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KB ,
资源ID:182716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271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探讨.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探讨.doc

1、关于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几种水利灌溉抗旱的方法,分析了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抗旱;探讨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只有保障农业建设的有利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动力。在农业发展中,水利灌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措施。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缺乏的形势下,在农业用水方面要合理利用,尽量的节约用水。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

2、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1 几种水利灌溉抗旱的方法 1.1 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穴、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 23 升,每公顷90135 米 3。坐水播种首先应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采用坐水播种的方法

3、可以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坐水播种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水源到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 200 米;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 500 米。一般出苗率可达 95以上,增产 1520。 1.2 地膜穴灌 地膜穴灌是在抗旱坐水播种的基础上进行的。播种后覆上地膜,当作物出苗快顶到地膜时,选择温暖天气,将地膜呈十字形划破。待苗长出地膜后,再把播种坑扩大为灌水孔,即地膜集流穴。灌水时可每孔根据植株大小人工灌少量水,保证作物成活;同时地膜集流穴可以收集天然降雨时降到其它部分膜上的雨水,提高降雨的利用率。地膜穴灌还可先将土地整成沟垄相间的田面,灌水时水流通过放苗孔

4、渗入土中,再通过毛细作用湿润作物根区。 1.3 人工洞灌 春季作物出苗后,如遇较长时间的干旱,就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此时如果其他灌溉措施无法满足或无法到达时,可以进行人工洞灌法抗旱保苗。具体做法是:在幼苗根部附近,用直径 23 厘米的尖头木棒,由地面斜向根部插2030 厘米深的洞穴,然后在洞内灌水 12 升左右,待水渗入后,用干土将洞口封闭,以减少蒸发。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度过早期,免于失收。 1.4 软管扩浇 利用软管输水扩浇简便易行、机动灵活,软管输水灌溉可以爬坡、过沟。投资小,管理方便,适合一家一户个体抗旱灌水,解决零散地块或局部旱田的浇水问题。软管输水灌溉的优点:(1)可有效地减少

5、渗漏、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比土渠输水节水 30左右;(2)输水快、省时,灌水效率高;(3)软管价格低,投资少、见效快;(4)搬动省力,铺设容易,可长可短,伸缩自如,不受地形限制,小坡小坎能爬,沟路林带能穿,用时铺设,灵活自如。软管输水灌溉长度不宜超过 200 米,铺设力求线路短,控制面积大,输水畅通。地势较平坦的灌区,可沿田间道路、林网线路铺设;地形较复杂的灌区,可根据地势选择最佳路线;在老灌区,可沿原有土渠或顺耕作垄铺设。使用软塑管浇地,一般是先远后近,县高后低;灌水过程中采用脱节分段法,浇完一段地,抽掉一节管。为了使用方便,软塑管每节长度可根据地块大小和畦田长短而定。联接方式一般

6、同径管宜采取“揣袖“法套接,即顺水流方向内插搭接1.22 米,不应搭接太少,以防漏水或脱节,搭接处尽量避开管路拐弯段。软管输水扩浇是一项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 2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应用到农业灌溉中的新技术和新型设备推广力度不够,还是局限在经济示范区,只是对经济作物发展快的地方使用,无法形成扩散效应,这是阻碍灌溉节水发展的因素之一。 2.2 我们国家在进行改革之后,对于各个单位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对水利灌溉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在产权方面不够分明,导致在对灌区管理方面比较混乱,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调度不够灵活。 2.3 灌区用户的节水意识较差,在部分灌区中

7、,由于水资源比较充足,在节水方面对于用户并没有形成太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无法调动节水积极性。 2.4 对于灌区的日常养护和维修资金比较紧张,很多的建筑和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致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并且部分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到位,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在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2.5 在有些灌区中,为了急切的使用灌溉技术而盲目的开工,并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勘查,更没有可行性的论证,没有相关的专家给予指导建议,所以很多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技术或者是环境的原因而无法继续。 2.6 部分灌区为了节省成本,所使用的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在养护资金上无法及时的应用的设备上,致使设备无法

8、得到及时的维修,这些现象都影响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不仅没有节省成本,反而因为设备匹配不善,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到工程的发展。 3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对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规划发展方向。而目前在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中,虽然是实施了灌溉工程,但是被节省下来的水源又应用到了扩大灌溉面积上,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节水,没有实现资源型节水,和我国的规划目标不符。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需要我国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并且对农民的经济效益有保证,针对

9、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节水方案,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灌溉。 3.2 合理规划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 3.3 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10、 在我国现行的农业节水制度中,所投入的资金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国家、集体和农民。但是国家在这方面所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对于节水灌溉的发展没有促进的动力,所以大部分自己还是需要从农民处筹集,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在资金上还不够富裕,并且节水意识差,没有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所以投入到节水灌溉中的资金更是有限。为了发展水利节水灌溉,就必须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投资力度,在节水补助方面建立完善的资金制度,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日程,将节水灌溉切实落到实处。 3.4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我国在农业的方向上正在向改造中低产田方向发展,努力使中地产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中低产田实施节水灌溉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详细

11、的勘查,做可行性调查报告,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灌溉方案。 3.5 加强科研和技术改造 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改善我国传统灌溉方式,保持大力兴修水库,水利枢纽、集水工程的基础上,应大力加强科研与技术改造。结合我国各省市地区实际情况,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特设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大力推动我国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必然依托于新材料、新设备的改进。因此在改进以往旧设备、旧材料等方面的同时,积极寻求和自主研发轻质、高强、智能性的绿色环保材料,实现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 (06). 2 杨芬,蔚富生,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1, (03). 3 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11). 4 范晓阳,唐莉.渠道防渗工程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 (27). 5 张秀锦.试论农田节水渠道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0, (1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