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城市”水体规划设计本文以“智慧城市”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城市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新一代自动化与智能化科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优化配置各方面资源,在城市景观,环境改造,防洪排涝等方面对开封市新城区进行整体智慧规划。 智慧城市城市景观环境改造 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在智慧城市的几个主要内涵中,智慧技术和智慧设施分别是技术和设施的基础,包括但不限
2、于通常的电信、通讯、网络、市政、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接收、处理、分析来自各类智能设施产生的实时数据的计算机和数据分析中心,大数据分享平台等等。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化发展较为良好,然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水体工程,作为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智慧城市发展中规划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 开封是闻名中外的中华七朝古都,北方水城,五湖(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西北湖、金明池湖)六河绕汴京,汴西新区欲打造新区北方水城新景观,位于汴西新区的汴西湖乘势而起。总投资 2 亿元。开封汴西湖周边生态景观是同济大学设计规划而成的,规划是科学和高起点的,汴西湖是由西干渠引黄充水,为农业灌溉、市区
3、工业用水及河湖补水提供新水源。可新增引黄灌溉面积近 30 万亩,向市区供水量为每年 3000 万立方米,还将为开封新区的“众意湖”提供水源,对改善开封生态、宜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透彻的感知 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在本案例中,通过对开封汴西湖实时监控植物密度、生物群落等各类生物指标和 BOD、COD 等化学监测数据以及开封市气象局、
4、水利局的监测数据进行感知,对所得数据融合、分析、处理取得对汴西湖的现状。 二、宽带泛在的互联网 宽带泛在的宽带泛在的互联网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智能融合的应用 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 ,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 。通过对汴西湖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干旱
5、,防洪排汛,水系修复,绿植绿化,物种多样性等反面做出及时的反应,尤其开封这座饱受黄河决堤危害的城市,智慧汴西湖体系无疑会针对开封市呈现出降雨季节性分布不均、极端暴雨峰值量较大等特点做出快速反应,提升城市规划中防洪和排渍的能力。利用智慧汴西湖体系水库、湖、塘、沟渠调蓄洪水,采取排、泄、蓄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够较好地起到削峰作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出调控指令,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汴西湖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
6、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 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智慧城市对汴西湖建设必要性的论证 汴西湖位于开封新区,是衔接新老城区的景观带,是由西干渠引黄充水,为农业灌溉、市区工业用水及河湖补水提供新水源。市区供水量为每年 3000 万立方米,对改善开封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下,城市的建设与生态保护是离不开的,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建立起来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
7、环境,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知识社会创新的高级信息化形态的宜居城市。汴西湖若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下,通过对新一代技术的运用,势必会对汴西湖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封的分水系修复起着重大作用。在智慧城市的影响下,政府可以及时对汴西湖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决策,这对于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封市智慧城市生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开封市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着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宁.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2013. 2周琪.智慧城市的功能与实现.2015. 3李德仁,姚远,邵振锋.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2012. 4徐国强.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探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