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04KB ,
资源ID:186554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655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换位思考 立足学生发展.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换位思考 立足学生发展.doc

1、1换位思考 立足学生发展【摘 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处在学习、摸索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当然与对数学知识了如指掌的老师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当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而确定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认知困难而选择教学手段,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组织课堂教学,立足学生发展。 【关键词】认知水平;教学要求;认知困难;教学手段;认知规律;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这节数学课真无聊,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我们没听懂” ,学生抱怨老师。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有这样的抱怨, “学生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听不懂,不会

2、做,上课真是没有效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当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立足学生发展。 二、换位思考,立足学生发展的具体内容 (一)思生之认知水平,确定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们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才能让优等生“吃得好” ,中等生“吃得饱” 、学困生“吃得了”?在教学中, 2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确定有梯度的学习要求,让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案例

3、 1:在七下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1) 的例题教学中:分解因式 16(a-b)2-9(a+b)2,利用整体思想进行因式分解的题,对于中等生、学困生而言,显然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掌握;如果把例题分成三个问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2-9y2;(2)16x2-9y2;(3)16(a-b)2-9(a+b)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一二题要求学困生掌握,第三题要求中等生、优等生掌握,同时鼓励学困生也尽可能掌握。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学困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二)思生之认知困难,选择教学手段

4、。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数学内容,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帮助学生认同、理解数学概念、几何图形性质,解决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难以直接感知的知识点。 案例 2:二次函数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抛物线=a(x-h)2+k 可以由抛物线 y=ax2 经过平移得到,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快捷地绘制函数图像,让函数真正“动”起来,以往只能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变成具体、动态的图像。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变换过程。如先画出 y=x2 的图像,再画出 y=(x2+2)2、y=(x2-2)2 的图像,学生观察到图像是左、右平移的变换过程;又如再画出 y=(x+2)2+3、y=(x-2)2-3 的图像,观察到图

5、像是上、下平移的变换过程。 3利用几何画板,首先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其次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囫囵吞枣不能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三)思生之认知规律,组织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 3:中考第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面积定值问题 ,我整合了市中考复习会议和区复习会议上的两节公开课,再加上中考试卷中,常有不少的试题涉及到反比例函数图像中的面积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简洁,用一条主线“比例系数 K 的几

6、何意义”贯穿始终。 如图 1,过双曲线上任一点 P 作 x 轴,y 轴的垂线 PM,PN,所得矩形PMON 的面积为:S=PM?PN=|y|?|x|=|xy|. 又y=,xy=k,S=|k|. 这就是系数 k 的几何意义,明确了 k 的几何意义,会给解题带来方便,现举例如下。 例 1:若 A 点是反比例函数 y=图像上的任意一点,且 AB 垂直于 x 轴,垂足为 B,AC 垂直于 y 轴,垂足为 C(如图 示) ,则 S 矩形ACOB=_。若连接 AO ,则有 SAOB=SAOC=_。若 D 点也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 D 作 DEy 轴于点 E,点 F 在 x 轴上,SDEF_。 由此

7、,学生体会到 K 的重要意义,课堂自然地进入到下个阶段。 4例 2:反比例函数 y=和 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 P 在 y=的图象上,PCx 轴于点 C,交 y=的图象于点 A,PDy 轴于点 D,交 y=的图象于点 B,当点 P 在 y=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四边形 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PA 与 PB 始终相等;当点 A 是 PC 的中点时,点 B 一定是 PD 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 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根教学“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一系列连贯的例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尝试比例系数 K 的

8、几何意义的运用,也使得这个几何意义在问题的循序渐进中得以渗透,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逐步完善、构建自己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换位思考,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困难、认知规律,立足学生发展,更加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及时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和弥补课堂中的一些漏洞,对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尝试这方面的思考,并且积极创新,我想一定会有更好的发现和收获。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05)第一版. 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6. 3 吴亚萍,王芳等.备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7. 5作者简介:麻若华(1983- ) ,女,浙江温州市人,本科学历,温州市瓯海区新桥中学数学教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