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几点思考摘要:十八大召开、江苏“两个率先”对江苏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作了明确战略部署。为更好地体现规划引领作用,泰兴市就“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展开中期监测并作系统评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十二五 规划 思考 从“十二五”规划的第一个年头起,泰兴市全市上下团结协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争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持续稳定提升。为全面了解“十二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准确把握“十二五”预期完成目标,市统计局协同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前半期执行情况展开监测并作了系统评估。 一、
2、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十二五”是全市推进富民强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规划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全市实际,全面关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指标体系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可操作性强;涵盖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六大类三十五项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对全市“十二五”时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济总量持2续扩张,运行质态逐步提升,发展活力继续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3、。 二、中期系统评估工作及时 全国十八大的召开、江苏“两个率先”目标体系的调整以及宏观微观经济发展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得开展“十二五”中期监测系统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中期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十二五”前期执行成效明显,2013 年末,35 项指标中:自营出口额、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等 11 项指标已达或超过规划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城乡居民收入等 12 项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划序时要求;GDP、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12 项指标未能达到规划序时进度。 未能达到序时的 12 项指标中,有 11 项为经济类指标,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4、影响使得世界经济增速低迷,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全国经济增速主动放缓等。其中:城市化水平、研发经费占 GDP 比重、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三项指标在“十二五”后期,采取坚决有力的推动措施有望完成;另有 8 项指标由于发展环境、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发展趋势等相关因素,已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相适应,需要调整。 (一)项指标目标需要下调 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四个指标,由于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济整体由“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并3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常态的现状,目标需要进行不同程度下调。服务业增加值及社
5、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项指标的目标也需相应下调。(二)项指标目标需要上调 百亿元 GDP 专利授权数。近两年,全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水平提升速度加快,至 2013 年底,该指标值已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8 倍,为更好体现规划引领作用,契合科技事业发展实际,目标值需要上调。 (三)项指标需要替代 工业技改投入。由于 2011 年起,该指标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统计起点由原 50 万元起报调整为 500 万元起报,指标需由“工业投资”替代“工业技改投入” 。 三、 “十二五”后期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5 年是全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的关键之年。2017 年全面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6、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幸福美好新泰兴,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目标。为推进这一战略目标加快实现。 (一)继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经济发展是一切物质水平的坚实基础,抓好经济建设是发展的根本。2013 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诸多困难和挑战,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建设稳中有进,全年 GDP 实现 610.61 亿元,增长 11.9%,增幅在苏中地区位次靠前,连续 13 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4县(市)行列,发展成效明显。但对照全市“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战略目标,在经济转型、特色发展、融合发展方面仍任务艰巨。 (二)继
7、续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2013 年,全市关于居民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相继出台落实了相关政策,通过进一步调优、调高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2013 年,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政策报销比例提高达 86%和 7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 100%,连续 9 年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 100%,市乡两级政策补偿比例比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但与苏南市县比,相关政策比例仍偏低;在加强民生保障、提高居民幸福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继续做好环境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是全面达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殷实、生态质量持续改善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需求。2013 年,全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强化备用水源建设,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生态建设不同于经济发展,其波动特征显著,且多以实物形态展现,百姓感知明显,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对照江苏“两个率先”升级版环保目标, “十二五”后期应继续细化相关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生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