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摘 要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不同于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如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性格的多重性、专业学习的特殊性、文化学习的阶段性与滞后性、个性化追求等,基于这些特点,以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思政课堂也就随之具有了独特性:一是把握时代脉搏与关注新兴事物;二是突出学生主体与增加学生互动;三是课堂的严谨性与活泼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艺术类高职院校 思政教师 角色 定位 作者简介:武颖,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
2、15)06-232-0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因此,作为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艺术院校在加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思想道德建设。而艺术类高职院校因招生学生的特殊性更要积极贯彻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专题讲座、文艺作品展示、专题会议等。就学习效果和影响程度而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
3、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突出表现在思政课堂中。在思政课堂中可以集中学习理想、信念、价值、纪律等有利于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基础文化知识,但讲授的深度是绝对不同于非艺术类普通院校的思政课堂,这主要是由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一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主要由两种构成,一种是真正喜欢艺术的,一种是由于文化课程薄弱不得已寻找其他低成本的考学之路。真正喜欢艺术的大学生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有家长成员从事此类艺术相关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而不得已的选择则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选择并不能帮助孩子正视问题,
4、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影响突出表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二是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孩子一旦决定学习艺术,就注定了她要偏离或改变原有的传统文化学习轨道: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部分学生虽然保持了上述学习轨迹,但是时间和精力依然主要投入到艺术的学习中。这必然导致学习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学习群体由几十个学生变成了一个或几个学生;教师集体授课变成了一个或两个教师的专门授课;该学生的“朋友圈”开始缩小;该学生关注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甚至部分学生的性格和对待周围人与事的态度也发生很大的转变。 第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性格与行为的多重性,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普遍性,也具有独特性。艺术类高职
5、院校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正因为这样,他们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观念淡漠。部分学生对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看问题存在主观片面性甚至极端性。政治敏锐性缺乏,他们大多在思想认识上不太完善,对社会的认识及鉴别力不够,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识上似是而非。这影响到思想道德认识空间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走向片面化,只局限在自我及周围的有限范围内,对社会关注不够,社会公
6、德意识淡薄,往往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违背法律的规范即可,忽视了自己对于社会道德建设所承担的义务。有的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包括与人交往时,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斥在校园中。 第三,专业学习的特殊性与文化学习的阶段性和滞后性。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此问题更加突出。大部分学生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再加上来自专业老师的压力,这使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应地,绝大部分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使得他们在专业上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但导致了文化学习严重的
7、阶段性和滞后性,如在考试或考级前夕才认真的复习,平时则是完全忽视文化课程甚至任意旷课。有的学生连本校要求的英语考试也不能通过,或英语考级过关率严重偏低;“两课”的试卷成绩普遍偏低;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也不重视与专业相关的软件操作与实践。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一定文化修养,知识面有限,缺乏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专业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平衡完全被打破了,这就像飞机的双翼,失去平衡自然会影响起飞的高度与距离,甚至会失去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性化追求与学校和社会要求相背离。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强调个性追求,这些追求有时候会与学校和社会的要求相背
8、离,如生活态度上,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或漠视他人的感受,这突出表现在日常集体生活中和团队合作中,我行我素,不听从指挥,不遵守纪律等。邓小平同志指出,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纪律是建立在理想、信念的基础上的,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必然用纪律自觉地约束自己。再如价值观念上,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但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信仰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推动
9、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尤其是西方社会借助各种途径将个人利益至上等与中国社会不相适应的价值观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如果缺乏适当的引导,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将出现信仰危机。同时,信仰的缺失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观念与行为: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这直接会影响学校培养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独特性 虽然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成长环境、专业学习、性格特征、个性追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但他们依然对文化基础课程保持一定的热情,并没有完全放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他们也逐渐意识到无论是个人专业的发展还是以后
10、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基础知识的支撑,而且这种支撑作用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下越来越重要。这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始重新定位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学校和老师也要加强引导作用。学校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作为;专业课程教师要改变片面强调专业重要性的教学理念;文化课程教师既要保证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设置和基本诉求来真正实现本课程的学习意义。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不同于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不同于本科类院校。本科类院校的思政课堂更加注重理论探究,一方面是受老师专业层次的影响
11、;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所决定的。但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中,思政教师既要做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做到“传道授惑解业” ,又要在教学的具体开展中注意几个问题,慢慢形成有艺术气息的、独特的思政课堂。 第一,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新兴事物。思政课堂不是一个充满真理、公式和推理等具有固定模式的课堂,它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社会和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思政课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随时变化,这不仅体现在课堂的内容中,更体现在思政教师的思维中。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更要关注时代、关注新兴事物。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
12、思政课更要突显人文素养在时代发展中的叠加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人文素养提高的渴望程度也比较高。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要把握主流,从奴隶社会到到封建社会,再由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无论在哪一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技能本领,这是亘古不变的。虽然当前社会生存与发展竞争是史无前例的激烈,但只要我们具备了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一定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让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增强自我信任感。二是关注新兴事物,紧随时代步伐。新兴事物的出现在当今社会如雨后春笋,遍及了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更
13、要熟悉和了解新兴事物,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它将产生的影响,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新兴事物。如数字化技术,它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圆明园可通过数字重塑,敦煌壁画有其无损分析体系,唐代公主李?的冠饰可利用虚拟技术呈现。思政教师的关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关注,为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铺垫。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增加学生间的互动。老师是否在课堂中成为知识传授的主体,这主要是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的,理科偏重动手能力,文科偏重动脑能力,而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既要有动手能力,如美术和舞蹈专业,也要有动脑能力,如表演和音乐专业。思政课程是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它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应该因学生而变。在艺术类高职
14、院校的思政课堂中可通过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讲授基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是个难题。这也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中的思政教师努力研究的地方,但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尝试做起:如用简短情景剧或微电影的方式演绎 70 后、80 后和 90 后的爱情故事,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提高学生间的交流,又可以帮助思政教师完成关于爱情这个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爱情的本质。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思政教师可选择一两个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中开展非正式的辩论赛,让他们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政教师
15、在采取上述课堂方式时,一定要做好协调与总结工作,把控好全过程,不可流于形式,要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收获。 第三,课堂的严谨性与活泼性并存。在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中思政课比较偏向严谨性,体现在老师的专业层次和授课方式上,也体现在大学生的对待态度上,尤其是出勤率上。而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出勤率并不高,或大部分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所以为了努力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出勤率和抬头率,思政教师也要“抬起头来” ,多与学生进行眼神和情绪上的交流,要努力摆脱多媒体课件的束缚,努里提高课堂的活泼性,一是适当增加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展示,既能发挥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调
16、节课堂气氛,增强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二是课堂音乐的适当采用。绝大多数思政教师并不喜欢上课中有任何声音的打扰,但是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恰恰需要这样的“调味剂” ,它可以是背景音乐,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乐片段,可以是体现时代特色的声音片段,甚至可以是经典电影中的对白等等。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又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三是学生的分享与交流。思政课堂一般都是人数比较多的大型课堂,艺术类专业学生平常都是专业小课,同学间的课堂交流比较少。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遍使得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反而减少。艺术类高职院校虽然普遍表现政治淡漠,但这不能说明他们不关注国家与
17、社会生活,在思政课堂中要调动学生来分享和交流对某个社会现象或国家政策的看法。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要突出此类院校思政课堂的活泼性,又不失严谨性。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具有以上独特性,但如何把这些独特性充分体现出来是思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为这直接涉及到思政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思政课堂的独特性对思政教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要求,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征、正确把握时代精神并引领学生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与整合、教学设计的多样化与课堂控制等等,这些要求直接关系到思政教师如何定位自己在课
18、堂中的角色,本文认为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做出不断的调整与变换。 第一,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这是思政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的普遍定位,由职业特征所决定,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思政课堂中有两个主体,学生和老师。在一堂课中无论哪个主体来承担课堂的主要内容,课堂传授知识的本质是不可更改的。在思政教改过程中,通常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和课堂效果,丢失了知识传授的实质;二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形式的辅助作用。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来完成教学工作,但决不可忽略知识传授的过程,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更包括政
19、治立场、国家政策、社会发展、人与人的交往等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知识等。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努力钻研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积极扩充视野,了解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和知识,扩大阅读范围,尤其是增加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注意经典与大众的结合,加强一些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如书法、音乐等。这些不仅有利于提高思政教师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将大大提高思政课堂的丰富性,让思政课堂变得更加“接地气” ,改变它在师生心目中的传统形象,推动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二,课堂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思政课堂因时代的发展与教学目标的不断调整而变的丰富多彩,如基础知识的增减、教学设计的多种多样、授课手段与途径的不断扩展等,使得思政教师需要
20、掌握基本策划与组织的技能,尤其是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中,由于它的独特性,更加凸显了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掌握基本策划和组织技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是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打下前提基础,课堂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堂的前提,尤其是对主题与活动形式的选择以及活动进行中对过程的把控。二是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的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纪律意识、严谨思维、价值观的重建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对思政课堂的认同感。三是努力实现学生专业与活动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以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突破口引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提升学生们的课堂主体感与融入感,实现专业技能提升与修养
21、气质培养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论述,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活动组织与策划知识,不可把自己固定在三尺讲台中,应走到学生中,在活动中既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切忌成为无意义的旁观者。 第三,学生与课堂的研究者与反思者。思政教师应该由传统的教书匠向反思型教师转变,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因学生与课堂的特殊性,更要做出转变的思考与努力。如上文所述思政教师是思政课堂中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思政教师通过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剖析与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尤其是针对该课堂的主体之一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素养,同时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教学目标。这些都凸显了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中也是一个研究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构成学习的共同体,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 “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正如学记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在展示自己的专业教学特长的同时,应与学生共同成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