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04KB ,
资源ID:186634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663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doc

1、1浅谈“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摘 要】我们的先人在东北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淀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各类民间艺术随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其中深受东北广大城乡观众喜爱的东北二人转艺术也孕育产生于此地。二人转是东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对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曲艺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艺术;形成 东北自然风光秀丽,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我们的先人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淀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各类民间艺术也随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其中深受广大城乡观众喜爱的东北二人转艺术也孕育产生于此地。 一、二人转究其本质是“混血儿” 东北

2、在远古时期就是蛮荒之地,地处荒凉偏僻。荒野密林中隐没着大群的野兽,草原河边上滋生着大量的蚊虫鼠蚁。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这里人迹罕见,只有少数落后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这里。 据说在夏朝的初期,才开始有生活关内的汉人向蛮荒的东北地区迁移。那时中原汉民族的始祖之一古商竹的一枝移居到辽西,在殷商时期建立了孤竹国。但比较可信的成规模的移民则应当从汉武帝推行戍边屯田政策开始。从那时开始到汉代、三国、北魏、辽代时期都有汉人向关外移民。等到了金代,金朝的统治者举兵南侵,俘虏了大量的汉民到东2北地区开荒,这才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多。从此以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在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移民,发展充实边关。而根据可依

3、据的史料来看,从金代天会年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迁移定居在东北地区的中原汉人要比 1200 万人还多。 东北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荒凉寒冷,古时候是犯人的流放之地。特别是在清代,因罪被流放到东北地区的江南人和中原人数量很多。而且因为清代的刑罚规定,常常是一个人犯罪,往往祸及九族,甚至是临近的邻里也都全部被流放。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就曾这样写道:“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 ”无数的流放人员携家带口,走在去往东北的路上,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也许根本没有想过他们的到来会给东北文化的形成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这些中原汉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汉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习俗与中

4、原各地的民间戏曲,如河北秧歌、莲花落、凤阳花鼓等等。这些原本生存于中原地方的戏曲艺术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中不断碰撞、融汇,最终发展成二人转这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也正因如此,有的艺人说二人转是“莲花落作底儿,什不闲镶边儿” 。 东北地区的文化属于游牧文化,它同中原的儒家文化相比,一直处于劣势。东北地区的先民一直十分崇拜向往中原的儒家文化,常常自觉主动地吸取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而满蒙的统治阶级也将汉族的文化看做是官方的文化,号召人民积极吸纳,这些都导致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饮食服用,皆如华人” 。也因为这样,东北地区的文化逐渐养成了乐于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性。 3而东北

5、文化的这种包容性在二人转这门艺术上可谓是得以充分体现。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戏曲艺术可以像二人转这样将其他的艺术门类的艺术特性据为己有。我们常说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二人转的腔调既多又杂。它全盘吸收了东北地区的民歌特点,再加上莲花落的演唱方法,并同时用通俗唱法辅佐,电声乐器配乐。二人转的舞蹈可以说是舞台化的东北秧歌,道具也是借用秧歌中的道具如彩棒、扇子等。二人转的剧本则大量用其它曲种的现有剧目,加以改编发挥。二人转的表演还不断吸取民间的笑话、卖艺人的吆喝叫卖等,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说口” 。今天观众们所看到的二人转已经把戏曲中的身段、快板中的数板、杂技中的技巧以及小品、流

6、行歌曲等等艺术门类的特色统统融合进来。 在东北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特点的关照下,二人转好似一个能吃的娃娃,管它是萝卜白菜,还是小鸡蘑菇,只要是有营养的、好吃的,一律吸收,统统吃下。 二、二人转是脚踩大地的艺术 我曾听过一位二人转老艺人这样说二人转:“当地人说当地事儿,当地事儿用当地词儿,当地词曲当地味儿,当地事儿唱给当地人儿。 ”这几句话可谓是生动准确地概括了二人转的特征。 所说的“当地人说当地事儿”指的是以前的二人转演员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白天下地耕作,晚上或农闲时搭台唱戏。这些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看见的便是东北的黑土地,吃的是东北的苞米糊糊,由他们表演出来的东北二人转内容自然是反映他

7、们生长的东北农村的生活4内容。例如小拜年里唱到:“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家家团圆会呀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这首小拜年从大年初一唱到二月初二,生动活泼又真实地反映了东北地区农村过年时的情景,具有东北农村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热烈热闹,符合东北人淳朴热情的性格,让人听过仿佛亲身体验。 “当地事儿用当地词儿”说的是二人转中的唱词大多是天然的,没有经过雕饰的,原汁原味的语言。以前的东北人大多以游牧、渔猎、耕作为主要生计,这些条件决定了他们很少时间像南方才子那样可以风雅的坐在书房中吟诗作对。他们接触的都是最直观的、最朴实的农耕劳作,这使得东北人的语言大多源自生活,自然实在。例如

8、他们看见女人唇膏涂得浓,会说“跟吃完死孩子似的” ;形容没有文化的文盲“斗大的字儿也不识一筐” 。这种十分形象化的语言既戏谑又夸张,使用在二人转的表演中便显得演出诙谐幽默,为其增色不少。 “当地词曲当地味儿”是说二人转曲调多数是从东北民歌中演变过来,词牌曲调都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的烙印。二人转是来自农村的声音,是发自肺腑的韵律。 “当地事儿唱给当地人儿”是指二人转的表演者大多是农民,而观看表演的观众也大多是农民。二人转是农民自己的艺术。东北乡村式的幽默,将生活的真理寓于诙谐的表演之中,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融入唱词技巧中,真正做到了雅俗同欢。观看演出者可以从二人转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生活的痕迹,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也就怪不得东北农民把二人转当成宝贝。 5这当地的事儿、当地的词儿、当地的曲儿,无不散发着当地味儿,都是东北黑土地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东北二人转得以生存发展的沃土。二人转艺术是东北文化的缩影,是东北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宝藏。它几百年来与东北人民血脉相连、心心相映,是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