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0KB ,
资源ID:187832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783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对提升学院内涵建设的作用探索.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对提升学院内涵建设的作用探索.doc

1、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对提升学院内涵建设的作用探索摘要:学院通过省级示范性院校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创新,突出了重点建设专业优势,促进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了“双师”队伍结构,加强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全面促进了学院的内涵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示范院校项目建设 提升 学院内涵建设 作用 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省级示范院校项目建设,是四川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重大举措之一,为高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院是四川省首批立项建设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通过三年的

2、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学院内涵建设的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对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高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和促进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学院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示范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各重点建设专业都制定出了符合学院办学实际、能适应行业企业和成都产业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各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四个结合” (指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结合、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能力考核与技

3、能鉴定结合)的改革思路,将各行业企业需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各专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畜牧兽医专业的“校企合作,双元互动” 、园艺技术专业的“学做一体,双能导向”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驱动,四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达到 100%,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 10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96.77%。 2 进一步彰显了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优势 专业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学校适应市场的关键性环节,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集

4、中体现。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专业建设,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由专业特色来体现。示范建设项目强调专业与专业群建设,为此,学校提出“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共同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体现了资源共享、资源优化的建设理念。学院在申报示范建设立项时,认真对现有专业进行了分析,选择与市场需求紧密并能彰显学院特色的专业作为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每个重点建设专业选择 3-4 个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带动的专业群,与重点专业同时建设,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以群内专业为支撑,辐射带动全院各专业协同发展。在专业建设中,坚持依托行业,对接产业,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做强涉农类专业,做大工程类与管理类专业,增强电子信息

5、类、机电类专业的竞争能力,形成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办学特色,专业集群优势明显。目前,学院共设置 44 个专业,其中 3 个省级示范建设重点专业、2 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3 个市级特色建设专业、4 个学院重点建设专业,重点专业带动专业群 24 个。在专业设置上,形成了与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相匹配的“立足一产,接二连三” (指立足第一产业,连接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集群。 3 科学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础,学院在示范建设过程中,要求各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按照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6、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按照“四个结合”和“五个对接” (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在示范项目建设中,课程改革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各专业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学院专业领域与行业企业职业领域高度匹配,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教育与行业职业岗位要求高度融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职业发展高度相关。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有明确的定位和标准,课程内容的安排遵循学

7、生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通过课程将职业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联系在一起。在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行业企业职业认证,根据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着力构建“三个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学习相配套的专业教学资源体系;推进“四项建设”岗位职业标准库建设、课程标准建设、教学资源与特色教材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畜牧兽医专业加强与四川旺达集团的合作,根据养猪产业的要求,引入行业标准和规范构建猪产业学院课程体系,通过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岗位规范,培养养猪专门人才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案例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案例

8、选编 。 4 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学团队 以德为魂,打造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德为魂,着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养。严把入口“三环节” (入职环节、培训环节和帮教环节) ,确保教师质量;强化事业“三融入” (融入事业、融入文化和融入团队) ,促进教师成长;深入开展“三活动” (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和教学名师) ,增强教师荣誉。通过内培外引,改善师资队伍结构,2011 年以来,学院先后录用引进教师 33

9、 名(其中博士 1 人、硕士 14 人,正高 2 人、副高 6 人) ,引进调入企事业等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人员 20人。教师出国培训进修人次从零增加到 108 人次。学院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和完善,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专兼结合,优化教学科研团队。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学院非常重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联系,外聘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校来从事教学及实践指导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科研服务团队的结构。优化了教学团队、科研服务团队。目前我校聘请的校外兼职兼课教师达到 370 余人。突出实践,一线锻炼增长才干。学院选派

10、教师到一线锻炼形成了制度,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对挂职锻炼的教师进行政策鼓励。教师通过一线锻炼,更新了业务知识,提高了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教师实践技能,增长教师综合能力,增加学院“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 229 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达到 96%以上。 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总体水平。通过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普遍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和学生评价稳步提升。尤其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教学上,教师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培养

11、合格人才;在改革意识的创新上,教师能自觉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改革,并将教改成果直接用于教学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5 加强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实训条件 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校企共建、功能互补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物化条件。 示范建设要求实习实训基地必须适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完整的职业岗位工作实景为标准,通过校企合作、

12、共建共享,建设校内校外互补充的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需要,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在示范建设期间,学院以示范建设项目为引领,以先进建设理念为指导,共建成 10 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100 余个实训室,262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了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三农”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提档升级,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学院本着种养循环、立体生态、产教结合的理念,与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围绕彭州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该项目既是彭州市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又是培养高、中职人才的共

13、享型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集成、推广的示范基地,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基地,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园区按照“政府支持、行业指导、学校搭台、企业唱戏、师生参与”的合作模式,引入了康大兔业集团、成都开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种养殖企业合作共建共营。学院投入土地、厂房、设备设施,与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共建饲料加工厂,与成都开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化养猪场,与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共建优质蔬菜繁育基地,与彭州市及当地蔬菜生产合作社共建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等。园区的建成,做到了集教学科研、生产实训、观光及技术推广示范等功能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

14、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6 提升了学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实质上是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开放性、基础性和创新性特点。示范建设项目既对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又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为创新高职建设院校管理体制、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示范建设项目将成都市政府、农业行业企业和学院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放办学,必然要求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与评价制度、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在示范建设的过程中,

15、学院通过制度完善、修订和重新制定,形成了集党群工作、院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为一体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制度汇编 ,有管理制度 132 种。这些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对提升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科学地规范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 培养了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由社会和市场来检验,也就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认可程度。最能说明社会认可程度的指标,就是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我院通过示范建设,促进了内涵建设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了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过得硬、用得上、技能强、素质高”的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通过省级示范建

16、设院校建设,我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 96.7%,连续 5 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学院委托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第三方评价,内容包括“培养结果与毕业生评价、校友评价、培养过程分析、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与成绩分析、求职分析”等内容。他们形成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学院重点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稳中有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说明通过示范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8 结语 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承载和依托,通过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学院

17、的内涵建设全面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对学院可持续发展和创办全国一流高职院校打下了坚实基础。示范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对学院进一步发展将注入正能量。参考文献: 1鲁武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20):32. 2张焕华.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科学研究,2010(2):9-10. 3顾永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关键在于管理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8. 4解建宝、王小艳.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探讨,2008(120):51-52. 5欧阳霞、刘增安.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内涵建设J.高职探析,2008(1):90-9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