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大漢簡 老子 異文 校讀 ( 五 題) 魏宜輝 (南京大學文學院 ) 2012 年 底,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 公佈了 北 大 所藏的西 漢 竹 簡 本 老子 ,引起了學術界普遍的關注 。 北大簡老子是繼馬王堆帛書甲、乙本和郭店楚簡老子之後出土的第四種老子古抄本,而且是保存最完整的,對於老子一書的整理、校勘和古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 1 整理者對竹簡文字做了很好的 註 釋和 研究 ,學者們也發表了 一些 很 好的意見,但其中仍有個別地方存有疑問,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 一些不同 的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 王弼本老子七十三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
2、謀。”與這句中“繟”相對應之字,北大簡老子第三十七章(簡100)作“ ”。整理者註釋云: 2 “ 然”,帛甲作“彈而”,帛乙作“單而”,王本、河本作“繟然而”(經典釋文引河本“繟”作“墠”),嚴本作“坦然而”,傅本作“默然而”。“ ”即“默”之異體,“彈”、“單”、“繟”、“墠”皆讀爲“坦”。漢簡本與傅本爲同一系統,作“默然”;帛書與王本、河本、嚴本爲同一系統,作“坦然”。疑此字本作“ (默)”,先訛爲“單(彈、繟、墠)”,再讀爲“坦”。 我 們認為北大簡老子中的“ ”字與馬王堆帛書及王弼本、河上公本、嚴遵本中的“單、彈、繟、坦”諸字的關係,可能並非整理者所說的另一系統。清人王念孫指出古書中多
3、有“纆”字誤寫作“纏”的情況。淮南子內篇“臣有所以供儋纏采薪者”一句中,王念孫認為: 3 “纏”當爲“纆”字之誤也。說文作“ ”,云“索也”。劉表曰:“三股曰徽,兩股曰纆。”故高注云:“纆,索也。”若作“儋纏”,則義不可通矣。列子及郤正傳注、白帖九十六“纆”字亦誤作“纏”。蓋世人多見“纏”,少見“纆”,故傳寫多誤耳。管子乘馬篇 “鎌纆”亦誤作“纏”,唯宋本不誤。韓子說疑篇:“或在囹圄縲紲纆索之中”,今本亦誤作“纏”。 這些分析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再將簡文中的“ ”字與漢碑中的“廛”字進行比較,不難看出“ ”字所從之“黑”旁與“廛”字中間部分基本相混無別了。 北大 老子 100 石經魯詩殘碑
4、4 由此,我們推斷“ ”字所從之“黑”很可能是一個誤字,其來源於“廛”所從之“ (廛之聲符)”,“ ”旁訛變作“墨”旁,“墨”旁又變作“黑”旁。“墨”與“黑”的音、義關係皆近,二者常常相通,作為形聲字聲符亦互換,如上舉 “纆 ”字,說文即作“ ”。 “ (廛之聲符)”字古音爲定母元部字,與“單、彈、繟、坦”諸字的讀音非常近。古書中還常見有“廛”及從“廛”得聲之字與從旦得聲之字相通或互爲異體的例子,如:“廛”通“壇”、“纏”通“壇”,“ ”或作“鸇”、“纏”或作“繵”。 5 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傾向於認為北大簡老子中的“ ”字,與 馬王堆 帛書及王 弼 本、河 上公 本、嚴 遵 本中的“單、彈、繟
5、、坦”諸字 都 屬於通假異文的關係。傅 奕 本的“默”字也應該是經歷了由“ ”誤作“墨”、而後由“墨”通作“ 默”的過程。 從文義上看,亦以“坦然”爲優。此處 的“坦然”應指 內心 平靜無慮,如抱朴子安塉:“怡爾執待免之志,坦然無去就之謨。”從上文“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來看,“而”是表轉折關係,其前後意思是相逆的,“繟(坦)然而善謀”意思是說內心平靜無慮,卻善於謀劃。從文義上看,這種解釋顯然要比“默然而善謀”要好。 “繟然而善謀”一句,除了傅奕本作“默然而善謀”外,遂州本老子作“不言而善謀”,有學者指出“不言”涉上句“不言善應”之誤,“默然”又似從“不言”改作。 6現在看來,情
6、況可能正好反過來, 遂州本“不言而善謀” 的“不言”很可能是從 “默然” 改 過來的。 二 王弼本老子 二十七 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 在這段內容 中 與 “ 襲 ”相對應之字,北大簡老子第 六十八 章(簡 193)作 “欲”。 整理者註釋云: 7 “欲”,帛甲作“ ”,帛乙作“曳”,傳世本作“襲”;說文心部:“ ,習也。”“習”、“襲”音義皆近常通用,“ ”、“習”爲同義換用;“欲”(喻母屋部)、“曳”(喻母月部)音近可通,“欲”應讀爲“ ”。 這種理解基本上沿襲了
7、馬王 堆帛書整理者的看法,馬王堆帛書整理者在註釋中指出: 8 “ ”,乙本作“曳”,通行本作“襲”。蒼頡篇:“ 明也。”說文:“ ,習也,從心,曳聲。”襲、習古通用。 對此我們我們有不同 的理解。首先,我們不同意整理者“ 、習爲同義換用”的說法。說文中“ ”是作為“忕”字異體被收錄的,其訓作“習”指的是“習慣”之義。而在上古文獻中“習” 與 “襲”相通時,往往表示“重疊”或“因襲”之義, 並不 表示“習慣” 之 義。 也就是說, 二者在意思上 其實是不一樣的。 所以 ,整理者“ ”、“習”屬於同義換用的說法是不妥的 。其次, “欲”、“曳”二字韻部遠隔, 整理者認為“欲、曳音近可通”的說法恐怕
8、也缺乏音韻學的證據。 我們認為理清問題的關鍵在於馬王堆帛書 老子 中 與今本“襲”字對應的所謂 的 “ ”、“曳”字 。 馬 老子甲 146 馬 老子乙 242 上 已有學者對帛書整理者的隸定表示過異議。陳松長先生編著的馬王堆簡帛文字編(以下簡稱文字編)就把帛書乙本篇中的“ ”字收在了“臾”字條下。 9結合馬王堆帛書中的“臾”及“腴”字的寫法來看,文字編將乙本中的“ ”字也釋作“臾”顯然是正確的。居延簡 乙居延簡乙 120 57 中的“ ”字,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將其收錄在“曳”字條下, 10裘錫圭先生指出“ ”字在簡文中緊接在“須”字之後,應釋爲“臾”。 11其說是很正確的。 馬稱 160 馬
9、稱 160 馬戰國縱橫家書 198 居乙 120 57 帛書甲本 中 “ ”字右旁,較 乙本 中的“ (臾)”右下少了一短橫。而 從辭例的角度分析,“ ”字應該也是“臾”,但文字編卻將其收在“ ”字 條 下。12這顯然是不妥的。這個字 應該分析作從心、臾聲,隸定作“”。 “臾”字古音爲喻母侯部字,與“欲”(喻母屋部)的讀音極近。 古書中亦有從“臾”得聲之字與從“谷”得聲之字互為異體的例子,如:說文鳥部“鵒”或作“ 。” 13因此,帛書甲本 中 的“”、 乙本 中 的“臾”與北大簡中的“欲”顯然屬於通假形成的異文關係。 至於傳世本老子中的“襲”字與出土文獻諸本的“”、 “臾”、“欲”是一種什麽關
10、係,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我們先提出一種假設。我們假設 出土文獻諸本的“”、 “臾”、“欲”字所表示的那個詞來源於老子的最初文本,而考慮到“襲”和這些字的讀音相去較遠,那麼傳世本中的“襲”則可能是一個誤字。而古書中最有可能誤作“襲”的字莫過於“ 襱 ” 字了。“ 襱 ”字從龍聲,古音爲來母東部字,正好與“臾”、“欲”字的讀音非常接近。集篆古文韻海 3 2 收錄“ 襱 ”字古文或作“襩”。 14 “襩”從“ ”得聲,而“ ”字古音爲喻母屋部字,與“欲”同音。我們推測很可能還存在有一種抄本,與 “”、 “臾”、“欲”對應之字寫作 “ 襱 ” ,因為“ 襱 ”、“襲”形近,後來訛誤作“襲”。 由於我們現
11、在還不能確定“ 是謂 明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所以也就不能完全確定上述假設一定成立,因為還存在另外一種個可能性,即: 傳世本中的“襲”字所表示的詞義來源於老子的最初文本,後來“襲”訛誤作 “ 襱 ”,又由“ 襱 ”輾轉分化出不同抄本中的“”、 “臾”、“欲”諸字。在沒有見到更有說服力的材料之前,我們還很難否定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三 王弼本老子 六十二章 :“ 道者,萬物之奧。 ”此句中與“奧”對應之字,北大簡老子 第二十五章 (簡 68)作 “ ”。馬王堆帛書甲、乙本皆作“注”。帛書 整理者註釋云: 15 “注”,乙本同,通行本作“奧”。按“注”讀爲“主”,禮記禮運:“故人以爲奧也”,註:“奧
12、,猶主也。” 北大簡老子整理者云: 16 “ ” ,帛書 作“注”,傳世本作“奧”。 “ ” (章母幽部 )、“奧”(影母覺部)音近可通, “ ”應 讀爲“奧”。“注”(章母侯部),整理組讀爲“主”。引 禮記禮運:“故人以爲奧也”, 鄭註:“奧, 主也。” 說文宀部:“奧,宛也,室之西南隅。”段註:“宛者,委曲也,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處也。”“奧”有“尊”義,故引申爲“主”,又泛指幽深隱秘之處。 我們推測,馬王堆帛書整理者可能是意識到“注”字與“奧”的讀音關係不近,所以沒有考慮“注”與“奧”相通,而是讀“注”爲“主”,與訓作“主”的“奧”屬於同義關係。其實北大簡中的“ ”字讀音與“奧”讀
13、音也是有一定距離 的,“ ”字從“帚”得聲,其韻部(幽部)與“奧”很近,但聲紐(章母或心母 17),則與“奧”之聲紐影母相去較遠。 在傳抄古文中,“奏”字有寫作“ ”(古文四聲韻 4 39)形。古文的偏旁形體與“ ”寫法比較接近的有“墺”、“燠”、“就”字。 墺 說文古文 燠( 汗簡 4 55) 就 (古文四聲韻 4 38) 陳劍先生指出,古文中 “ ”、“ ”、“ ”這些形體可能都是由西周金文中用作“仇”的“ ”字省變而來的。 18 其說可信。從“奏”、“墺”、“ 燠”、“就”諸字古文所從聲符相同這一點來看 ,從“奧”得聲的“墺”、“燠”與“奏”、“就”的讀音關係應該是很近的。“奏”古音爲
14、精 母 侯 部字,“就”古音爲 從 母 幽 部字,精、從皆爲齒音,幽、侯二部的關係十分密切。“墺”、“燠”與“奏”、“就”的韻部關係式比較近的,而聲紐關係則較遠。這種情況和上面談到的傳世本的“奧”與帛書本的“注”、北大簡的“ ”兩字的讀音關係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值得注意的是,“奧 ”在古書中可用作“竈”。禮記禮器:“燔柴於奧。夫奧者,老婦之祭也。 ”鄭 玄 註:“奧當爲爨,或爲竈。” 孔穎達疏:“奧者,正是竈神,常祀在夏,以老婦配之, 有俎及籩豆設於竈陘,又延戶入奧。”類似的內容亦見於 風俗通義 和孔子家語。 風俗通義祀典 作“燔柴於竈。竈者,老婦之祭也。” 孔子家語曲禮 作“燔柴於竈以祀焉。
15、夫竈者,老婦之所祭也 。 ”“竈”字古音爲 精 母 覺 部字。結合上文所分析的與“奧”(包括從奧得聲之字)相通的字聲紐多爲齒音 19這一現象,我們推測“奧”字在古代除了影母覺部的音讀外,可能還有讀作“竈”( 精 母 覺 部)的音。這樣也就能爲“奧”(包括從奧得聲之字)與“注”、“ ”、“奏”、“就”之間的通假關係提供一個比較好的解釋。 四 王弼本老子第十五章: “ 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 ”後兩句北大簡老子 第五十八章 (簡 159-160)作:“就虖其如冬涉水, 虖如畏四鄰。”對於其中的“就”字,竹簡整理者指出: “就”,郭店簡作“夜”,帛書、河本作“與”,
16、多數傳世本作“豫”。“夜”、“與”、“豫”音近可通,讀爲“豫”是。“就”應讀爲“蹴”,“蹴虖”即“蹴然”, 指驚慚不安貌。 傳世本中的“豫”是指猶豫遲疑的樣子。高亨老子正詁云:“涉大川者心必戒懼,行必徐遲,故曰豫兮。詩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若涉大 川與如臨深淵同意。” 20 其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而“蹴然”指的是驚慚不安 的樣子,如 莊 子德充符:“子産 蹴 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稱!”成玄英疏:“ 蹴 然,驚慚貌也。” 此義與老子這一句中所表達的文義顯然是不相符的。 我們懷疑北大簡“就虖其如冬涉水”這一句中的“就”可以是涉下句“ 猶兮若畏四鄰 ”之“猶”而誤。“猶”字,北大簡都寫作
17、“ ”,是一種異體的寫法。“就”( 從 母 幽 部)和“猶”( 喻 母 幽 部)字的讀音非常接近。古書中亦見有“就”及從就聲之字與“酋”及從酋聲之字相通的辭例,如史記魯周公世家“魯考公酋”,索 隱引系本作“就”。又說文:“ ,讀若蹴。” 21因此,我們懷疑漢代還有一種老子抄本,其中“ 猶兮若畏四鄰 ”的“猶”是寫作“就”,北大簡本抄寫者很可能在參照時將其誤抄進來,並誤置於原本“豫”字的位置上。 五 王弼本老子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 名曰夷 ,聽之不聞 名曰希 ,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 不可名,復歸於 無 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18、 ” 與其中“繩繩”相對應,北大簡老子第五十七章(簡 156)作“台台微微”。竹簡整理者指出: 22 帛書作“尋尋呵” ,王本作“繩繩”,傅本作“繩繩兮”,想本作“蠅蠅”。 “繩”、“蠅”乃諧聲相通。“尋”、“繩”亦爲音近通假。 23 北大簡整理者隸定作“微”的字寫作“ ”形,與古隸中“微”字的寫法迥然不同。古隸中“微”字中間下部都加有一“耳”形,如: 北大老子 159 馬老子甲 85 銀孫子兵法 109 武特牲 48 而且北大簡老子全篇中四處的“微”字皆作“ ”形。由此,我們推測北大簡整理者對“ ”字的隸定恐怕是有問題的。從字形上分析,“ ”字的寫法的確有些特殊,我們懷疑很可能是“徵”的變體
19、,較“ 徵”字常見的寫法中間下端省去一橫筆。 “徵”古音爲 端 母 蒸 部字,與“繩”( 船 母 蒸 部)、“蠅”( 喻蒸 )字的讀音都很近,簡文的“徵徵”讀作“繩繩”是沒有問題的。至於“繩繩”前面的“台台 ” ,我們認為應讀作“熙熙”。“台”與“熙”讀音較近,古書中亦見有“熙”字與從“台”得聲之字相通的辭例,如史記魯周公世家:“立弟熙”。索隱:“熙一作怡。”論語子路“兄弟怡怡。”“怡怡”,詩小雅伐木毛傳作“熙熙”。 24 這裡的“ 繩繩 ” 指的是眾多、綿綿不絕的樣子。 如 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 孫,繩繩兮。”朱熹 詩 集傳 : “ 繩繩,不絶貌。 ” 馬瑞辰 毛詩傳箋 通釋
20、 :“繩繩,以詩義求之,亦爲眾盛。”此處的“熙熙”,應指繁盛的樣子,如逸周書太子晉:“萬物熙熙,非舜而誰能?”史記日者列傳:“天地曠曠,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值得注意的是,唐李邕大唐 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 碑文有 :“繩繩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測已。” “ 孔德之容 ”句出於老子:“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河上公註 :“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 碑文“繩繩”、“熙熙”並舉,與“孔德之容,罔可測已”前後的意思是連 貫的。由此看來,與北大簡 類似,保留有 “台台(熙熙)徵徵(繩繩)”的抄本在後世 可能 也是有傳承的。 引用竹簡簡稱 對照 : 北大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馬
21、馬王堆帛書 居乙 居延漢簡乙編 銀 銀雀山漢簡 武 武威漢簡 本文蒙程少軒先生審閱並提出很好的意見 , 謹表謝忱。 1 韓巍:西漢竹書 的文本特徵和學術價值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第 207 頁。 2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第 140 頁,註 三 。 3 清 王念孫撰:讀書雜誌,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第 870 頁下。 4 清 顧藹吉編撰:隸辨 , 中國書店, 1982 年 ,第 181 頁 。 5 高亨纂著: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1989 年,第 2
22、04 頁。 6 勞健 :老子古本考,辛巳影印手寫本,轉引自高明: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 1996年,第 186 頁。 7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第 157 頁,註四。 8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 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 1980 年,第 15 頁,註四六。 9 陳松長編著,鄭曙斌、喻燕姣協編:馬王堆簡帛文字篇,文物出版社, 2001 年,第 599頁。 10 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編: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社, 1985 年,第 1067 頁。 11 裘錫圭: 讀後記,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 1992 年 ,第
23、 499頁;後收入 裘錫圭學術文集(三)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第 370 頁。 12 陳松長編著,鄭曙斌 、喻燕姣協編:馬王堆簡帛文字篇,文 物出版社, 2001 年,第 424頁。 13 漢 許慎撰, 宋 徐鉉校定: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1963 年,第 82 頁。 14 徐在國編著:傳抄古文字編,線裝書局, 2006 年,第 823 頁。 15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 1980 年,第 8 頁,註二九。 16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第 134-135 頁,第二十
24、五章註一。 17 從“帚”聲的“ 埽 ”、“掃”字聲紐即爲心母。 18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古 文獻研究所集刊(二),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年 ,第 395-396 頁 ; 後收入 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線裝書局, 2007 年 ,第 36-38頁, 19 章母與齒音的關係也是非常密切的。 20 高亨:老子正詁,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年,第 71 頁。 21 高亨纂著: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1989 年,第 720 頁。 22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第 150 頁,註五。 23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 1980 年,第 14 頁,註二四。 24 高亨纂著: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1989 年,第 393 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