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50KB ,
资源ID:185034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503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纵向裂缝处理技术在山东黄河大堤中的试验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纵向裂缝处理技术在山东黄河大堤中的试验研究.doc

1、纵向裂缝处理技术在山东黄河大堤中的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东明黄河大堤由于背河侧放淤土体施工产生纵向裂缝的危害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对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并对处理措施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的成果对堤防纵向裂缝处理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堤防 裂缝 处理 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C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东明黄河大堤裂缝的产生 目前,黄河大堤的加固多采用放淤固堤措施。放淤固堤是将含沙量大的或经过人工冲吸的高含沙量的黄河水,引到堤防背河一侧,使泥沙沉淀下来形成淤背体,并对淤背体进行包边盖顶,使之符合环保要求的工程措施。 东明黄河大堤全长 61.135km(大堤桩号 156+05

2、0-217+968) ,放淤固堤的淤背体标准是顶宽 80100m,淤背体高度为 8m。桩号 156+050-182+650 堤段放淤固堤工程在 2004 年 9 月开工,2005 年 5 月完成。在放淤固堤之前,此堤段的堤防道路已于 2004 年 9 月完成。2004 年 11 月中旬,桩号 180+930-181+050 堤段背河淤高 3m 时(淤背体施工速率为平均每月淤高 1.2m) ,堤顶路缘石与路面接缝处开始出现裂缝,宽度为 0.52.0cm、深度为 0.21.5m。随着放淤高度的增加,裂缝为断加宽加深,并向两端延伸,特别是桩号 167+290-176+200、181+850-182+

3、600 堤段,裂缝发展较为严重。2005 年 8 月初,对桩号 156+050-217+968 堤段的堤顶裂缝进行了统计,共发现裂缝约 180 条,裂缝长度总计约 71960m,裂缝最大宽度 40cm、最大深度 7m。大堤裂缝全部为纵向裂缝。近似呈直线展布,基本与大堤走向一致,多位于背河堤肩路缘石处和路面中部,个别堤段临河堤肩也现出裂缝。 2、纵向裂缝对大堤的危害 a、黄河大堤堤身纵向裂缝,造成堤身质量降低。在雨季或汛期洪水渗入堤防内部,使堤防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堤防边坡的稳定性变差,严重时会造成堤坡坍塌。 作者简介:张兴鹏(1969- ),男,山东济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公路工

4、程的勘察和检测工作。 李方才(1963- ),男,山东济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公路工程的勘察和检测工作。 b、黄河大堤堤身纵向裂缝是堤坡稳定性的隐患,堤坡会沿裂缝处滑运。在不同设计条件下,对东明黄河大堤临河坡进行了堤坡滑支稳定核算,纵向裂缝使堤坡滑动安全系数降低 17.3%-18.3%,对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东明大堤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并利用饱和一非饱和渗流、渗流与应力耦合、湿化变形、有限单元分析等理论与方法,揭示出东明黄河大堤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如下: a、由于淤背施工,淤背体重量对堤向堤基本产生了较大的荷载,淤背施工速率小,堤身的倾度值、拉应变值也小,堤身

5、产生裂缝的范围也相对较小;反之,产生裂缝的范围也会扩大。东明黄河大堤部分堤段淤背施工速率过大是导致了大堤纵向裂缝的产生的主要原因。 b、淤背体存水入渗至堤身,导致堤身土体发生湿化变形,恶化了堤身的应力状态,促进了裂缝的产生的扩展。 c、东明黄河大堤部分堤段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在背河堤肩备足淤背体的包边盖顶土方,备土高度 3-4.5m。备土啬 了附加荷载,加大了堤身的变形,加剧了堤身裂缝的产生的发展。 4、大堤裂缝处理措施 根据堤身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裂缝的宽度和黄河堤防病害处理施工的经验,堤防裂缝处理方法主要有开挖回填法和压力灌浆法。 开挖回填法是探明裂缝深度,将裂缝全部挖除,然后回填压实。开挖

6、回填法可以较为彻底地解决裂缝影响。但开挖回填工作量大,投资大,施工时阻断堤防交通,破坏已建成的堤防道路。 压力灌浆法是对于缝宽较大(缝宽大于 3cm) 、较深的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充填,再沿缝开挖成槽(宽 1m、深 35cm) ,回填压实,最后恢复堤防道路;对缝宽较小(缝宽不大于 3cm)的裂缝,压力灌浆充填后再用沥青抹缝。此方法的优点是仅对裂缝部位局部开挖成槽,大堤不需大面积开挖,工程造价较小,施工方便。 经综合分析,东明黄河大堤裂缝处理采用压力灌浆的加固措施。 5、东明黄河大堤裂缝压力灌浆试验研究 为保证裂缝处理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并对大面积处理裂缝的实施取得压力灌浆参数和确定压力灌浆

7、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等,2006 年 3 月 29 日-6 月 6 日,选择 181+850-182+650 堤段进行了压力灌浆试验研究。同时,对不同灌浆阶段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槽法及取样试验对灌浆整体效果进行了对比检测,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a、灌浆时间宜选择在汛前或汛后,以加快浆液固结,保证黄河堤防防洪安全。复灌时间间隔短,不利于浆液充分固结凝结,复灌时间间隔延长,原则上要求浆液固结收缩基本完成后进行复灌,至少为 7 天,复灌次数宜为 3 次。可在汛前完成首灌及复灌 2 次,汛后再进行 1 次复灌。b、灌浆材料。一般结合堤身土质特性选择适宜的土料。宜选择分菜性好、易于造浆、土料收缩

8、性小的土料,禁用腐殖土。东明堤防填筑土的粘粒含量一般不超过 13%,依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 ,结合黄河下游多年的压力灌浆经验,压力灌浆试验选用的两处土料粘粒含量分别为 11.8%和 13.8%,粉粒含量分别为 81.3%和 73.8%,制成的浆液具用稳定性强、析水性较低、固结凝固快等特性。通过灌浆效果检查,大堤裂缝充填较好,浆脉与堤身结合良好。因此东明大堤裂缝灌浆土料可采用粉质壤土,宽缝及窄缝可采用一控制指标,即按粘粒含量 10%-15%,粉粒含量 70%-80%,有机质含量小于 2%控制。 c、灌液的主要指标是浆液的容重,浆液容重大,泥浆浓度大,充填裂缝快,凝结后收缩小,由于是低压灌浆,首

9、灌时宽缝灌浆宜采用浓度大、干缩性小的泥浆;窄缝灌浆宜采用浓度较小、流动性较大的泥浆。通过灌浆试验和灌浆后开槽检查,宽缝首灌采用 1.501.60Tm3 的浆液,复灌采用 1.5-1.6m3 的浆液;灌浆效果良好,裂缝浆脉充填密实,凝结速度较快,无干缩现象。 d、东明大堤裂缝压力灌浆试验是根据大堤纵向裂缝的特点,沿裂缝位置布置灌浆孔,裂缝表层进行了粘土充填,作为灌浆盖重,选择了低压灌浆。宽缝首灌压力控制在 00.04MPa,最后压力达到 0.06MPa,复灌压力采用 0.04-0.06MPa,最大压力不超过 0.08MPa;窄缝首灌压力采用 0.040.06MPa,复灌压力采用 0.040.07

10、MPa,最大压力不超过0.08MPa。通过灌浆效果检查,此灌浆压力达到了裂 3 缝充填密实效果,满足裂缝处理要求。 e、东明大堤裂缝的处理可沿裂缝布设一排灌浆孔,灌浆造孔及施工须按两序进行,待 I 序孔钻灌完成后,再进行 II 序孔钻灌,压力灌浆孔径为 40mm,灌浆孔深大于裂缝深度 1.0m。宽缝首灌时发现孔距在2.0m、2.5m 时有串浆显现,因此宽缝首灌采用孔距 3m;宽缝首灌后裂缝中有一定的充填物,裂缝相对减小为小的缝隙,为保证灌浆效果,宽缝复灌时孔距可适当减小;而窄缝首灌和复灌时采用孔距 1.5 时无串浆现象,灌浆效果良好,因此,窄缝灌浆采用孔距 1.5m。 f、灌浆试验进行了探糟检

11、查、取样试验和高密度电法检测,从灌浆前后的高密度电阻率色谱图对比可知,整体灌浆效果较好;探槽开挖结果显示,所有裂缝均由堤顶向下变窄尖灭;从土工试验成果看,因为浆液没有达到完全固凝固,浆脉与堤身结合处理垂直及水平所取试样均较提身两侧试样含水率大,干密度小,压缩系数较大,但浆脉与堤身结合处的渗透系数与两侧堤身并无大的差别,浆脉与堤身结合较好。浆脉处或浆脉与堤身结合处的抗剪强度与两侧堤身相差不大,例如桩号 182+630处的土样,浆脉处的内摩擦角为 15.80、粘聚力为 28.5KPa,浆脉与堤身结合处的内磨擦角为 150,粘聚力为 28.6KPa,而两侧堤身土垢内磨擦为16.90、粘聚力为 23.3KPa,基本相近,由此可见,采用压力灌浆法处理裂缝后可使大堤的抗滑安全系数提高,与裂缝产生前的抗滑安全系数相接近,因此,应用压力灌浆法解决东明堤防裂缝问题技术上是可行的。 g、试验须如果采用大堤裂缝开挖回填方案需投资 130.12 万元,而压力灌浆方案投资 39.99 万元,比开挖方案减少 90.13 万元。因此,应用压力灌浆技术解决东明堤防裂缝是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