纵深发展。 10参考文献: 1 韩小兵.少数民族非遗概念界定及其法律意义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 (4). 2 覃志鹏.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 (3). 3 韩小兵.中国
20、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4 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7). 5 郭剑英,余晓萍.非遗价值评价以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4). 6 汪立珍.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 (6). 7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 (1). 8 陈莉.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 (2). 9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遗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10). 10 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遗保护省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8, (2). 11 赵艳喜.论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9, (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