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伪满洲国工业史研究的意义摘 要研究伪满洲国工业史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揭露日本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其次,有利于归纳中国东北工业发展的总脉络;最后,有利于驳斥日本右翼“建设东北”的谬论。在评价伪满时期东北工业发展问题时,一方面应注意到伪满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到它的本质,即掠夺性和灾难性,两者不可分割。 关键词伪满洲国;工业;掠夺性 1931 年,日本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以武力强行侵占了中国东北,并于次年 3 月以国家政权形式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此后,日本通过伪满政权对中国东北进行了政治迫害、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使东北人民过着了暗无天日的亡国奴
2、生活,直至 1945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为止,这段苦难历程方告结束。而如何正确认识这段历史历来是中日两国学者争论和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国内的一部分右翼势力宣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学说,使东北人民所遭受的这十四年苦难史被淡化或掩盖。因此对伪满史的研究不仅是还原历史,追求真知,也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使日本避免重蹈战争泥潭,利于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等积极意义。 而近年来对伪满洲国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多集中于政治史、军事史、教育史和文化史等方面,对于伪满洲国工业史的研究涉及较少,或者不够深入。而相比之下,日本在这方面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并以其为根基构建了所谓“建
3、设东北”的错误学说。显然,此种情形不利于我国在相关问题上同日本的论辩和交涉。而且,伪满洲国工业史在整个伪满洲国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揭露日本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 显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是对中国东北工业的掠夺一直是其重中之重,它对于支援日本的对外战争和对外侵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从日本建立伪满伊始,在其主要纲领性文件“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中就确立了对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等重要工业实行统制政策,并确定了“以开发矿业资源确立基本工业及国防工业,丰润国民经济,增大国富”的方针。 (1)此后,日本主要通过“满铁”和“满业”
4、控制东北的工业体系,并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提供巨大的物资保证。而后随着国际局势和日本政策的变化,1940 年后实行“重点主义”政策,使伪满洲国工业畸形程度加深,掠夺性加重。而至 1941 年低,由宗主国日本控制的,以军需工业为核心的伪满洲国殖民地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1942 年 10 月,伪满政府又颁布了“产业统制法”和“关于产业统制法之施行之件” ,将统制范围由重化工业扩展到轻工业,几乎涵盖了工业的各个部门。从此,工矿业进入全面统制时期。总之,日本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将统制政策渗透到工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门类,加大了对东北工业资源的控制和掠夺,使东北人民陷入沉重的苦难之中。 二、有利于归纳中国东北工业
5、发展的总脉络 早在清朝末期,东北就和关内地区一样,出现了官办、官督商办、3官商合办和商办形式的企业,它们就具有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在民国初年的工业中,除了以上形式外,还有军阀官僚投资,这一时期,东北的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以奉系军阀为首的官僚资本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东北工业已经迈入了近代化的门槛,东北的工业格局已经初步建立。此后,由于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原有的工业进程被迫中止,其工业发展被纳入到日本侵略和掠夺中国的殖民地体系之中,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初步建
6、立起一个以掠夺东北资源和支援日本侵略战争为主体的殖民地工业体系。而日本战败投降后,由于苏军拆走大量设备和国民党的破坏,东北的工业大部分被摧毁,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显然,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而东北工业的发展亦不例外,虽然在伪满时期,东北工业处于日伪的高压掠夺和高压统治之下,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惨痛的回忆,但是这段历史是不能抹杀的。在一定意义上讲,新中国东北的工业格局也是脱胎于伪满时期的殖民地工业体系,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心理上是排斥的,但是在事实上是不能否定的。因此,总结中国东北的工业发展史
7、和规律性特征,不能跳过这段殖民地工业体系来研究。只有将这段殖民地工业体系置于整个东北工业史的历史背景下来研究,其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科学的,才有可能经得起推敲。 三、有利于驳斥日本右翼关于“建设东北”的谬论 4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右翼认为当时满铁投放资本振兴了东北的现代化工业,收容了困顿的当地人民。而且在当地劳动的日本人还率先引进,连日本也未曾有过的先进的诸制度和设施,给这个落后的地区一跃带来了近代文化。 (2)还有日本学者认为“政治意图另当别论,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中国东北部的工业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奠定的。 ”(3)这些言论的言外之意就是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经济开发” “有功” 。显然,这种“复
8、兴东北”理论的一个主要支撑即是这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和变化,认为这一时期包括东北工业在内的整个东北经济面貌的变化是日本之力造成的,为后来东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事实上,这是一种只看经济,不看政治,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论界定。它忽略了日本开发东北的目的性最大限度地掠夺东北资源和此种掠夺给东北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因此,深入揭露伪满洲国殖民地工业体系的掠夺性和灾难性将对于驳斥日本右翼的“复兴东北”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打击,甚至会造成该理论的崩塌。而对伪满洲国工业史的研究最终的走向必然是逐步触及到伪满洲国工业体系的本质,即其掠夺性和灾难性。由此可见,研究伪满洲国工业史对于中日两国树
9、立正确的历史观方面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尽管如此,但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国工业的变化却是客观存在的,在其撤走之后确实留下了一批殖民“遗产”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它则既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其实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早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就已经给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英国的工业巨头们之所以愿意在印度修筑铁路,完全是为了要降低他们工5厂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价格。 ”“如果你想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维持一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在这个国家里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都建立起来。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里应用机器。 ”(4)在此,英国为了掠夺更多的原
10、料而扮演了一个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同理,伪满的情形和它也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由于战争的急迫性,日本更是加紧了对东北资源的搜刮,使东北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比印度人更深重。而这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则是建立在不断为日本提供巨大战争资源和东北人民自身累累白骨和滴滴血汗之上的,它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更多的是灾难。因此,在注意到伪满时期东北工业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它的本质,即掠夺性和灾难性,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单独只提及东北工业的发展,于事实是不相符的,于历史则是不负责任的。 总之,对伪满洲国工业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在伪满洲国史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但在其工
11、业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多见。但笔者相信,由于该课题的重要价值,它会逐渐引起各方学者的注意并致力于此。倘若如此,这无论对于推动整个伪满综合史的研究,抑或是对于深化伪满专门史的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1)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东北经济掠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91:33。 (2)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6年史.1988:序言。 (3)日関権.“満洲国”工業生産“工場統計”推計.東京経大学会誌,245:5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72:72-73。 项目资助: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伪满洲国殖民地工业体系形成研究 。 作者简介:孙瑜(1978-) ,吉林省通化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