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82799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27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简述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简述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doc

1、简述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据据园林自然景观的设计原理,全面概述了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所发挥的功效,并对微地形在设计、施工以及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微地形在园林运用时提供借鉴。 【关键字】微地形;园林景观;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最近几年,景观设计与园林规划、生态环境、工程学、地理学、人文艺术和人文科学等多门学术相互渗透融汇贯通,从而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放眼世界,中国的景观设计在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方面丝毫不逊于国际水准。得益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景观设计不仅把西方现代元素融合其中,更巧妙借助了传统的

2、亭台楼阁和山水园林,创造了越来越多极富灵气的以微地形为设计理念的景观设计作品,为世人所称道。 二、微地形的定义 微地形指的是在景观设计施工之中,匠心独运,以大自然的形态及景观为原型,采用人工模拟的方式设计制作出有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其地面起伏状态对比并不强烈,就象微缩了的自然景观一般。由于微地形占地面积不大,多以巧夺天工的后天改造地形为主,因此,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园林景观绿化、公园绿化及居住绿化中,成为都市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三、 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1、景观结构作用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中其它组成部分的载体,为其它各个组成如植被、水体、构筑物等的存在提供依附的平台,因此,它在景观

3、设计的各个要素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地形就如同房屋的框架一般,没有地形,其他各种景观元素就失去了容身之所;缺少合乎理想的地形景观,其他景观设计元素就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在地形的依托下,景观中的其它轴线、功能划分、交通线路等才有可能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园林景观视线的控制,微地形可以生成异彩纷呈的空间形态。比如,视野开阔地形起伏不大的微地形能生成开放的空间景观;山坡、山陵及水体能生成半包围或封闭的空间景观。这种千姿百态的微地形变化,能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空间视觉效果。微地形给人们提供了幽静的休憩场所,再加上植被使平原与山坡互相融合,让整个空间景观既互有联系彼此相对独立。 2、空间构成作用 城市空间高楼林

4、立,对此,一种建筑之感和压抑之感油然而生。微地形景观行业的兴盛,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受到的这种压抑。就象计成轩“园说”中所言: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由此可见,如今的都市限制了园林景观的存在。微地形的广泛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 3、美学作用 微地形在景观设计应用中发挥的美学作用也显而易见。微地形可以轻易地模仿出自然的景观,足以与天然的景观媲美。如林间的高低起伏的山坡,点缀着奇花异草的平地以及遍布树木的深谷等等。中国的大部分古典园林都是依据地形地貌,用“师法自然,融入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园林规划的,比如我国四大古典名

5、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和拙政园等等。他们对微小地形的高低起伏变换善加利用,依山傍水,小中见大,对空间进行巧妙布局,从而营造出让人流连忘返耐人寻味的自然意境。 4、造景作用 在景观设计中,微地形还具有无可替代的造景作用。微地形能作为衬托出主景的景物背景,也能在加强景观深度,丰富景观层次方面发挥作用,使园林景点主次分明一目了然。由于微地形具备以下自然特征:起伏不平的山坡、视野开阔的草地、水面以及层峦叠嶂的山陵等等,因其本身就是景观,而且地形地貌的高低起伏为绿化植被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很好地避免了植物种植的单一和单薄的缺陷,使林木、灌木、地被各种植物各有其发展空间,取得了相

6、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5、工程与辅助工程作用 微地形的运用,对景区内的排水、防止地面积涝以及增加城市绿地率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在我国雨水量比较充沛的南方地区,微地形的高低起伏形态可以帮助排放雨水。有研究表明,在一块面积为五平方米的平面绿地上可种植树木 2-3 棵,而设计成高低起伏的微地形后,树木的种植量可增加到 4-5 棵,绿地率增加了 30%以上。 四、微地形的处理方法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园林中自然的形态特征 突兀的山石,高低起伏不平的山丘,或是一个缀以花木石峰的亭院,都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欣赏价值,彰显它的自然意趣与古朴之美。园林景观中的一个山陵或山丘就可能起到遮风、屏障或增

7、加层次感的功用,它还能够为设计中将要营造的某一视觉焦点提供富有层次感的背景。当创造园林微地形景观的时候,必须大胆设计规划小心认真操作,以免把人工斧凿之痕显露出来。随便一种规模的微地形就象一个自然中残存的土堆,创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微地形往往是最费神费力的。所以,微地形的边缘地带应该随时呈现出起伏波动的状态,以模拟自然中的典型特征为要。持续不断的统一,一成不变的斜坡会让人感觉得缺少变化。所以要尽可能地使整个园林景观内的地形有高低起伏变化,使之成为周边典型地形特征的延伸。避免把浑圆地貌的微地形运用于山地或亚利桑那沙漠地区,不然就会给人以很不协调的感觉。 2、对地质环境综合考虑 当进行一个微地形或一系列

8、微地形设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到要使用的土方来源,还要把该区域的排水问题考虑周详。在一处新建的园林空间里,可以对那些将被运出场外的残土进行善加利用,也可以在建筑地基下挖提供的大量残土。不然,如果微地形的修建全部需要通过填方来完成,那就要付出运输大量的地表土的代价。其次,如果微地形的位置选址不对,堤坝对水的排放就会形成限制。而地表水是必须被排放到区域之外的。有时候,在构造微地形时,也可以采用挖沟排水的方式平衡部分填挖方量。 3、微地形的改造 进行微地形的改造时,不但要进行对微地形的表面规划,还必须把它的维护问题考虑周详。它的最大坡度由创造微地形所使用的土壤安息角所决定,但在某些地方最好不要高于安息

9、角,特别是针对需要进行地貌改造的微地形。为了使改造施工简便并且具有安全性,在小范围内,为营造特殊效果可适当陡一点,但坡度一定不得超过 1:3(30%) 。 4、植物的生长环境 营造高低起伏地形,可以让植物呈现多元化形态,增加自然景观的视觉效果。不过,微地形可以改变区域内的小气候,比如一个相当规模的丘陵,土壤如果位于南坡和西坡,会在春季较快升温,在秋季保持温度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与此同时,位于东坡和北坡的生长期要相对要短一些。就算一个仅只四至五英尺高的微地形,阴坡的草也会比阳坡的草晚绿一至两周。所以,我们在选择微地形上的植物时,要考虑小气候对植物的影响因素。假如忽略了这些小气候的影响因素,在植物种

10、植地点的选择上发生偏差,将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五、结束语 在景观设计运用中,微地形越来越多地成为不可替代的营造技巧。通过对微地形的适当调理,丰富多姿的园林景观的层次和空间得以再现;通过植物的高低起伏和对应光线的明暗变化,可以使狭窄的空间范围呈现出开阔并富有层次的空间形态。因为微地形的塑造常常是以山陵等自然形态为主体,这就使得人文环境与大自然有机交融,让人类亲近自然的心愿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计成(原著) ,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姚承组原著.营造法原(张至刚增编).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陈从周.中国园林.第一版.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 4吴为廉.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第一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5吴为廉,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6张文英、石金城,园林景观设计实录.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