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0.50KB ,
资源ID:1877226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772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oc

1、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摘要】构建区域增长极,对于庆阳市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基于增长极理论,结合当地现状,研究论证了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及宏观机遇,并通过对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发挥庆阳市优势并构建区域增长极的若干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庆阳市,增长极,区域经济 2010 年以来,庆阳市在“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引导下,利用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不断地吸引资源、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实现了区域全面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问题。构建区域增长极是庆阳市踏上现代区域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

2、 一、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也完全不同,庆阳市作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它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依赖于所拥有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 (一)地缘区位优势 区位方面,庆阳市位于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是西安、兰州、银川、鄂尔多斯能源大三角区域几何中心,也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蒙经济区的交集处。在关天经济区中,庆阳、延安、西安构成一个小型三角地带,三个城市之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基本已形成,利用西安与延安的辐射作用,可促进庆阳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在陕甘宁蒙经济区中,庆阳市东与靖边、安塞、志丹正在形成陕甘宁盆地油气重化工基地;南与华亭、泾川和彬长为中心合力打造国家级煤炭工

3、业基地;西与宁夏、鄂尔多斯、榆林组成能源“动力金三角” ;北与定边、盐池和惠安堡为中心形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基地。地缘区位优势显著。交通方面,庆阳市在陇海铁路、宝中铁路、西延铁路三条铁路的合围之中,全区共有公路总里程 3260 公里,交通中公路的通达度最高,与周边延安市、咸阳市、铜川市、固原市和平凉市相距都在百公里以内,成为客物流重要的集散地。随着“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庆阳市的交通和商贸物流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未来庆阳市会在主要能源战略通道、科技文化中心和西北地区物资运输集散地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成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 。 (二)资源禀赋优势 1.矿产资源。庆阳市

4、作为重要的能源石化工业基地和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核心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煤层气、天然气等资源。煤炭资源预测量为 2360 亿吨,占甘肃省预测储量的 96.4%;油气资源总量超过 40 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资源总量的 37%,预测其中天然气储量 13588 亿立方米,石油储量 16.2 亿吨;三类资源折合成油当量约1230 亿吨,三种资源与周边同类城市比较均有优势。能源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丰富的能源储备不仅奠定了庆阳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也成为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核心竞争优势。 2.生物资源。第一,野生动植物资源。庆阳市 801.54 万亩土地处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

5、,茂密的森林贯穿南北。这里拥有大面积的次生林及部分原始森林,生长着紫斑牡丹、银杏、年古槐、文冠果等 10 多种国家珍稀植物,有松树、柏树、桦树等 200 多种经济林木,总体森林覆盖率达 66.9%;大片的林内栖息着 150 多种野生动物、100 多种鸟类和 10 多种鱼类,被称为黄土高原的“天然氧吧”和“物种基因库” 。第二,特色农业资源。庆阳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的美称,胡麻、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粮油享誉国内外;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白瓜籽、黄花菜等久享盛誉; 同时,庆阳市是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 300 多种中草药的重要产地。丰富的生物资源,鲜明的区域特色农业,为发展

6、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文化旅游资源。第一,农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这里兴业创造了农耕文化的先河,随后逐渐形成的徒手秧歌、陇剧道情、荷花舞、社火以及香包、刺绣、剪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独树一帜、源远流长;第二,红色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庆阳市是陕甘宁边区发源地,红色文化影响深远。2014 年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等已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热门景区。 二、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宏观机遇 (一)宏观政策的助推。 2010 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

7、快陇东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步伐,积极推进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明确支持甘肃省建设陇东能源化工新基地、构建陇东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同时,庆阳市也成为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的核心区之一;2012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要将庆阳市打造成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庆阳市的建设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政策的助推是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重要机遇。 (二)产业转移的战略。 随着能源布局和产业战略的不断西移,西部地区将迎来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战略机遇,这将提升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强力带动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跳板” 。庆阳市作为

8、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肃省“东翼”增长极,在土地、能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庆阳市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转移战略中主动承接如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能源矿产深加工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 (三)市场巨大的潜力。 一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能够促使西部与周边及境外区域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让西部成为“一带一路”的主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庆阳市作为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能源、人力资源、农业物资等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能进一步激发庆阳市的发展活力与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庆阳市是处于各种工

9、业开发基地、旅游热点区域和交通集散中心的重要地区,只要庆阳市产业结构及布局合理、生态资源配置得当、交通网络完善,就可以使其在能源资源、金融投资、旅游文化以及生态环保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作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据核算,2013年庆阳市三产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13.2%、62.4%,和24.4%;2014 年全市三产增加值比重调整为 12.1:63.4:24.5。与临近的其他城市相比,庆阳市产业结构呈现典型的“二、三、一”分布特征,产业结构尚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

10、。同时,第二产业以粗放式的自然资源开采为主,尚未形成集约式的、新兴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资源整合水平低、效果差,无法推助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因此,庆阳市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 (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庆阳市受资金、地形环境和政府决策等条件的制约,交通仍然以公路为主,运输结构单一,并且区域内城乡公路的通达度、技术等级低、抗灾和通行能力差;庆阳市机场虽已在 2012年复航,但规模较小、航空运输和航空班次数量少,只能停靠小飞机;铁路营运方面尚未开通,是甘肃省内为数不多没有开通铁路的城市之一;区域内未形成网状交通结构。总之,基础设施薄弱、综合交通枢纽和运输体系落后、对外快速通道不畅已成为当前制

11、约着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瓶颈。 (三)生态环境脆弱。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和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区域内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加之资源开发与保护失调,干旱、暴雨、霜冻、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生态多样性破坏严重。近年来,随着石油和煤炭等矿产的深度开发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地表植被、地下水源破坏,地面塌陷,各类废气、废水、废渣的大量排放,对水体、大气、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致使生态环境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四)缺乏区域创新及合作。首先,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庆阳市农业发展市场参与率低,农业产业化缺乏积极性和开拓性;工业主要集中在采掘冶炼和重化工业等方面,产品大

12、多处于产业链末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大;其次,庆阳市大型企业较少,缺乏市场竞争下的创新驱动力,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自主创新认识不足,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区域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创新服务能力差,缺乏优质的人力资源;再次,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关注区域间的协作能力。庆阳市由于缺乏立体化交通配置和支撑区域合作的载体,尚未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使其发展始终局限在行政区域的框架内,导致各类要素无法得到最优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固步自封。 四、庆阳市构建区域增长极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战略定位,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庆阳市在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

13、。基于相对优势的中心区位,庆阳市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极应定位为西部区域发展的次级增长极、大三角腹地经济增长极,甘肃省东翼经济增长极。庆阳市要把握好这个定位并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以自身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基础条件和城市服务功能,增加自身产业集聚度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逐步发挥在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的区域能源基地和商贸、劳务、信息、物流中心等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突出草畜、瓜菜、水果、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特色高效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14、,促进第一产业稳进发展;第二产业,应加快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园区平台,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链延伸,重点拓展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多元支撑、特色鲜明的地方工业体系,确保工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整合资源,合作发展,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上培育新增长点,带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和推动力。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一体化基础。以畅通区域出口、完善区内路网为重点,着力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铁路、公路、民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路网等级和通畅程度。

15、要抢抓国家重点支持水利、中西部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保证庆阳市“腹地”区域的优势地位,还应该大力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电力建设和基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共建互联”的局面。 (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建设,关乎增长极构建和庆阳市发展全局,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切经济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工业方面,应以生态能源基地建设为目标,做好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实施绿色开采,发展洁净型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方面,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整治、复耕与重建,严格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保证金制度,切实保护

16、每一寸土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方面,以绿色为导向,逐渐改善生态环境,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响庆阳生态旅游资源品牌,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协作,提高庆阳市旅游业的综合实力。 (五)引资引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首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政府要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在技术、信息、物资、市场和电子销售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提升农业创新能力。其次,推动能源基地建设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将技术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能源技术攻关,坚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健全以

17、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机制,包括科学决策机制、经营管理机制、资本运作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同时,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形成良性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此外,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使人才与市场对接,超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保证经济创新发展中人才的供给,推动庆阳市整体创新能力和企业的科技水平,激发创新活力。 (六)区域合作,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庆阳市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就要依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找准自己在区域内城市分工与合作体系中的位置,建立区域合作共享机制,发挥与周边地区的优势互补,才能成为城市竞争与合作的佼佼者,形成甘肃省东翼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吴殿延.区域分析与规划教

18、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50-61. 2李银福,李国玺.陇东地区建设甘肃省经济增长极的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 (11):128-131. 3赵铁军,刘彦平.共建能源“金三角”同构西北经济增长极-庆阳市在“金三角”城市群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272-275. 4贺丽丽.庆阳市能源资源的开发机遇和挑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19):6-7. 5杨清,查祥德.增长极理论在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应用J.学术纵横,2011, (12):101-10. 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体功能分区视角下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路径选择” (项目编号:14YB107) 作者简介齐欣(1981-) ,女,甘肃庆阳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