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的影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利用福建农村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来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等;但也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受阻等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福建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产物。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变革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对农村社会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有对农业发展不利的一面。 一、农村
2、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1.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查阅福建省统计年鉴,20002010 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4196.37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 2025.59 元,贡献份额达48.27%,而农业收入增加了 1279.42 元,贡献份额仅 30.49%。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2.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入,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纷纷在城镇安家落户,这客观上促进了城镇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增加和
3、建设规模的扩张,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了空间。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3.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一是减少了依靠土地养活的人口对土地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推动了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事实上,随着耕地资源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耕地资源极度匾乏、人均占有量过少、加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的情况下,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
4、使用非常排斥,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很低。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从而突破传统的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方式,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自福建农业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他们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而留守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于是劳动力转出的农村家庭缺乏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一是劳动者年龄结构偏大、劳动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加剧。二是留守的绝大多数是女性劳动者,男女比例不协调。 2.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通过查阅福建省历年的统计年鉴
5、,发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面积从 2001 年的 1625.72 千公顷下降到 2011 年的 1226.79 千公顷,下降了 24.5%。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从 2001 年的 1089.52 千公顷,下降到 2011 年的1001.41 千公顷,下降了 8.1%。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劳动力大幅地减少,土地利用水平逐年下降,出现农地抛荒、耕地锐减的现象。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加剧威胁着福建省的粮食安全。 3.农业技术推广受阻。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相对而言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而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弱残
6、者,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接受科技成果的意识淡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也有限,他们宁愿因循守旧以求稳妥,也不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我国目前大约有 70%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文化素质过低。 参考文献 1邓楚雄.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135 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08, (8):4144 2张思军,吴仁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2, (1):3639 3黄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4张晓辉.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9, (10):6872 5张公信.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状态及成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 (1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