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摘要:畜产品是人类餐桌必不可少的肉类食品,也是生活的必须品。近年来,由于畜产品多次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因此,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预防措施,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畜产产品安全隐患更是无处不在,搞好畜产品生产和监管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一)大部分养殖场不符合行业标准,动物疫病频繁发生 养殖环节不规范、畜禽养殖环境差,畜牧业生产投入品使用混乱。存在使用抗生素、非法使用违禁药、购买廉价饲料等现象。但由于畜
2、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较多,布局分散,降低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监控。另外,由于中小型养殖场条件及养殖技术有限,同时,免疫项目不全面,只对部分动物疾病只能实施强制免疫,不注重其他动物疫病的免疫,加上一些养殖户免疫程序不合理,不针对当地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又不逃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检,导致免疫抗体检测无法开展。往往会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畜产品加工过程种存在污染 畜产品在加、运输、销售环节由于卫生条件不合标准,操作不合规范导致的污染也非常严重,目前,我国县城和乡镇屠宰加工场中,绝大多数属于半机械化生产,有的屠宰场还采用传统手工操作,卫生条件无法达到规定标准,技术进一步加重
3、了畜新产品被污染的程度,加工过程产生的血污水与畜产品不能实现分离,使畜禽肉品安全和卫生也难以保证。这也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隐患。同时,由于政府监管部门力度不够彻底,对畜禽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加工条件、从业资格和卫生防疫没有严格的限制,为部分畜产品污染留下漏洞。 (三)检疫监管不严 1.检疫人员业务技能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当前,兽医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非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中又缺乏培训,产地检疫只是例行检查,无法做到常规检查,屠宰检疫时不动刀,不按检疫操作程序实施检疫,更没有采用化验室方面的检验。还有一部分检疫人员只收费,不检疫就出证,致使检疫工作形同虚设。
4、2.检疫工具缺乏,相关设备陈旧。目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由于检疫经费不足,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工具缺乏,只有简单的刀、钩、棒、体温计等初始工具,没有实验室检测没备,检疫准确性不高。 二、预防与措施 (一)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制作宣传版面、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相关法规,增强厂大人民群众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加强饲养、加工环节监控 l.加强对畜禽生产企业堆积的监控。要求饲养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要符合行业规范,对不良操作,控制危害点,进行整理、整顿,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从原料源头开始对生产环节进行监控,不符合标
5、准的产品杜绝出厂,对饲养场所要做到及时清洁、清扫。多种规范事例运用,通过 IS0 质量管理体系来作为推广平台,利用 5S 的生产现场管理,使各馒头、加工环节达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大对散养户饲养来源、生产条件和动物免疫控制。要依靠基层站点,增加对散养畜禽的免疫服务,控制疫病传染,加强对圈舍卫生的和检查,加大力度预防病害,指导养殖户科学地饲养,用药、减少兽药残留。 (三)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 有计划地全面开展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疾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同时要根据实地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免疫注射工作,加强疫病检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
6、治疗、早处置” ,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 (四)加强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强化检验检测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在现有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达到食品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完善,内容方法全面。对病源微生物和芗残留及时进行检测,对畜产品的饮料、兽药等投入品努力实现全覆盖质量监督,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提高监测频次和密度,定点、定时开展残留检测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果断处理。 (五)建立有效机制,落实措施,实行多部门齐抓共管 畜产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重要工作,要注重在健全制度,落实措施上下功夫。针对畜产品安全工作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的问题,各地区应对畜牧兽医局涉及畜产品安全的科室,进一步明确职能,建立有效机制。按照部门分工,切实担负起各自的工作职责,把内容与责任细化,实行分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