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金融扶贫创新实践2016 年,甘肃省将在 2015 年减少贫困人口 100 万的基础上,完成再减贫 100 万贫困人口的目标任务。 据介绍,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4.8%,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2 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由 40.5%下降到 15%。截至 2015 年 12 月 18 日,甘肃省 400 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已发放 215.8 亿元,惠及 45 万户,并实现了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对贫困村和藏区有贫困人口行政村的全覆盖,2016 年将覆盖所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 对于这种变化,相关人士表示得益于金融支持扶贫开发
2、。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将以往各地区和各金融机构扶贫“单打独斗”的做法,改变为跨片区联动、各金融机构各展所长又优势互补“混合打”的做法,将各方力量聚合起来寻求重点突破。 案例一:静宁县“四融”平台实现“四赢” 案例背景 静宁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中部干旱县。目前,静宁苹果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果园面积达到 101.2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68.6%,果品总产量达到 60 万吨,产值 2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产业收益 3200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6%,全县有 14.8 万人依靠发展苹果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主要做法 农行静宁支行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探
3、索“果农+果商+农行惠农服务点” “政府+农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的服务“三农”新模式,全力推进静宁县的扶贫工作。 该地推行了融通、融资、融智、融商于一体的“金穗 e 融”系统。业务推广前期,农行静宁支行成立了仁大、李店两个营销推进团队,印制“金穗 e 融”宣传折页 5000 份,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反复上门宣传讲解,手把手的培训辅导,使广大果农和果商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农行“金穗 e 融”系统对交易带来的方便、快捷和实惠,为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和机具使用量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服务点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调查摸底、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该行前期在苹果丰产乡镇李店镇、治平乡、仁大乡布放终端机具 6
4、 台,先后在苹果集中收购点举办培训班 6 场(次) ,乡镇驻村干部、果品经销商、代理商、企业负责人、果农等 260 多人参加了培训,有效激发了果农、果品经销商的网上交易热情。该行还申请省市分行开辟“绿色”通道,仅用 5 天时间,分别授信常津、庆源两户果品龙头企业 2800 万元和2000 万元,成功开办跨境“参融通”业务 4800 万元。 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农行静宁县支行积极与供电公司、通讯公司、保险公司签订代理服务协议,进一步铺平了“惠农通”服务点代收费项目的交易通道,目前已代收电费 3267 户,金额 52.3 万元;代收话费1640 笔,金额 65.5 万元。 实施效果 借助“四融”平台
5、,农民不仅能及时了解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信息,而且可以办理交电费、通讯费、为学生转账汇款、农产品交易等业务,解决了农民了解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的盲目性。同时,农民可随时了解劳务信息,有了农闲时外出务工的行动方向,提升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和途径。 该行以此为渠道,发挥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刷卡结算扩大线上业务交易量。日前共建成“惠农通”服务点 336 个,布放转账电话 276 部、“万村千乡”农家店(POS)60 部,实现了全县 24 个乡镇、333 个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代收话费、小额存取款、转账交易金额 7340 万元。目前已累计注册用户 3470 户,成功发布交易信息 2816 条,
6、累计发生线上交易 1130 笔,交易金额 2.11 亿元。 农业银行静宁县支行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开发“三农” “金穗 e 融”服务平台,这一模式试运行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取得了农民、企业、政府、银行四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案例二:“双业贷款”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案例背景 自全省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邮储行甘肃省分行紧紧围绕省委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部署成立了双联行动领导机构,行领导和双联干部组成调研工作组多次进驻联系点甘南碌曲县唐科村,走进草原深处,和当地政府领导、驻村干部以及牧民群众一起共商帮扶大计。结合碌曲县唐科村自然条件和自身金融行业特点,围绕如何让群众
7、早日脱贫,积极开展精准户的入户对接、扶贫项目调研开发等工作,经过该行党委和双联工作人员深入唐科村对帮扶需求的反复论证,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唐科村牧民摆脱贫困的发展之路。 主要做法 为使唐科村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提高当地群众牛羊产出能力,增加牧民经济收入,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使牧民早日过上好日子,邮储行甘肃省分行做出了许多努力。一是购买了 10 头犏雌牛、30 头牦雌牛捐赠给唐科村 40 户贫困户,先从“输血”帮起,为贫困无畜户解决家庭养殖问题。二是根据全省邮储行联系点气候、植被、不同地貌的差异性,开发不同的贷款扶持产品,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该行针对甘南碌曲地区高寒(海拔 3200 米)纯牧区
8、植被霜期长、生长期短的实际情况,决定在高原牧区着力开发“草食畜牧业”贷款产品,以“草食畜牧业”贷款扶持牧民家庭养殖、畜产品交易等带动牧区产业发展,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在农耕地区,以开发“塑料大棚种植”贷款产品为主攻方向,持续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2013 年 8 月份该行“双业”贷款面向全省 58 个贫困县逐步推开,不断扩大投放范围。2014 年 7月 11 日,邮储行甘肃省分行在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草原举办了“邮储行甘肃省分行贷款发放、牦雌牛捐赠仪式” ,决定把“草食畜牧业”贷款引入唐科村贫困户进行试点,然后在甘南州其他贫困县进行投放,并争取政府贴息,最终确定以“双业”贷款模式扶
9、持贫困户开发项目,为牧民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畜产品交易等新型畜牧业提供贷款帮扶,为广大农户塑料大棚种植业提供资金帮助,从而撬动整个贫困地区发展。 实施效果 “草食畜牧业”贷款在唐科村成功开发后,目前已为唐科村 148 户牧民发放该类贷款 1183 万元,占全村 201 户的 73.63%,基本解决了唐科村畜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该行推出的“双业”贷款很受群众欢迎。“双业”贷款为农牧民、个体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加快了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仅仅从甘南碌曲县拉仁关乡统计反馈的数据看,就“草食畜牧业”贷款扶持这一项,唐科村 2012 年至 2014 年底牧民纯收入就从 3115 元增加到
10、 5600 元,三年纯收入增幅达到了79%。2014 年底,唐科村在该行倾力帮扶下已实现整村脱贫,该行双联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该行零售信贷部去年 10 月份数据统计,该行全省“双业”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从 2013 年的 5 个亿,已发展到现在的 36 个亿, “双业”贷款规模增长了 7.2 倍,全省收益户数达到了 4.34 万户。 案例三:“金果”养殖模式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增收 案例背景 临夏县南塬乡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产基础薄弱,传统种植业难以满足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发展畜牧养殖业就成为唯一现实选择。但散户养殖受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等因素制约,加之受市场中间商利益
11、排挤,养殖收益难以得到保障。2011 年,该乡由致富带头人牵头,组织养殖大户成立了金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良种羊繁育和肉羊育肥,自身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逐步提升,同时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 主要做法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金果合作社建立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给予大力支持。2012 年发放贷款 200 万元,2013 年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后发放牛羊蔬菜贷款300 万元,享受财政贴息,减轻利息负担,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积极跟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将金融服务融入信贷支持之中,充分利用贷款客户较多、从事行业各异、分布区域面广、通
12、过贷后检查与各类客户沟通充分、信息灵通的专业优势,及时收集市场信息,从金融角度分析判断后及时向合作社反馈,有效弥补合作社生产经营局限于一隅的信息短板,为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开拓销售市场等提供了信息支持。积极开展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对国家和省州政府及各行业管理部门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及时进行宣传讲解,帮助合作社充分运用优惠政策做大做强。加大财务辅导力度,帮助合作社根据会计法和各种财务结算制度要求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促进经营规范化,为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三)构建支持农户发展合作机制。农村信用社通过农户评级授信工作,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农户生产经营、家庭收入、财产及债务、个人品行
13、等基础信息,建立规范的农户资信档案,确定信用农户授信限额,全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农户养殖资金不足的困难。探索引入“合作社+农户”的担保方式,对确有发展潜力但缺少抵押品的农户由合作社担保发放小额贷款,密切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联结,降低贷款风险,形成了信用社、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认真执行利用支农再贷款发放涉农贷款利率加点幅度不得超过 5 个百分点的政策规定,切实做到让利于民。目前,农村信用社向与合作社有业务合作关系的近百户农户发放贷款 380 万元,用于在合作社入股或发展散户养殖,提高了支农信贷资金使用效益。 实施效果 2014 年,金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出栏肉羊
14、4 万余只,基础母羊存栏达 1.2 万只,销售收入 4500 万元,净利润达 1500 万元。目前,该社社员达 250 多人,成立以来分红总额达到 1350 万元,分红比例连年保持在 20%左右。与该社签订用工合同、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民近 60 人,人均年收入 3 万元左右。 案例四:“银行+企业+农户”=“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模式 案例背景 通渭县是定西市下辖的一个纯农业县,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抗灾能力较差,农民自有资金不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不具备。同时,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农户发展经营举步维艰。 主要做法 精准扶贫工作大幕拉开后,为了更好地推
15、进精准扶贫工作,甘肃银行在通渭县确定了“银行+企业+农户”模式,通过优选当地实力强、诚信度高、有帮扶带动能力和意愿的涉农企业作为精准扶贫帮扶企业。这些企业共有的特点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营业务,农民可以用精准扶贫贷款发展养殖和种植业,帮扶企业负责收购,或者将精准扶贫贷款直接投资,帮扶企业在年终付给农户约 7%的“投资收益” 。 实施效果 甘肃银行借助“银行+企业+农户”模式,努力打造的贫困户致富“财富管理公司”立足实际带动效果明显,解决了贫困户没有致富产业、没有启动资金的难题,打通了贫困户缺乏资金难以有效脱贫的瓶颈。该行在通渭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利用帮扶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广阔的市场等资源,不仅
16、解决了散小农户经营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还把帮扶企业打造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该行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扶贫模式受到了地方贫困户的普遍欢迎。截至 10 月 31 日,该行在通渭县已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4.99 亿元,其中有 13 家帮扶企业正在带领 1000 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案例五:“善融商务”为精准扶贫插上“金翅膀” 案例背景 定西自古以来就以“千年药乡” “中国薯都”著称,是全国道地药材和优质马铃薯的重要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定西市坚持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围绕打造“千年药乡” “中国薯都”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开发层次。许多贫困户
17、通过药材、马铃薯产业脱贫致富,可是,仍然有贫困户因为资金的原因不能走上致富之路。资金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 主要做法 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对甘肃地区精准扶贫项目全力支持,对精准扶贫企业推荐入驻善融商务平台,对已入驻商户提供以下支持措施: 一是广泛的商机服务。为买卖双方提供全面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包括供求信息、企业商铺、资讯、推荐信息展示,买方、卖方信息搜索、订单管理、支付结算、物流管理、交易评价、投诉举报等全流程服务。二是强大的品牌宣传。对入驻善融商务的企业,提供商品展示和品牌宣传的机会。依托建行众多网点、自助银行、电子银行、互联网站等渠道以及营销人员的支持,帮助企业快速提升知名度。三
18、是独有的融资服务。支持入驻善融商务的企业申请办理各类银行贷款服务,包括助保贷、网银循环贷、小额贷、信用贷、善融贷、善融 e 贷等小企业贷款,以及专门为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四是为企业提供网上银行、融资支付等多种方式的支付结算服务,实现建行间及与他行间的支付结算。五是资金托管与结算服务。按买卖双方协议对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资金进行冻结,待付款人确认后,将交易资金划转收款人账户,为交易双方提供基于银行信用的第三方资金托管,保障交易资金安全,维护买卖双方权益。六是完善的售后服务。依托建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员工,以及 24 小时客户服务热线为入驻善融商务的企业提供售后服务。 实施效果 建设银行已成熟的“电子银行善融商务平台” ,结合当地区域特点,政银企紧密配合,引导帮助企业入驻电商平台,为当地企业开展产品线下订货、线上交易及推介活动,大幅提升了定西农特产品网上交易额。通过引导定西农特产品采购商与供应商通过线上进行交易,培养商户和采购商的线上交易习惯,增强商户和采购商对平台的粘性,明显提升了定西农特产品的交易额。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