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与保障摘要: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提出,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这不仅是适应社会形势的举措,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但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主要包括师资保障、资金保障及社会大环境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1001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或者是相对稳定和保守的民族心理,教育倾向于“学而优则仕”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一份体面而又稳定的工作,学生习惯了常规,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和动力,创业尚未成为学生自己的一
2、种择业和成才之路,但事实上,今日的大学生已非昔日的“天之娇子” ,经济下行带来就业难的严峻现实,也需要他们转变观念,实现自主创业。但创业本身又大有学问,决非单凭青年大学生的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来指导和操练。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不仅适应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形势发展,还可以创业促就业,缓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创业课程建设,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缺乏理论基础及必要保障机制等问题。 1 理论基础 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顶层构架,是形而上的“道”的层面。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等都是理论基础和理念在具体层面上的运用和落实,是基
3、本的、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1.1 哲学基础 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更好的改造世界,使之更适合生存和生活。认识的价值追求在于把握认识客体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内核,并对其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真理。但最终是为了实践本身。就真理而言,列宁指出:“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 ”因此,真理是对认识客体诸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也具有满足认识主体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具有价值属性。马克思哲学理论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认识的最终是为了实践本身。 规律是客观的,对规律的探究和认
4、识形成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在不断的演进中进行着自身存在形态的完善改造,其存在形态完善与改造的成果,又在科学演进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反映到社会中,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到教育上,便可能是一类新学科的产生。世界是可知的,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把握利用规律,形成新的实践,进而充实和完善认识。 创业教育让学生把学生的知识从狭隘的理论中解放和解脱,化成灵动的实际。但是创业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单凭创业者的一腔热情就可以成功的,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和实际的经验作为后盾。养成学生系统的整和自己的全息意识、形成认知能力和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也有必要性。 1.2 社会学
5、基础 在关于社会内部系统的理论中,涂尔干、斯宾塞等人将社会视作如同生物体一样的有机体。这种建立在庸俗进化伦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学理论有其局限性,但它所阐释的“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却有其进步意义。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在该系统中,各要素的活动不可避免地相互联系,这种关联和互动是社会内部活动的基本特征,社会正是在这种关联和互动中才能实现进步和演进。因此,各要素不可能独立存在,而应当且必须在其它要素的协同下才能获得自下而上的空间,譬如学校教育活动与社会其它活动间就始终存在着互动关系。那么,对社会及其各要素的认识和改造同样也不能依赖于单一的视角、单一方式和单一的手段。创业是艰难的,非单纯的,它对学生能力
6、有一种综合性的、全面的要求。要求学生综合的、全新的、联系的考虑各种因素。 2 保障机制 2.1 资金保障 没有资金保障,再好的创业教育蓝图也只是空谈。高校要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至关重要。而创业教育的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它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课程开发、实践活动、教师培养等方面都需大量资金做保障。否则,创业教育课程就会陷入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的恶性循环中去。目前,因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及相应的实践条件和环境,我国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课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教室里。此外,经费过少,势必导致创业教育理论远远多于实践,更没有条件聘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来校讲学。 要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必须加
7、大资金投入,给该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多的创业实习经费,避免闭门造车专注于空洞理论。充足的资金保障,还可聘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及校外专家,从根本上改善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不强、创业教育目标难达到的问题。 2.2 师资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从国内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情况来看,都十分重视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说,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做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应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建立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专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的教师、商院经管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及学校有创业经历的教师。其次,鼓励教师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再次,创
8、业教育师资的构成应多元化,可吸收成功创业者兼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包括企业家、各行各业专家及孵化器的管理专家等。最后,高校还应通过开展创业实践培训,使教师们及时了解创业教育前沿动态、体验创业的经历。 2.3 环境保障 良好的创业环境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阿特巴赫曾说,大学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机构,而是一个拥有一定自主权的各种团体组成的社会。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顺利与否,离不开以下几因素:首先是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对创业的认识。目前正是一个大好形势,全国上下都在提“创新创业” 、 “众创空间”等口号。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在此过程中,除了政府组织要创建宽松的创业环境
9、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也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咨询、融资筹款,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建议、补充师资,以此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高校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有能力的企业也要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帮助,让企业家“进校园” ,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让老师学生“进企业” ,使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问题,高校自身要有所作为:要成立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领导机构,并以经管等院系为依托,成立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心,聘请经验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专家来指导,保证创业教育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9. 2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人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汪军.高校 KAB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中青创业教育论坛,2008, (12). 4周兆农.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8, (12). 5施冠群.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