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05KB ,
资源ID:1862226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622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简析唐诗中的色彩学.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简析唐诗中的色彩学.doc

1、1简析唐诗中的色彩学摘 要: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使得唐代诗歌中有大量的关于色彩学的材料,表明唐代诗人对色彩的性质、作用、配合规律有很深刻的认识。本篇将唐代诗歌中的色彩描写作一简要分析和初步研究,试图从审美方面揭示唐诗的色彩美及应用色彩学方面的成就。 关键词:唐诗 绘画 色彩 冷暖 对比 空间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88-01 唐代,是中国绘画发展与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中有大量的关于色彩学的材料,表明唐代诗人对色彩的性质、作用、配合规律有很深刻的认识。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真细致的观察自然界光和色的变化而得来的,另一方面,显

2、然受到了绘画的影响。这是由于唐代诗人大多能画,唐代题画诗的产生说明画家又把诗文序跋视为修养的第一位。故又大多能诗善写。因此,唐诗中的色彩观念也可以看作是唐代绘画色彩学的理论。但由于表现色彩的物质材料不同,绘画运用的是直接作用于视觉的颜料,诗歌是运用唤起视觉色相的语言。本篇将唐代诗歌中的色彩描写作一分析研究,从审美方面揭示唐诗的色彩美及应用色彩学方面的成就。 一、唐诗中几种固有色的应用: 白色是唐诗中各家应用最多的色彩,表达较为丰富的色彩。 而诗2仙李白把白色应用的更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据统计光李白在各篇共用 444 次2,而杜甫也有 380 次。 如以白喻美的:“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

3、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洛阳陌 。通篇没有一个正面描写,但香车宝马,白面俊郎的形象跃然而出,使人联想翩翩。同样以白喻美的还有越女词 ,全篇五首就有四首,借以雪 素霜 喻白来描写美人形象的的。第一首:“屐上足如霜” ,第二首“吴儿多白皙” ,第四首“东阳素足女” ,第五首“耶系溪女如雪” 。大有“越女天下白”3之定势。越女因白而美,不禁使人遐想而品味良久。 以白喻贫的:“白衣千万乘” ,留别西河刘少府 。杜甫也曾感慨:“白屋难久留” 。破船 以白喻老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李白用白云 白发 白露 白雪 白

4、首表达了心慕高洁,渴望功成业就但又对青春已逝,韶华不在的的悲怀慨叹。 红色在唐诗中的应用。以诗圣杜甫为例对自然界红色的描写;“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 “稀疏小红翠,驻屐近微香”-秋野五首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 , “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二首 。在这里,杜甫像3一位印象派大师,用高超的用色技巧把红色的浓淡深浅-远近干湿、肥瘦大小应用的随心而富有层次和神采。 红色又是催人奋进

5、和激扬热烈的,陈羽在从军行写道:“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声与光色的结合,红与白的强烈对比显现出沙场的悲壮、将士的豪情。红色也是流血、死亡、恐怖的代名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红与白的强烈对比传达出社会的现实与恐怖和对世间不平的呐喊, 。唐诗中红泪 、 血泪也有大量的应用,温庭筠写过“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达摩支曲李商隐写过“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 。有着浓烈的悲伤、忧郁、感怀甚至少许作态的美感。 黄色(金色)和朱红-、紫色在唐代是贵族与阶层的象征,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李白在宫中行乐词写道:“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在早春寄王汉阳写道“昨夜东

6、风入武昌,陌头杨柳黄金色” 。杜甫在秋雨叹三首写道:“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在舟前小鹅儿说:“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还写“楂梨才缀碧,梅杏半传黄” 。黄色的高贵、黄色与金色的联想互化、黄色的生命力与新生的可楚可爱都被描写的轻松和自得。读之使人满眼生色。 青色、绿色,明净、单纯、高雅,非常符合唐代诗人对归隐田园、渴望和自然亲近、追仙寻道的审美要求,再唐代以李家大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为主流代表, (主要以石青、石绿为主,兼以金色钩线的绘画方法)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审美趋势,所以青色、绿色在唐诗中也是应用率极高的色彩。 4“绿竹入幽径,青箩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片石韩

7、青锦,疏竹挂绿丝” ,孟浩然过故人庄有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青绿色有时是淡淡的乡愁、浅浅的愁绪、理还乱的相思,朦胧且极唯美的一种感觉。李白的“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送纪秀才游越 “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贵阳王维的“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便是如是写照。大有余音绕梁之美。 二、唐诗中色彩冷暖属性、补色对比及色彩空间的应用 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论著中并没有关于色彩学的系统的专著,但色彩的许多基本规律及应用早在古代就被画家和诗人所熟练掌握。 唐代诗人善于运用色彩对比,强化冷暖对比效果,

8、从而突出诗义,唤起心理视觉。冷暖性质在唐以前就有曾提过, “炎绯寒碧、暖日凉星”4。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另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画屏、小扇、流萤、夜色如水、星斗漫天,何等的宁静至美,绝对的一幅冷色调的梵高式星月夜 ,况且还有佳人倚窗,坐看星斗呢。 唐诗中最常见的补色对比是红与绿,如: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乐 。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强烈的色彩对比表现了春的清新、雨的朦胧,雪天的寒冷、友情的温暖。更突出了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其他黄与紫、5黑与白、丹与青的对比在唐诗中也普遍应用,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综合上面的简要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绘画的影响下,唐诗中大量的应用色彩描写来抒情表意,说明唐诗人已经对色彩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并能自觉得把现代西方的色彩学基本规律和诗歌高度技巧的结合和运用起来,极大丰富了唐诗语言的内涵和深度,使得唐诗具有无与伦比的色彩魅力。 注释 唐代诗与画的相关性研究陈华昌著 唐代诗与画的相关性研究陈华昌著 壮游 杜甫 山水松石格 梁元帝萧绎 作者简介:黄果红 (1969.05)女 大学本科,国家级骨干教师,就职于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