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摘要: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成本高,卫生材料消耗大,物价局对医疗收费有限定,医院如何提高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增加医院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 X 医院的磁共振评估分析为例,为各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磁共振;本量利分析;投资回收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3202 1 基本情况 该院核磁共振购置于 2013 年 3 月,购置价格为 942 万元,当月购入并投入使用。该仪器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需要 24 小时开机状态,并且室内需保持 24 小时恒温状态。从 2013 年 3 月至 2013
2、 年 12 月共 10 个月,该设备固定成本达 95.75 万元;根据每次检查所需的耗材,3 月到 12 月共消耗易耗品 72.88 万元;3 月到 12 月共收入 290.76 万元,所以 2013年 3 月到 12 月的利润总额为 122.13 万元,平均每月利润为 12.21 万元,按此计算可得出该设备需要 6.4 年才能收回成本。 2 成本支出 2.1 固定成本 (1)设备原值 942 万元,按一般设备计提折旧,折旧 10 年,期末无残值,按照固定资产直线折旧法,月计提折旧 7.85 万元。 (2)该院放射科总面积 800 平方米,放射科房屋家具折旧全年17.48 万元。该核磁共振检查
3、室面积占 112 平方,所以该核磁共振检查室应分摊房屋家具月折旧 0.2 万元。 (3)核磁共振由于设备的维护需要,每天 24 小时都需要处于开机状态,并且要保障室内温度,所以在电费上耗费较多。据统计 2013 年 12月份核磁共振共耗电费 1.52 万元。由于每天都是开机状态,所以电费是固定的。 每月固定成本=7.85+0.2+1.52=9.57 万元 2.2 变动成本 (1)单次核磁检查需要耗材:每次核磁检查耗材费用约为 42 元。其中留置针、创可贴、针筒等消耗品 15.8 元,高压注射器每个 140 元,每星期使用三个高压注射器,按一个星期 100 个病人计算,每个病人承担检查 4.2
4、元/次。每个病人获得一张 CT 片,该型号片子成本每张为 22元。 (2)使用该设备需配置 4 名工作人员,2013 年该设备操作人员人均年工资 16.25 万元,人均工时工资为 81.25 元(250 工作日*8 小时/日) ,每次检查需 4 位耗时 0.5 小时,每次检查人工费为 162.5 元。 单位变动成本=42+162.5=204.5 元。 由于核磁共振尚在 1 年保修期内,所以不产生维修费用。 3 量本利分析 根据该省物价局的规定,核磁共振每部位收费 700 元,每增加一部位增加 50 元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成本开支,运用本量利分析可知: 月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变动成本)=9
5、5747.04/(700-204.5)=194 人。 核磁共振设备 2013 年 3 月投入使用到 12 月底共使用 10 个月,2013年 3 月到 12 月的月利润率如表 1。 从上面的表格可看到 3 月到 12 月的收入呈递增的状态,并且除 3 月外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超过保本量。说明随着该院核磁共振的成熟,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减少病人的不便,病人不再需要特地去有该设备的医院检查,医院也可以增加收入。 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到,磁共振的月利润率从 3 月到 12 月是逐步上升的状态。并且通过核磁共振和该院螺旋 CT 12 月份的对比,可看出核磁共振的营业能力大大高于螺
6、旋 CT。 静态投资回收期: 2013 年 3 月到 12 月磁共振利润 122.13 万元 每月平均利润=12.21 万元 完整 1 年利润=12.21 万*12=146.52 万元 回收期=942/146.52=6.4 年 从投资回收期看,投资回收期约等于 10 年折旧期的三分之二,所以核磁共振基本能够在 6 年收回成本。 综合分析看,核磁共振的高收入伴随着高成本,尤其是设备的年折旧达到 94.2 万元,且 24 小时的高功率开机状态使其固定成本较高。 为尽快收回初始投资成本,应该合理安排检查项目。可以将耗时长、成本高的尽量安排能取得同样效果的检查,以此来降低核磁检查成本。比如乳腺检查,相
7、对使用核磁共振,钼靶的成本更低。使用核磁共振设备检查乳腺耗时长,耗材损耗大,每次检查都要更换高压注射器,每个140 元的高压注射器正常一个星期使用三个,而做乳腺检查每次都得更换,大大增加了检查成本,也降低了钼靶的使用效率,所以医院应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和医院设备的经济效益来合理使用各设备。 另外,应充分利用该设备 24 小时开机状态,延长日工作时间,增加检查人次从而提高设备收入。就目前该设备检查等候时间看,该院病人需提前 2-3 天预约。而该设备检查时间从早上 8 点到下午 18 点,18 点到24 点之间的时间完全处于闲置状态,而固定的耗损却一直存在。如果能将工作时间延迟到晚上 22 点,可增
8、加 8 位检查病人,按边际贡献(700-204.5=495.5/位) ,一年可增加收入 99.1 万元。按此计算,固定成本依然不变,收入增加至 245.9 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 3.8 年。延长设备检查时间,不仅可以让病人减少等待时间,方便了病人的同时也为医院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通过该院的案例可知,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应不定期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购买前进行可行性分析,应对市场有了解,并参考其它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随着设备的上线,应该进行数据采集,将设备产生的实际收入跟预期的收入进行对比,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进行对比,进行本量利成本分析,计算投资回收期、成本效益。随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调整大型设备管理工作来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增加医院收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凤.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探析J.财会通讯,2012, (12). 2陈丽娜.某医院百万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实例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 (07). 3杜敬毅,韩小茜.医改中应加强大型设备效益的考核评价和管理J.中国医院,2012, (12). 4崔建英,李治根,张薇.某军队医院大型设备合作效益与管理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2, (11). 5江金花,唐胜辉.量本利分析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1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