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5 ,大小:351.50KB ,
资源ID:188997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89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轻性心理疾病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ppt)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轻性心理疾病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ppt

1、轻性心理疾病,第五章 轻性心理疾病,第一节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或神经衰弱症状的心理疾病。本疾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诊断标准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 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 状;神经衰弱症状人格解体症状。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

2、主动求 治。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 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焦虑症,它是一种并非有焦虑刺激引起的或不能用焦虑刺激合理解释的,以焦虑和紧张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焦虑症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焦虑症多发生在20-40

3、岁,女性多于男性。 焦虑症的病因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精神内部冲突所致,在儿童时期就有冲突体验,继而被压抑,成年后在某种条件下又唤起。有人认为焦虑症可能有特殊的生物学基础和遗传倾向,亲属患病率为15%,一般人只有3%,单卵双生同病率为41%,双卵双生只有4%;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乳酸分泌增加。,惊恐障碍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惊恐障碍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心悸、呼

4、吸困难、胸闷、胸痛、四肢发麻、出汗、发抖,患者惊恐万分,似乎死亡迫近,大声呼救,发作时间1-20分钟,有时达数小时,可反复发作多次。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在发作间隙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 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 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

5、、抑郁症、 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 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性惊恐发 作。,广泛性焦虑临床表现 是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虽认识到杞人忧天,但不能控制,颇为苦恼,容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不好。患者还有躯体症状,植物性神经功能亢进,口干、恶心、胀气、腹泻、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尿频、月经不调、阳痿、面色潮红等。患者还有运动性症状,如紧张性头痛、肌肉紧张或强直、手震颤、睡眠障碍、有恶梦。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多数焦虑症有较好的预后。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

6、项: 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患者困难以忍受又无 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 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 物,或抗焦虑药的的戒断反应,强迫 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 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 焦虑。,诊断要点注意 必须同时具有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两者缺一不可,即只有精神性焦虑或只有躯体性焦虑,无论其焦虑严重程度如何,都不能诊断为焦虑症。 并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相应刺激,或者有相应的

7、焦虑刺激,但刺激程度与焦虑程度和焦虑持续时间明显不相称,即焦虑反应并非起源于现实危险或不能用现实事件作出合理解释。,鉴别诊断 与焦虑反应的鉴别:对诸如重大考核、重要约会等发生焦虑反应,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挫折的某种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正常的反应状态,但这种情境很少原封不动的反复出现,即使反复出现,也能通过不断的适应渐感习惯而减少焦虑反应的强度,从而最终消除这种反应状态。而焦虑症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焦虑反应,既说不清原因也无法摆脱。,矫治自我监测倾听诉述和解释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抗焦虑药物,恐惧症,是一种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

8、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恐惧症的病因有很多,遗传与素质因素是有影响的,患者的个性多为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从小多受到母亲的过分保护,早期的不良体验、促发心理冲突的不良生活事件、父母或他人的示范与影响等都是可能病因。,临床表现 极其强烈的恐惧反应,并伴有心慌、面赤、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症状,常有期待性紧张不安和焦虑,而恐惧刺激物或情境一旦出现,则极力逃避。 我国恐惧症的患病率为0.59,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20岁左右。诊断标准 (1)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

9、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或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2)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3)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场所恐惧症 是对特殊公共场所的恐惧。一般地讲,凡 是密闭或拥挤的,具有包围感的难以轻易 脱身的场所,都有可能诱发患者的莫名惊 恐而使其夺门而出,严重时患者会感到透 不过气来,似将昏迷。社交恐惧症 是对际交往的恐惧。患者极力避免与恐惧 对象交往,如不得不与其交往,便会脸红 、心悸、出汗、颤抖,或举止笨拙、惊慌 失措、忐忑不安。,诊断要点 (1)明知恐惧反应是不合理、不切实际的,即与引起

10、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不相称,知道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社交过程对自己往往并无伤害或威胁,也知道别人并不会为此而引起恐惧反应,但难以摆脱。 (2)发作时常伴有心慌、脸红、出汗、恶心、头晕、颤抖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对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极力采取回避态度,尽管也知道回避是不必要的,但仍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因而常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鉴别诊断 与焦虑症、疑病症等其他神经症的鉴别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并非源于现实的危险,通常没有明确的具体对象;而恐惧症的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或惊恐发作等,只与特定的处境、事物和人际交往相联系的。 疑病症是根据不足地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严重

11、的躯体疾病而反复求医、反复检查以证实自己确已患某种疾病,这种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先占观念,无法通过解释或检查的阴性结果予以消除。而恐惧症如表现为疾病恐惧症,则是害怕得病而拒绝接触病人甚至回避医院。,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鉴别 抑郁症患者也可伴有恐惧症状,但其基本症状为抑郁;而恐惧症有时也会出现继发抑郁反应。但一般较轻,极少达到符合抑郁症诊断的程度。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也有不合情理的恐惧反应,但其有严重的妄想观念和思维障碍,也无自知力,认为这些反应是必要的,而恐惧症患者无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思维障碍等症状,也明知恐惧和回避反应不合情理而仍难以摆脱、无法控制。,矫治认知疗法 帮助恐惧症的患者分析对象与

12、恐惧反应之间建立的条件作用的原理。系统脱敏法 根据系统脱敏法的步骤进行。药物 丙咪嗪、氯丙咪嗪等三环类药物或百忧解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抗抑郁;也可用氯羟安定、赛洛特等。,强迫症,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二者强烈的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是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强迫症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临床表现强迫观念 强迫思考;强迫表象;强迫怀疑;强迫对立思维; 强迫回忆。强迫情绪 主要表现为

13、强迫性恐惧。强迫意向 具体表现是内在驱使、内在冲动。强迫行为 屈从性强迫行为;对抗性强迫行为;强迫性仪式化动 作;诊断要点 (1)至少有以下4项强迫症状之一: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动作),且强迫症状是出自内心而非外力所致,即自我强迫。明知强迫症状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而仍反复出现。 (2)对强迫症状力图抗拒和排斥而又不能控制和无力摆脱。 (3)强迫症状的出现会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痛苦情绪。,鉴别诊断 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 精神分裂症的强制性症状属“非我”性,即常归咎于外力所强加,且对强制性症状不具批判力,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而强迫症的强迫症状则属“自我”性,是出自于

14、内心,而非外力所强加,且对之具有批判力,认为是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的。 与抑郁症、焦虑症的鉴别 强迫症患者可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但一般并不太重;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有时也会出现强迫症状,通常也不突出,都不符合彼此的诊断标准。,矫治支持性心理治疗 教育干预行为疗法 自控法(制想法、行为中止法、替代法)药物 氯丙咪嗪抗抑郁,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主要是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特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但易疲劳,以及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50年代末,我国对本症作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主要病因为:神经

15、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节奏紊乱,过分劳累紧张为发病条件;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均可成为诱因。 多起病缓慢,就诊时往往已数月以上的病程。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也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及时适当的治疗多数可好转,病程两年以上的慢性病人或合并人格障碍者,预后欠佳。,临床表现衰弱症状 脑力易疲劳,无精打采,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 能持久,记忆差,脑力和体力均易疲劳,效率显著下降。情绪症状 感到烦恼,紧张而不能松弛,易激惹等。其内容常与 现实 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

16、重,难以应 付。可有 焦虑和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兴奋症状 感到精神易兴奋,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控制不 住, 伴有不快感,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这种情况在 入睡前较 多,表现为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缺乏 指向的思维 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有时对声光很敏感。肌肉紧张性疼痛 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等。睡眠障碍 如入睡困难,为多梦所苦,醒后感到不解疲乏,无睡眠感( 实际已睡,自感未睡),睡眠醒觉节律紊乱(夜间不睡,白 天无精打采和打瞌睡)。其他心理生理障碍 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 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诊断要点 (1)神经衰弱临床表现的“衰弱

17、症状、情绪症状、兴奋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症状和睡眠障碍症状”中至少具有3项症状。 (2)病程至少在3个月以上。 (3)必须排除其他各种神经症、心境障碍中的抑郁症以及易引发神经衰弱症状的躯体疾病与脑器质性疾病。,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神经衰弱的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和其他躯体疾病,如脑的炎症、肿瘤、变性、外伤、中毒、脑血管病变等,以及结核、溃疡、内分泌等躯体疾病。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神经衰弱综合征,属于这些原发性疾病的症状之一类。 精神分裂症:早期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不关心自己健康,不迫切求治,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但情感低落和伴发其他症状。 其他神经症:出现神

18、经衰弱症状时,应按等级诊断原则只诊断其他神经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如下:主要标准 新近起病的严重而虚弱性疲劳,持续至少6个 月;没有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次要标准 包括头痛、肌痛、关节痛、发热、咽痛、淋巴 结痛、肌无力、活动后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 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不集中、思维困 难、抑郁等)、睡眠障碍、突然发生疲劳等( 要求至少有其中8项症状)。客观标准 包括低热(37.6-38.0),非渗出性咽炎, 颈前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矫治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使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导其不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自身疾病的观察上,

19、增加自信心。行为治疗:自我放松训练,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 抗焦虑剂、脑代谢药等,宜小剂量服用。,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 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患者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型)的行

20、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患者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 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 对躯体症状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 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

21、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患者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患者因经常接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诊断要点症状标准 (1)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 在下 列4组症状之中,至少有 2

22、 组共 6 项:胃肠道症状:如腹痛; 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反胃;大便次 数多、稀便,或水样便;呼吸循环系症状:如气短;胸痛; 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 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疤痕; 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2)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 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作出合理解释; (3)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患者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 种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5)如存在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严重标准 常伴有

23、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长期患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与其同龄人一样有同等机会发生其他独立的躯体疾病,如果患者主诉的重点和稳定性发生转化,这提示可能有躯体疾病,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和会诊。 抑郁症:躯体化障碍通常伴以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如果抑郁和焦虑本身在严重和持续时间上不足以诊断,则不必分开诊断。 疑病症:躯体化障碍患者关注的重点是症状本身及症状的个别影响,而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更多的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病过程及其致残后果。疑病症患者倾向于要求进行检查以确定或证实潜在疾病的性质,而躯体化障碍患者要求治疗以消除症状。在

24、躯体化障碍中,常有药物过度使用,同时也存在长期不遵医嘱的情况,而疑病症患者害怕药物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护。,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 如果病程短于2年,临床表现符合躯体化障碍或者不典型,均应诊断本型。诊断要点 (1)躯体症状的主诉具有多样性、变异性的特点,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应考虑本诊断; (2)除病程短于2年外,符合躯体化障碍的其余标准。,疑病症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患者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合理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

25、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 本障碍男女均有,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诊断要点 (1)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2)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时社会功能受损。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鉴别诊断 抑郁症:常有疑病倾向,但显著的情绪低落和伴发其他抑郁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现疑病症状,但

26、内容较荒谬或不固定,患者不积极要求治疗,并有其他精神病性症状。 其他神经症:各有其临床特征,且疑病症状在整个病程中不占主导地位,疑病症状随原发疾病好转消失。 躯体化障碍:患者注意症状,患者诉说的疾病及其症状数量较多,且经常变化,不像疑病症患者注意疾病本身及后果。疑病症患者的疑病观念涉及一种或两种躯体疾病,患者诉说的病名前后一致。 躯体疾病:有的患者主诉可能是在真实症状基础上的夸大,不可误为疑病症状。故在诊断疑病症前常行全面检查,肯定排除各种躯体疾病后方作出疑病症诊断。,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临床表现 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27、。患者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自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诊断要点 (1)至少有下列2项器官系统(心血管、呼吸、食管和胃、胃肠道下部、泌尿生殖系统)的自主神经兴奋体征:心悸;出汗;口干;脸发烧或潮红; (2)至少有下列1项患者主诉的症状:胸痛或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轻微用力即感过度疲劳;吞气、呃逆、胸部或上腹部的烧灼感等

28、;上腹部不适或胃内翻腾或搅拌感;大便次数增多;尿频或排尿困难;肿胀感、膨胀感或沉重感; (3)没有证据表明患者所忧虑的器官系统存在结构或功能的紊乱; (4)并非仅见于恐惧障碍或惊恐发作时。,鉴别诊断广泛性焦虑:患者往往表现为明显的精神性焦虑,如以紧张、害怕、预期性焦虑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躯体性焦虑症状,但患者不将其归咎于某一系统疾患。躯体形式障碍:可有自主神经症状,但与许多其他感觉和感受相比,既不突出也不持续,且症状并不总是归于某个特定器官或系统。,矫治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心理动力学治疗:帮助患者探究

29、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认知治疗: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疑病性格的人,予以认知纠正,有远期疗效。森田疗法:使患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继续做自己的事和顺应自然的生活,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针对躯体症状表现可予对症处理。,癔症(解离或转化障碍),它是一种以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记忆,即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转化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即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且可因暗示或“继发得

30、益”而发生、加重或减轻、消失。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临床表现 癔症症状(即无病理基础的症状和体征) 特点:癔症症状与患者想象中的疾病的症 状相似。癔症症状 可因暗示或“继发得益”而变化。 癔症症状可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 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假性 痴呆;癔症性交替人格。癔症性躯体障碍 癔症性大发作;癔症性瘫痪;癔症性失 音;癔症性震颤;癔症性失明;癔症性 失聪;癔症球;癔症性肤觉缺失。,诊断要点 (1)起病急,病前有明显的心理应激源。癔症症

31、状缺乏相应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 (2)癔症症状可因暗示发生而加重或减轻或消失。 (3)癔症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继发得益”有关。 (4)应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引起的癔症样症状。,鉴别诊断与具有癔症样症状的躯体疾病的鉴别 主要与癫痫的鉴别与各种精神障碍的鉴别 各种精神障碍都各有其基本的突出的特殊症状。与诈病的鉴别 诈病有明显动机的欺骗性行为。,矫治疏泄 引导患者详细讲述与癔症症状发作相关的应激事件的内容。解释 提供患者对引起癔症症状原因的认识。暗示 在于减轻和消除癔症症状。药物 镇静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等)。,应激相关障碍,它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

32、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原因; (2)社会文化背景; (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 (4)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反应)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到刺激后立刻(多在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症状标准

33、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 项:(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 定的盲目性;(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 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病程标准 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 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排除标准 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及抑郁症。,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它是一种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

34、治疗,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症状标准 (1)病前遭受强烈精神刺激;(2)以妄想或 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 明显相关,而与个体素质因素关系较小。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和自知力严重受损。病程标准 病程短暂,仅个别病例超过1个月。消除病因 或改换环境(如解除拘禁)后迅速缓解。排除标准 排除癔症性精神病,以及其他非心因性精神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床表现 有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

35、响;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3)持续的回避 (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5)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患者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件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症状标准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不由自主 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 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忌 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

36、面色苍 白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 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极力不想有关 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 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 ,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 希望和信心。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 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适应

37、障碍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时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症状标准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 (如出国、移民、入伍、退休等); (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 作用; (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 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生 理功

38、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存在见于情感性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 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 诊断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 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 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急性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 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矫治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消除对回忆的恐惧反应,运用认知技巧质疑非理性想法。应激管理疗法 帮助患者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以缓减他们的应激,也可以运用思维终止法抑制干扰性想法。社会文化治疗 用该民族的文化标准来理解和治疗患者。药物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消除症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