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马克思主义灌输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摘 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要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灌输理论的概念,而且还要正确的认识灌输理论及其灌输理论的应用。灌输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要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改变和创新的理论。 【关键词】灌输思想;基本内涵;科学应用;环境 一、灌输理论的基本内涵 灌输,一是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二是输送思想、知识。灌输理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他们原本不了解或不具有的先进的无产阶
2、级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 (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灌输理论的认识 (一)灌输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科学的理论,灌输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出的突出贡献,而且是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 2(二)灌输理论要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 “灌输”是要不断发展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是经过教育,吸收,学习,认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必须经过理论联系实践的不
3、断深化和发展,不断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创新的实践性理论。三、灌输理论的科学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灌输理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灌输理论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应用和发展。 (一)丰富和发展灌输主体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灌输教育的核心内容,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灌输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
4、)灌输对象的多向性。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待,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灌输理论和实际的会发展情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增强理论灌输的针对性。 (三)灌输要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紧密的联系。灌输要和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里素质紧密的结合,而且灌输理论是要经过不断的理解过程 正确的灌输有助于自我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 3四、灌输理论面临的新环境 灌输理论面临的新挑战,既包括国际新环境也包括国内新环境。灌输理论的创新发展既挑战又面临着机遇。 (一)灌输理论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东欧剧变
5、和苏联解体是西方“和平演变”的成功,更是东欧和苏联没有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的结果。 (二)灌输理论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利益的差别必然促使思想多元化,人们不会满足于空头支票式的美好许愿,获取或达到实在的利益成为主题。 (三)灌输理论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增强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是创新灌输理论的紧迫任务。 (四)灌输理论面临的新的社会环境。我国当前社会环境总体是稳定的,民生的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6、,群体与地域收入差距加大。 五、灌输理论的创新 (一)不断丰富灌输理论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灌输的观点不是教条主义,要不断的丰富和创新,在实践正丰富,在实践中创新。要不断的坚持灌输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 基本方针,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4目的。把灌输简单的理解为一死板的、教条式的灌输方法是一种错误的灌输观念。 (二)不断丰富灌输的内容创新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要不断的加强理想信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三)不断的丰
7、富灌输的方法和手段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者既要把全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灌输给学习者又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灌输的新方法和新手段,首先,要实现灌输方法的创新。方法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好的方法有利于促进灌输教育的顺利完成。应注重灌输方法的互动性、情感性、实践性。要实现灌输手段的创新。 总之,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坚持创新,有所突破 充分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我们必须坚持和高举的理论旗帜,在新的形势条件下要不断的增强灌输理论的成效性,不断地丰富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5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社,199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2HGXJ0091)和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的引领与整合研究 (2011sk669)资助。 作者简介:陈东帅,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张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