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合作区的法律问题思考摘 要 粤港澳区域合作在中央政府和港澳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以及各界的积极支持与推进下,已经呈现出空前有利的大好局面,但作为前所未有的新的合作形式,仍面临许多新的法律问题需要探讨与解决。本文阐述了建立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建立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符合 WTO 的规则,符合“一国两制”的精神,利于粤港澳繁荣稳定。 关键词 粤港澳紧密合作区 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 法律依据 作者简介:杨地,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经济法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263-02 一、建立粤
2、港澳区域合作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当前,经济发展区域化、集团化己成为世界经济分工与竞争的潮流。自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缘、人缘和史缘的关系,粤港澳三地积极谋求经济合作,形成了一个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3000 万人,包括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广州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合作一直处于局部、自发、分散的低层次状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这种低层次的合作已不能适应三地发展的要求,客观上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合作,以实现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一)推动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的可行性 国家发改委于 2009 年 1 月 8 日在北京正式公布发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
3、划纲要(2008-2020 年) ,提出到 2020 年时要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一个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为此,提出的 5 大战略定位和两大发展目标,为日后粤港澳地区经济合作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前景。 1.创新合作方式是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的重要内容 合作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是过去粤港澳合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和原因。粤港澳紧密合作,需要在“一国两制”基础上,按照互利共赢、平等协商等原则,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的同时,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进而不断提升粤港澳合作层次。 2.规划纲要对创新粤港澳合作方式提出了明确思路 “支持粤港澳三地
4、在中央有关部门指导下,扩大就合作事宜进行自主协商的范围。鼓励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与港澳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完善粤港、粤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增强联席会议推动合作的实际效用。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的原则,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学术界、工商界建立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 ” 3.粤港澳创新合作方式需要体现“一国两制”下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的特色 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通过粤港澳比较利益和竞争优势引导,港澳产业北移为主要方式和动力,从而把港澳的资本、市场和管理的优势与广东的区位、政策和成本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优势互补、分工3协作的区域型经济合作。根据近年来逐渐呈现区域产业链网络化布局
5、的粤港澳合作,探索一种主要参照“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模式、同时带有部分“自由贸易区”模式特点的合作方式。 (二)推动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的必要性 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客观需求。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及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探索科学发展模式,使其更好地承担起“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 1.粤港澳三地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方面互补性强 伴随着我国政策红利的逐渐消退、产业结构区域化转移和结构性转型,广东原有产业的升
6、级急需大批与科研创新、高级技工及企业专业化管理相关的人才,而港澳则拥有发达的教育研究体系,若能使三地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充分地应用各自人才、教育、信息、产业等要素,竟而使粤港澳成为重要的国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 2.建立粤港澳科技创新区域,把握科技革新机遇 科技的重大突破已经成为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基础,现今,各国在实施经济政策的同时,有意识的调整本国发展战略、推进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并加大对重大科研技术项目的资助,如互联网技术领域、新能源开发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着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粤港澳地区要紧握历史机遇,在粤港澳科技创新区域4设立之初充分考虑未
7、来发展趋势,集中现有优势资源,在特定领域率先突破,引领世界标准制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粤港澳在建立国际一体化区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香港、澳门作为中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设立单独的关税区,通过其自由港的性质,可以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利于实现跨国技术研发合作,并吸引全球资源集聚。同时,可以利用内地产业优势及政策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为创新提供实践基础。 4、深化粤港澳合作,提升自主创新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粤港澳区域化合作的优势,要求粤港澳三地进一步融合自身优势资源,充分实现各自优势资源流转,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并重新分配资源,实现粤港澳三地资源互助性发展。与此同时,
8、通过加速构建政府、市场、企业、人才“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吸引外来资源进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可以预见,实施“四位一体”的粤港澳区域化合作,将使粤港澳三地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集聚中心。 二、粤港澳区域合作区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粤港澳经济正日益加速一体化。现代社会是由法律来治理,并将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形式。只有建立和健全区域法制协调机制,才能消除区域内不同行政区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减少交易成本,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粤港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衔接的问题主要在于:法律协调和经济政策协调。 (一)粤港澳三地隶属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5其经济一
9、体化所面对的情况与其他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不仅涉及“行政区划和利益主体不变、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工”等问题,而且涉及“一国两制”这一关键性问题。总之,我们面对的事实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而粤港澳又是一国之下社会制度不同、法域不同、互不隶属的多个行政区域,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法域下的多个行政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这就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中法制协调的难点和重点。 (二)区域内税收制度改革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用行政代替市场的现象依然严重 广东省在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金融体制,税收体制以及相应监督体制的建设方面上还存在着不足。税收和税源背离不仅会导致地方
10、政府行为发生偏差,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如何做到合理征收税款,避免重复征税等问题的出现成为一体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CEPA 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广东未能在此框架下发挥独特的优势 CEPA 实施以来,粤港澳三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特别是投资便利化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内地人员的进出限制较多,签证手续烦琐。二是广东企业资金进出香港尚未完全放开,企业境外投资审批效率较低。三是行业标准和认证标准的不同成为投资的障碍;四是广东对香港投资的审批手续烦琐,不利于投资的发展。如在服务贸易方面,目前 700 家企业已申请成为“香港服务
11、提6供者” ,但只有 200 家落实执行在内地开展业务,而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内地贸易壁垒问题仍未解决,以及申请营商程序繁复等。 三、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完善 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的粤港澳区域合作,无论是纲要本身,还是作为落实和细化文件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 “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 “创新合作方式”都是极其重要的重要合作理念。这就要求粤港澳的区域合作的机制要从现行的双边协商机制向三边协商机制的转化;要将联席会议机制转变为联席会议与常设机构相结合的机制。为了实现以上的转变,为了促进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种关系的处理。 (一)是中央政府、特区政
12、府与广东省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拥有高度的政治权利,他们与广东之间的有关经贸合作的制度及安排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首肯、协调和支持。从中央政府的层面看,应该允许广东特别是珠三角,让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框架下,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待遇,使其有利于港澳地区和内地的经济发展。 (二)促进资源要素流动与建立政府协调机制 加速经济要素在粤港澳地区的组合,这是粤港澳高层次经济合作的关键。董建华说:“让人、货、资金等各种资源尽量依循经济规律自由流动组合,以达至新的飞跃” 。主要的合作政策与措施包括:逐步放宽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澳门观光、购物、消费政策。 (三)建立粤
13、港澳区域补偿机制 7为切实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应当探索和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补偿机制。特别是在重大专项、产业转移、水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利税分成、区域开发等方面,尤其有必要尽快建立跨区域的重大项目责任共担机制、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形成有助于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的补偿机制。 (四)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在“一国两制”原则下确立粤港澳法律体系的相互支援与保障,加强司法协作,为粤港澳紧密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援与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温宪元.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框架与发展对策.广州:广东社会科学.2005(5). 2陈广汉,等.粤港澳经济关系走向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4、2006. 3李炳康,等.澳门平台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施汉荣,等.全球化大潮中的粤港澳经济区.澳门:澳门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 6宇硕,等.深港科技竞争力比较及合作对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李坤忘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2010. 8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洽谈会组委会编:合作发展共创未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0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编.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图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10张彬,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