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翘楚 国家智库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0 月 23 日下午,研究院合唱的“十六字令”响彻中国广播艺术团剧场。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铿锵有力的节奏、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评委,也获得了观众的一片叫好。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成立以来组织的第一次大型合唱比赛,与广电方面众多专业团队同台竞技,并最终斩获二等奖,其含金量之高,颇为不易。作为台下的一名观众,我深深被研究院首次集体亮相表现出来的整体的凝聚力、向力心和战斗力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我的视线和记忆被拉回到 6 年前在研究院排练庆祝建国
2、 60 周年时合唱的情形 一眨眼,离开研究院已有三年时间。好在三年来,因为工作原因,无论课题、会议还是活动,又常和研究院的同事一起并肩作战,似曾从未离开过一样。三年来,研究院的领导班子实现了新老更替,研究院的院所架构正焕发出她新的魅力,研究院越来越多的人才成为行业专家,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广为行业利用,又不断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研究院是我曾经工作过、战斗过的地方,一个永远值得我敬佩和自豪的地方。在这里,我见证了研究院从新世纪开始 12 年的发展历程,虽然这只是她 30 年辉煌历程中的一段,却足以让我铭记。 2000 年 7 月,从大学校园毕业很有幸迈进了研究院的大门。那时
3、的研究院叫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六里桥办公,只有 30 多人,从事科研工作的只有十来人,能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一直引以为荣。记得刚入所时,还未曾真正理解出版科研的含义,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出版专业方面的书籍。半个月后,时任所长助理、负责科研工作的魏玉山让我一同去辽宁参加关于出版业改革方面的调研。工作后第一次出差,既兴奋,又紧张。刚出校门的我,对中国出版业还知之甚少,对中国出版业改革更是一无所知,不知调研中会遇到什么难题。跟着领导,经过几天的实地调研,才发现在 2000 年期间,中国出版业正经历着一场因局社分家、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而带来的阵痛。对大多数原隶属各省局的出版单位而言,都要进行剥
4、离转制,重新组建新的集团。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各省局和所属出版单位的人员、物资和财产等都要做出新的分配和调整,这其中产生的矛盾和困难可想而知。工作后的第一次调研,给我很大的冲击,让我学到多少书本上不曾有也不会有的知识。尽管工作已有十五年,但刚进所不久跟随领导开展第一次调研的情形始终历历在目、无法忘怀。正是这次调研,使我对中国出版业有了全新的了解,特别是对出版业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为以后多年一直从事出版业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院是一个可以让你实现梦想的地方,只要你愿意为她一直付出努力,只是有时也会付出一些属于成长中的“烦恼”和“代价” 。2005 年初,研究所从
5、六里桥搬到三路居。随着新办公大楼的启用,研究所以“两网一库”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同步进行,我奉命重新组建“两网”之一的中国出版网站。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底子薄,除了一腔热情之外,没有其他现成的东西可以利用,一切都要从零学起,从零做起。在研究所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在信息中心及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从项目招投标到平台搭建再到开发建设,整整 100 天时间,3月 15 日,全新的中国出版网站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完全由研究所自主创建的面向出版行业的专业性门户网站。三个月后,由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国出版网作为会议官方网站做了全程直播报道,这也是网站成立以
6、来首次做大型会议的图文直播。没有任何经验,只好学习借鉴一些大型门户网站的直播方式。短短几天时间里,研究专题代码、设计直播页面,到大会正式直播,一切进展都非常顺利。第一天的会议结束后,在会场就信心满满地将网站直播页面呈现给所长审示,心想这是网站第一次做会议直播,第一时间就将大会的图片和文字在网站上以专题形式呈现出来,定会得到领导肯定。孰不知所长看后,直接问我:上午参会的各方面领导的照片、发言的稿子在网站上怎么没有体现呢?我赶紧答道:都发了,图片和文字网站都是按时间顺序发布,最新发布的在最前面,上午发的已经自动推送到网站专题的第二页了,所以在专题主页上没显示。回答完心里还是理直气壮,心想门户网站不
7、都把最新发布的稿子放在页面的最前面吗?听到这里,所长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会议的专题报道,首先呈现给观众的是会议的整体情况,出席会议的重要领导、重要讲话也是业界最为关心的,应该在专题页面的重要位置显示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简单地按时间顺序罗列,把下午相对不太重要的会议内容放在了最前面。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 。听完领导的话,不仅得意劲儿瞬间全无,更是羞愧难当。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 ,这句话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涯中,一直伴随在耳边,时刻提醒着自己。一次会议报道,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研究院工作期间,成长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今都已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记
8、得有一年年终要搞迎新年联欢会,为活跃现场气氛,筹备小组提前购买了一张具有卡啦 OK 功能的光碟,这种光碟在当时并不多见,许多部门报上来的演唱曲目都能在这张盘里找到。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序,只等下午准时开始。午饭后,又去演播室检查一遍程序,结果发现那张最重要的光盘竟然不翼而飞。大家把演播室所有的桌子全翻个遍,始终不见踪影。心越想越急,离正式开演只剩一个多小时,重新买盘回来时间肯定不够。难道被谁没打招呼拿走了?怎么办?情急之下,只好向分管领导魏玉山报告。魏院长听后,十分冷静地说,走,带我去演播室看看。到了演播室,魏院长巡视四周一圈,说把这张桌子搬开。大家把一张笨重的桌子搬开后,只见一张明晃晃的光盘居
9、然静静地躺在那里。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在桌子上放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那张光盘挤到了桌子底下,虚惊一场!这件险些酿成事故的“小事”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我始终无法释怀,为什么当时检查时自己不能再认真一点。魏院长遇事不惊、沉着应对的处事态度,让我从中学到很多,特别是真正领会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时至今日到机关工作,事事处处要求谨小慎微,当年的这件“小事”对我的影响,无疑大有裨益。在研究院工作的 12 年,是我受益无穷的 12 年。忘不了余敏、郝振省等多位院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忘不了网站当年我的搭档章泽锋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激发出来的那股“爱拼才会赢”的劲头,忘不了网站的“美女团队”每每面对重大任务考验时表现出来的超强的作战能力,以及他们对我个人缺点的包容。即使现在到机关工作,院领导、党办以及网站等诸多部门依旧给予我工作上许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令我不胜感激。 经过 30 年的发展,研究院已经成为行业翘楚,成为中外出版业界知名的智囊机构。下一个 30 年,也许用不了 30 年,我想研究院一定会成为中外著名的国家智库,尤如美国的兰德公司。 (作者单位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