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如何建立我国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摘 要 我国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从 2000 年后逐步展开和发展,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主体不明等,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重大,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着力于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机制。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社会舆论 引导机制 作者简介:夏锦鉴,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77-02 一、我国
2、网络舆情发展现状分析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以事件为核心,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媒体参与简单,受众广泛,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迅速,目前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网络载体:即时聊天工具(QQ、微信、MSN、飞信、陌陌等) 、新闻评论、BBS 论坛、贴吧、博客、播客、聚合新闻(RSS) 、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二)研究情况(论文)统计 以“网络舆情”或“互联网舆情”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文献,按照搜索年限来看,2003 年
3、之前只有一篇,说明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网络舆情并展开研究,但毕竟总量只有一篇,说明社会总体关注度并不高;2005 年开始加速增长,2008 年开始突破 100 篇,2010 年,总计达到1157 条结果;2005 年以后上涨幅度很大,证明我国学界真正开始研究网络舆情的时间大概从 2005 年左右,到 2008 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2010 年及以后研究论文(成果)数量已经超过 1000 篇,数量相当可观,这表明在我国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切和重视。下表是具体的数量统计(搜索自中国知网): (三)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主体多、职责交叉(管理主体不明) 。当
4、前,我国涉及对网络的建设、许可、管理、监督的部门众多,有信息产业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管理部门众多,看起来网络运行、监管状态应该有序,但实际上各相关部门职责划分的并不是很明确,且职责存在交叉现象,表面上多部门齐抓共管,实际操作过程中屡屡存在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最终形成的状态就是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合力。 2.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新产业、新领域不断的出现,但很多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不及更新。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治理、处罚依据,因此很多网络恶意、非法的行为得不到很好的治理。由于缺少网络主体资格的管理法规,任何网民都可以不经过审核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
5、论;对媒体网站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少,使得部分网站不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界定,即它不能明确哪些行为、言论是违法的,或者网站明知某些行为违法但无法可依;同时,由于缺少具体界定公民隐私范围的法律法规,网络舆论中对他人进行侮辱、恶意中伤等恶意行为的查处也面临无法可依的状态。3.技术和人才建设有待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需要借助于网络技术和专业人才,网络技术和队伍建设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基础保障。很多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由于责任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精、敏感性不够等,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延误甚至不准确,错过舆情引导的最佳时机,或者对已经形成恶劣影响的热点、焦点问题不及时解释、通报,导致恶劣影
6、响得不到消除,网络舆情的发展容易呈现无序、混乱的状态。 二、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因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影响范围广、易被歪曲修改错误引导,如果不对网络舆情合理、有效地引导,可能会形成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舆情可能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的初期报道 当前,对于突发事件,我国大部分民众还是主要依赖于主流媒体的第一时间报道,从主流媒体直接了解信息,还原事件,并形成初步判断。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当存在别有用心的人发表一些恶意、失实、有害的网络言论,并利用团队进行策划、炒作,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受众多,互动性强,一些不明事实的受众轻信谣言并传谣,很容易造成事实真相被掩盖,导致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失
7、实。 (二)网络舆情可能扩大事件的恶劣影响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传播的快捷性,负面的网络舆情一旦形成,经过网民有意的策划传播,会迅速的扩散,事件的负面影响会被不断的放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不当的网络舆情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热点问题、敏感的话题一旦经过刻意策划、渲染、修改,通过网络即可迅速形成舆论焦点。特别是一些恶意传播的谣言,很容易在网络上扩散,在社会上引起恐慌。例如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在此事件中,我国沿海部分省市公众出现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导致盐价大幅上涨,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买不到食盐的状况,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8、。 三、如何建立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一)国外的情况 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学习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提高我国的网络舆情的规范和引导,有着重要作用。 1.通过立法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规范。美国在上世纪 90 年开始制订了一系列的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数量居世界首位。同时加强对社交网络的监管,注重对新兴社交媒体的法律监管,个人隐私的保护,近几年美国政府启动了“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标识国家战略”即网络身份证国家战略,致力于创建大数据时代对应的身份标志系统,力图规避虚拟社会颠覆、入侵、侵权、欺诈等不法行为。 2.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管。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对网络舆情内容进行分级与过滤,包括
9、限制每天每周上网的时间和访问网络的次数,限制使用某些不良网站,开发对网络谣言进行分析的软件,摸清谣言的来龙去脉,实时跟踪和分析在线聊天室等,帮助警方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动向。 3.通过行业自律组织的自我约束。美国大概有 9 个比较有名的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组织,像美国计算机协会、信息交流、国际互联网协会等,这些行业自律组织分别制定详细的职业道德规范、鼓励措施以倡导行业自律。 4.加强大众网络素养教育。 强化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帮助公众全面、客观、正确的了解网络内容。加大对公众互联网知识教育的投入,普及常见网络知识,使公众能自觉的分辨和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从而抵制、远离不良信息。 (二)我国网络舆情引
10、导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1.健全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法规。一般而言,由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权威性,因此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对网络舆情管理立法的主要方面是要明确信息管制和责任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包括一般性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相结合的网络立法体系。首先需要设置网络进入许可制度,实行网络实名制,如韩国政府从 2002 年起推动实施网络实名制,2005 年 10 月决定实行网络实名制,并发布和修改了促进信息化基本法、 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法规,为网络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在网络导入监督、约束和处罚机制,公民只有获得行政许可才能在网上发布信息。其次,加强对网络信息特别是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内容的审查。
11、再次,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实现责任倒查,健全追责机制。 2.加强技术保障,建立技术管控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手段,构建技术屏障。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过滤,对内容进行分级,建立关于网络舆情内容的等级以及分类。对网络舆情的分级是指对网络舆情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等级,浏览器按照分类系统所设定的类目进行限制,过滤是指通过设置过滤词阻止对有关内容的浏览。建设一个网络舆论前期的采集分析系统,通过对重点网站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网民的基本动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控,筛选关键词和敏感话题,并通过敏感关键词及时进行跟踪。建立网络信息的倒查制度以及追责制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网络
12、舆情的规律,重点对有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分布的规律进行预防和封堵,建立预案,主动预防。 3.建立自律组织和鼓励用户自律。参照美国经验,通过一些自律组织建立行业规范和行业道德来进行自我约束。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有些问题是当时的法律法规等解决不了或者没有明文规定的,通过行业自律解决比较实际同时也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少的限制。加强用户的教育和引导,网络舆情归根结底还是通过网民兴起和传播的,因此要解决源头问题。通过加强用户的网络素质,提高网民辨别是非谣言的能力,强化网络安全理念,远离负面网络舆情。 4.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增强正面引导舆情的能力。遵循“重预防”的观念,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
13、内对网络舆情进行汇集报送分析,同时对网络舆情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及时发现敏感性、倾向性的问题,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充分利用公众经常访问的官方网站、传统媒体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加强舆论的引导。由于主要新闻媒体在社会和公众中有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大众总是把传统媒体网站、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和重要的门户网站作为主要选择。因此,在网络舆论的媒体引导中,大力建设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同时又为公众信赖的主流媒体网站是一项值得大力推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9(8). 2胡?魍?.美国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魏国辰.新媒体:监管要创新.http:/ 34 645.html,2009.4.10. 4王升华.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攀登.2009,28(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