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探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语文的主要途径是靠自己读书,靠自己作文,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了几个方面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掌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
2、0149-01 一、让学生带着兴趣在读中学 刚小学的学生正是贪玩的年龄,要想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 低年级段的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我们在引导他2们课外阅读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激起他们阅读的情绪。刚开始,我们要尽量地挑选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并完整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讲述。当学
3、生视听故事为一种乐趣时,我们可采取“精彩片段引读法”引导学生阅读。 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让学生掌握方法在读中学 在培养学生阅读中自主学习要教会他们掌握一些方法:我的体会是:1
4、.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感同身受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阅读教学更是如此。要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阅读中去体会去发现。读到“好吃”的会流口水,读到“入耳”会入迷。读到闻香会沉醉。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白,阅读中只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率,才会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迷上自主学习。 32.多种形式的朗诵,在书声中感悟精华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
5、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再比如背诵谚语、春联、儿歌、百家姓、成语接龙、常用歇后语、精选的论语 ,唐诗、宋词,毛主席诗词等等。还有格言警句,好句好段,可以是课本延伸出来的,也可以根据课标精神自己确定,可以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也可以是老师的帮助提供的,总之,风花雪月、草木鸟兽,内容自由,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只要能适合学生的内容都可以,这样为学生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巧妙安排互动,交流阅读体会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
6、。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4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
7、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4.质疑解疑相结合,读前读后都穿插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 “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三、让学生培养习惯在读中学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5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