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04.50KB ,
资源ID:186402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640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群际互动中的想象接触研究.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群际互动中的想象接触研究.doc

1、1群际互动中的想象接触研究【摘 要】想象接触是与外群体成员社会互动的心理模拟过程。其基本思想是对积极接触的心理模拟能激活与外群体成员成功互动相关的概念,从而减少群际焦虑和对外群体消极评价,并影响群体态度和行为。【关键词】想象接触;群际态度;群际焦虑;群际行为 从 Allport(1954)提出群际接触假说以来, 群际接触一直被认为是减少偏见、改善群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对接触机会的要求较高,群际接触(intergroup contact)的实现受到很多接触条件的限制。研究表明:即使是让被试想象与外群体的接触,也可以降低群际偏见 。 一、想象接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一)想

2、象接触的概念 想象接触(imagined contact)以与外群体成员社会互动的心理模拟(mental stimulation)过程为基础,不涉及面对面的实际接触。它强调对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进行积极模拟,通过这种积极模拟的过程改善对外群体的认知,并控制好情绪,应对紧张焦虑,从而产生积极的外群体态度。 (二)想象接触效应的理论基础 想象接触以与外群体成员社会互动的心理模拟过程为基础。这种心2理模拟与实际社会互动过程相似,可以提供一些社会背景、社会角色和特殊群体的信息;同时它也涉及与现实情境一样的、相互依存的行为。当个体进行想象与外群体成员接触时,与外群体成员成功互动相关的概念得到激活,包括互动

3、过程的舒适感、对未来前景的担心、外群体消极的态度等。 二、 想象接触改善群际关系的研究 已有研究发现,在一系列群体、一系列背景中,想象接触都可以像现实接触一样 ,显著降低群际接触所引发的焦虑,并且现实接触和想象接触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 (一)群际态度研究 Turner, Crisp, 和 Lambert(2007)认为想象接触对群体态度有积极影响。以年轻人为被试,老年人为想象对象。结果发现,想象接触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被试报告的外群体偏见显著减少,对外群体评价显著积极。Keon 和 West 等人对心理不健康的目标群体进行想象接触研究,发现即使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积极的想象接触情境也能

4、产生更多积极态度 。 想象接触除了能够改善外显群际态度,对内隐群际态度也有积极影响。Turner & Crisp (2010)对年轻人想象与老年人、非穆斯林人想象与穆斯林人进行研究,发现经过想象接触的个体,表现出更低的内群体偏好和更积极的内隐外群体态度,说明想象接触能够改善对外群体的内隐态度 。 (二) 群际情绪的研究 3Harwood 等(2011)以非法移民为目标群体研究了想象接触的有效性。想象结束后,两组被试都对自己想象互动的愉悦性和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接触组的舒适度和愉悦度都显著高于控制组 。 (三)未来行为意图的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想象接触能在不损害对内群体的态度的条件下,通过

5、提高对残疾儿童群体在温暖和能力两个维度的评定来也能减少偏见,而产生更多积极意图的外群体友谊行 。Husnu & Crisp (2010)对极端隔离的条件下,发现土耳其人对希腊人比想象户外场景的人有更强的未来接触意图,个体表现出对外群体的宽容,也促进了群体之间的和平相处。 三、想象接触理论研究展望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想象接触理论,不仅能够拓展想象接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也能为想象接触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依据。未来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明确想象接触的作用边界。虽然自从 Turner, Crisp, and Lambert (2007)首次证明想象接触可以降低群际偏见

6、、改善群际态度以来,后续也有很多研究在不同的目标群体、不同背景中证实了想象接触效应。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研究证明想象接触在一些条件下无效,甚至起反作用 。那么,具体在什么情境下想象接触起何种作用?哪些因素会 促进、阻碍或者限制想象接触积极效应的实现?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第二,完善研究方法,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想象接触研究中一直4缺乏纵向的、多层次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虽然想象接触可以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但是这种效应会持续多久尚未可知。想象接触所产生的态度变化是否内化,有哪些内化途径也是也是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扩展想

7、象接触研究的生态化水平,将想象接触应用充分的、不断变化的复杂社会背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应用想象接触。西方国家现有想象接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族、宗教和国籍等群际问题的研究。然而,群际现象属于情境嵌入模型的问题,即不同国家的群际问题因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而异 。与国际相比,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划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也存在一些客观、不容忽视的群际问题。如由于大众媒体的介入和社会民众的影响,社会整体对富二代的公共形象“炫富、绯闻、事故”产生的一定放大效应等。想象接触,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富二代”群体的偏见,打破“富二代”自我实现语言的悲剧性循?这类问

8、题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中的亟待解决的群际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将想象接触提供的理论解释与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相结合,以更广泛的应用想像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对想象接触的理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想象接触理论。 参考文献 1 Crisp, R.J. and R.N. Turner, Can imagined interactions produce positive perceptions?: Reducing prejudice through simulated social contact. American 5Psychologist,2009,64(4). 基金项目:群际威胁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31000470。 作者简介:黄群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赵玉芳,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