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 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原因 苏巧荣 教授 (联系号码:15605759876 662981),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原因,(一)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个体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父母遗传给个体的一些生理、心理素质(气质)。方法: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高风险机率分析等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法或分子遗传学大量研究发现一些精神障碍例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酒依赖、反社会人格等存在家族聚集性。,(二) 理化生物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外伤、出血、中毒、变性、营养代谢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等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各种心理障碍
2、。躯体疾病如内脏器官、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结缔组织等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也可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 社会心理学原因,(一) 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先天素质和个体的经历、经验有关。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关的先天素质主要有气质、能力、个体的生理状态等。,外向的个体比内向的个体具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外向的人其注意力多朝向自身以外的世界,具有相对广泛的人际资源,当遭遇生活事件时习惯性和本能性地向他人求助。,另外其先天性的喜欢表达的倾向也使其心理在感受到压抑的时候自身压力会得到有效的疏泄。 另外,外向个体高级神经兴奋程度低,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没有内向者敏感,两者
3、对刺激的接受、反应程度、保持都存在差异性,而内向性格者其注意力多指向自身,喜欢反省自我,不善交际,不喜欢或不能有效地寻找社会支持,人际资源相对有限。当遭受挫折和压力时,多喜欢内省和“自力更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在应对生活事件,特别是重大的生活事件时,个体的应对能力和群体相比是有限的,这使得内向者和外向者相比较因其先天素质原因而使两者在获得社会资源方面存在差异。,情绪稳定者比情绪不稳者有着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稳定者在面临应激时比情绪不稳者情绪反应轻。情绪不稳者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容易受到强烈情绪反应的影响,作出错误抉择的可能性更大,这不仅给个体带来后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利于个体的社会
4、适应。,能力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承受力。能力强的个体在面临应激事件时,有更多的应对技能,能更好地作出抉择,伴有的不良情绪反应也轻;而能力特别是社会能力不强的个体在面临应激事件时往往不知所措,抉择时间延长,不良情绪多而且延长。,个体的生理状态影响应激反应。生理状态差的个体在面临应激时,其情绪反应可能更为强烈,心身反应更持久而强烈,对应对应激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储备消耗更大。在慢性应激性事件中,其生理状态不利于积极、有效、长期性的应对。,(二) 生活事件,A家庭家庭内生活事件对个体特别是年幼个体的影响很大,在早期它可能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和成年后的应对方式。不恰当的父母养育方式:父母养育行为分为情感温暖型
5、、拒绝否认性、过度保护型、个体偏爱型。其中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是健康的养育方式,其他三种养育方式均是不健康的养育方式。,B.学校与职业场所 自身经济方面的原因 专业定向方面的原因职业选择方面的原因 恋爱方面的原因人际交往方面的原因职业场所的压力,C. 社会、环境、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主要表现在商业化、信息化、专业化、竞争加剧、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的情感资源变化自然环境因素:如地震、车祸、噪音等,(三)应激反应与应对,应激反应可人为地分为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认知反应:包括对应激性事件的选择性知觉,对其加以警觉与注意,提取记忆中既往的经验性信息与比较,对事
6、件进行认知评价。 情绪、行为反应:受到认知评价的影响。抑郁、悲观、逃避等情绪行为反应可能是受到不良认知模式的影响,而轻度焦虑或激昂、挑战刺激、积极应对等则可能受到积极、健康的认知模式的影响。,个体对事件的应对可分成:1、问题中心性应对与情绪中心性应对2、SODAS:停止:停下来确定问题;选择:列出所有的选择;决定:决定哪一个选择是最好的;行动:作出一步一步执行计划的决定;自我表扬:最后用自我表扬作为解决问题的奖励。3、预防策略性应对方式和斗争策略性应对方式;,第四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及其心理卫生,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定义及结构,(一) 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对自己
7、发生的动作或行为,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的现实发生相互作用。,(二) 自我意识的构成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概念、自我动机、 自我控制三部分组成,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是一个有机的认识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2、自我动机 吉尔斯:(1)自我提高或自我尊重动机;(2)自我效能动机;(3)自我一致性动机,3、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即自我控制。两种解释: “不能接受可以接受” 维度 动因维度
8、:怀特指出:对环境施加影响,如同饥饿、干渴和性这传统生理内驱力一样,是一个“基本动机”。对环境施加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和控制,也包括与人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这类尝试获得成功,人便会产生一种总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变动的有力动因。如果这类尝试失败了,便会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认为他们的命运是由自己不能控制的力量决定的。严重的是,人还会产生失助的感觉。,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1.要求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的成长 2.自我评价的成熟与自我教育 3.自尊心的发展4.人生观的形成,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对社会和集体提出个人
9、独立的看法,有独立的控制行为的方式、体验,能够独自确立生活的方向。,2.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广泛性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外部表现,如容貌体型、仪表风度、行为表现;也有内部品质,如性格、气质,道德修养、同学关系、智力特点,特殊才能、学业与活动的成就等。,3.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概括性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到更高的逻辑思维阶段,4.大学生自我的反省性自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省意识,西方用元认知这个概念来表示,它的意思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5.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从两方面表现出来:(1)“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2)“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的矛盾:“主体的我”是一
10、个经验中的我,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有自己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个人又是一个社会客体的自我,这个自我处于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总之,大学生在大学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肤浅到深刻,从局限到全面的成长时期,同时,正如埃里克森所说的那样,大学生也正在经历一个“同一性混乱”的时期,“青少年患者既可能表现为激进或抑郁,也可能表现为犯罪或畏缩”,“同一性混乱期”正是自我意识剧变之期,第五章 大学生的社会化 及其心理卫生,第一节 大学生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所谓社会化,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个人的社会化有时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
11、,有时是在无意识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的。,(二) 社会化的内容一般生活规范的社会化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道德的社会化 法律的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是指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归纳起来有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当前对文化概念比较通俗的解释是: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等。,(二)家庭父母的影响(三)学校的
12、影响(四)同辈群体的影响(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概述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等社会性客体、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判断的活动和过程。社会认知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其对象看,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关系(权威、友谊、公平等)、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对人的认知又包括认识人的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动机、行为等心理过程或特征的认知。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而且还必须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
13、,(二)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一般从他人的表情来初步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以后会根据他人的经历,当时的生活、学习环境、状态来认识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一般地讲,一个人的表情反映出他内在的感受,面部表情更是如此。但是表情具有掩饰性。,(三)对他人性格的认知一般从言语、行为、过去经历、家庭心理背景、体型判断。(四)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判断人际关系受到个体人格的极大影响。,(五)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因而
14、认知结果也不同。2. 当时的情景3. 认知者本身的特点社会心理学家凯利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构,如同一个“有色镜头”。人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经过这个“有色镜头”的过滤。组成这“有色镜头”的因素有:一个人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需求等。其功能是用来对认知对象加以分类和辨别。4. 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就是社会偏见。,第四节 社会印象的形成,社会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个体对他人的一般印象是在很有限的信息基础上形成的。个体都愿意估量他人的智力、年龄、经历背景、种族、宗教、文化水
15、平以及诚实热情与否等等,并进一步表示自己的态度喜欢或厌恶。,(一) 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1. 第一印象的信息来源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对方所获得的印象,也包括看到或听到对方其他方面的材料时所获得的印象。2. 第一印象的特征(1)表面性 (2)片面性 (3)类化 (4)归因 3. 第一印象的作用所谓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为首因效应。它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即所谓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多,对一个人的各方面情况会越来越清楚,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二)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人印象形成的 主要依据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个人好恶的估价是最重要的。奥
16、斯古德的研究表明,好恶估价是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一旦个体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认知就会归入相应范围。好恶评价中,对热情与冷淡的评价是形成他人印象的关键因素,热情与冷淡是好恶评估的中心性的品质。,(三)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对于积极肯定的信息和消极否定的信息,个体并不是同样对待的。两种信息资料相比,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在其他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消极否定的品质(如自私)比积极肯定的品质(如聪明)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第五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
17、释和推测。,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分析自己和他人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时候,常涉及四个重要的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而这四个因素可以按照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和可控不可控归入六个范畴之中:能力是内在、稳定且不可控因素;努力是内在、不稳定且可控制的因素;任务难度属外在、稳定且不可控因素;运气则是外在、不稳定且不可控因素。,理想的归因模式是当成功时归因于自己能力高强或者付出了努力,失败的时候则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或者运气差。这样个体的动机就会得到巩固和加强,自尊心也会得到维护。,第六节 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一)什么是态度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
18、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二)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美国纽曼公司根据研究提出了14条在高成就者身上观察到的态度典范,它们是:(1)自我尊重 高成就者将自己看作有价值的、重要的、能够取得成就的人。(2)责任心 高成就者具有承担活动结果的责任心。他在成功时感到光荣,在失败时也敢于承担责任并改正错误。(3)乐观主义 他们总是期望着前途更好些,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影响事物发展的过程。(4)目标定向 目标指引的方向对高成就者很重要,该目标能稳定地知道他们的行为。(5)富有想象力 他们不为往事所局限,在他们的想象中充满了自我实现的美好前景。(6)警
19、觉性 由于他们具有目标定向,所以能更敏锐地觉察到有用的信息,并且及时捕捉这些信息。,(7)创造性 他们总是探索新的、更好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8)喜欢与人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9)发展的倾向性 他们总是要求自己冲在最前面,而不是停滞不前,或者仅仅去应付早已变化的世界。(10)对压力的积极反应 他们在危机期间最能发挥作用,将现实的压力作为一种挑战。(11)信任 他们总是相信别人也想取得成就,并愿意为别人提供相应的活动机会。(12)快乐 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13)敢于冒险 他们欣赏尚未确定的事实,期望着一切更美好的但尚未出现的事物,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优秀而不是完美无缺。
20、(14)现实性 他们总是依据现实的条件而做出决定并积极行动。,第七节 大学生的社会行为,(一)从众行为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阿希以及后来的研究者对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发现从众行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群体的规模2.群体凝聚力3.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4.个性特征与性别差异个人的智力、自尊心以及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和从众行为密切相关。,(二)服从所谓服从,乃是个体按照社会要求、团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三)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代表了所有与攻击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