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大事。大学阶段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很成熟。身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强,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易受到客观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已成为社会治安的大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客观分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高校的德育工作,以期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更好地展开,积累经验。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德育 大学生是指接
2、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为 18-24 岁左右。在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由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组成。而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为显得重要。年轻人有没有良好的品德和素质,是关系祖国繁荣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极易受外界影响,不良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和教育,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理论实践,为大学上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2很强的借鉴 一、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大学生思想道
3、德现状 (一)大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趋向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绝大数大学生都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感兴趣。大多数学生重视自己社会价值的实现,并为之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立志将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本上能够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大多数学生会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具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 (二)公德意识淡薄,文明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许多大学生知行不一,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不一致,存在矛盾。明明知道那些不应该做偏偏喜欢逆其道而行之,认为与常人的行为不
4、一致才显得另类,才能展示个性。比如都知道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节约环境,但真正能从身边的做起大学生又有多少?依然我行我素,想吐就吐,想扔就扔,垃圾随处可见,不会随手关掉水龙头,对哗哗直流的现象无动于衷。明明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与父母斗气,冲父母发火动粗,不尊重长辈,不给老弱病残让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明明知道在学校应该尊敬师长,然而经常有顶撞辱骂甚至动手殴打老师的现象发生,师生关系日渐冷漠。 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高校的德育工作,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巩固和发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理论要求广大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学会3用辩证和发展的眼
5、光去看待学生的生活成长和学习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在当今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广大的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正确的看待大学生的错误和缺陷。不要因为个别事件或某一阶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来否定学生的所有成绩,也不可根据学生某一阶段的成绩就肯定这个学生的一切。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看到再调皮的学上身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因素,学生生活和学习发展的总体方向永远都是向前的;一定要克服“先入为主” 、 “武断批判” 、 “刻板印象”等认知的偏见,要满怀信心的积极开展工作,饱含一颗热忱的心
6、投入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去。 (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告诫德育工作者要摒弃主观随意的工作方法,在德育工作中坚持全面思考问题的工作方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在高校的日常德育生活中,一线辅导员在工作上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管中窥豹” ,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的原则,在详细占有大学生
7、的各方面的信息的基础上,再去客观的分析学上现有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知识程度。在德育工作中不能以个人的主观臆断的推测代替4学生本身固有的联系,对学生做出想当然的推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告诫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防止片面和僵化的工作方法地出现,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学做人的关键时期。社会、学校、家庭要统筹合作,规范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从
8、而来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促进家庭和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德育工作者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上,对现存的德育工作进行分析,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深刻研究,把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学生思想道德之间的矛盾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3-236. 2 东联影视动漫,中华德育故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46-56. 3 学生德育教育指导小组.学生德育教育与培养艺术M.辽宁:辽海出版社,2011,171-179. 54 孟育群.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21-322. 作者简介:周宏(1986.01- ) ,男,四川郫县人,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012 级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