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当前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启示摘要:动态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变化以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移。通过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优化要素禀赋结构,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发挥政府在高级生产要素和技术培育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素结构变化;内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DOI:10.13939/ki.zgsc.2015.31.015 作为国际贸易
2、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比较优势理论已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分析,在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及贸易与经济内生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古典比较优势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早在李嘉图著名的论谷物价格法对股票利润的影响一文中,就已经体现了动态的思想,认识到了长期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此后,克鲁格曼(Krugman,1987)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1) 、阿姆斯登(Amsden,1989)都使用了动态比较优势概念,但都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史蒂芬?瑞丁2(Stephen Redding,1999)对动态比较优势进行了简单概述:
3、当某一国在时间 t 点上关于 i 部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增长率比其他国家低时,该国在时间 t 点上关于 i 部门的生产活动才具有动态比较优势。1与静态比较优势不同的是,动态比较优势更加强调在一定的条件下,后发国家潜在的未来可能形成的优势。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系统梳理和归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出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实质,对于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并实现优化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源于要素结构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要素丰裕度的动态变化 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
4、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要素丰裕度(或称要素禀赋) ,则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要素丰裕度的变化使得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具有动态性质。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的内生变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使得一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比较优势的变化。二是跨国资本的流动。资本流入使一国以实物衡量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以要素价格衡量的要素禀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要素禀赋变化是内生的,后者则是外生的,前者仅涉及商品的跨国流动,后者涉及要素的跨国流动。 31.内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5、二阶堂和宇泽(Oniki and Uzawa,1965)认为人口增长和内生的资本积累会导致各国比较优势以及贸易模式发生动态变化。2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个国家劳动的数量以外生的速率增长,资本存量的变化则由国内储蓄倾向所决定。生产的两种产品中一种是专门的消费品,另一种则可兼作资本品。在这个模型中,长期而言每个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都趋于稳定,这一比率与国内储蓄率正相关。随着资本/劳动比率的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贸易小国的比较优势会逐渐转移到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此外,将要素丰裕度内生化的重要成果还有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3、芬德利(Find
6、lay,1970) 。4 林毅夫等在对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和负面影响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或称比较优势战略,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变量。换句话说,是一个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5具体思路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经济系统内生的,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的变化,要素禀赋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在各种要素中,资本存量变化对一国要素丰裕度影响最大。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于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的规模,储蓄倾向由制度因素决定,因此影响资本存量的关键是经济剩余的规模。经济剩余的规模则依赖于
7、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活力4就较强,创造的剩余就多,积累也就越大。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较快地实现资源结构升级,从而产业结构升级也就越快。6 林毅夫等人的理论与二阶堂和宇泽等人的模型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林毅夫等人更加注重国内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化,最重要的是将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要素禀赋内在变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通过要素禀赋这个关键概念和其动态性质,我们就可以把贸易结构和国内产业结构两者联系起来重新审视。 2.外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外生要素禀赋的变化,主要来自要素跨国流动,在现实中流动最大的是资
8、本要素。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分析了一个国家拥有的要素数量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证明了如果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则一种要素存量的增加不仅会导致生产中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在产品产量中的份额增加,而且还会导致这种产品产出的绝对量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则绝对减少。如果产量增加的产品是出口产品,则导致该国的对外贸易量增加,反之亦然。7罗伯津斯基定理表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决定着资源配置的变化,也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蒙代尔(Robert A.Mundell,1957)进一步考察了要素可以跨国流动时的效应,证明了要素的跨国流动会改变各国的要素存量和相对要素价格,进而改变其贸易
9、结构。8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之间究竟是相互替代关系还是相互补充关系,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 定理)已经得出了结论:商品贸易可以取代要素流动实现同一要素在国家之间价格的均等。或者说在这里商品贸易替代要素的跨国流动发挥作用。蒙代尔的研究得出的结论5正好与之相反:要素流动也可以替代商品贸易发挥作用。蒙代尔模型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当存在资本流动时,资本的流动使得国家之间的要素丰裕度发生改变,由于要素价格的作用,资本从相对丰裕的国家流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资本流入国的资本丰裕度上升,而资本流出国的资本丰裕度下降,从而使得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逐渐趋于消失。 (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 所谓要素密集度
10、,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在资本和劳动两要素假定下,要素密集度可用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也就是人均资本消耗量来衡量。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质上是从产品要素密集度改变的角度来探讨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过程。当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运动时,生产要素的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技术密集型产品转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再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也随之从技术力量雄厚的创新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动态的角度实现了比较优势的转化过程。9这种动态变化源于产品自身
11、属性,因此是内生的动态变化。具体说当某种产品作为最初创新产品出现的时候,是一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技术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该产品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时候,比较优势也就转移到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或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就具有了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 6二、源于技术进步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这方面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技术视为外生变量,从动态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对贸易模式和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类则把技术视为内生变量,除了研究技术变动对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外,还将技术发展视作科学研究投资和经济增
12、长的一种结果,此类分析框架同时包括了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 (一)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 斯文松(Svenson)等人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差异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证明了在两国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相同,产品生产需要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投入以及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技术的差别就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两国贸易中,各国都会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长期来看,只要一国能保持在其优势产品上的技术优势,那么比较优势将一直在初始优势产品上。 巴拉萨(Balassa,1977)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比例变化的角度完善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阶梯论,
13、也称比较优势阶段论。10他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中,不同国家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比较优势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密集使用程度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中。巴拉萨认为,在国际分工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并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划分为不同类型。处在第一阶梯的是发达国家;第二阶梯是新兴工业化国家7(主要是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等国) ;第三阶梯为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除新加坡) 、中国和印度等国;最低一层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
14、这一阶梯式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分别发展各自的新兴工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通过承担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从而呈现出阶梯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二)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 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和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强调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这些理论明确了技术的来源和传播扩散途径,阐述了技术创新、技术扩散、边干边学等经济活动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以及后进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逐步
15、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干中学”与“技术外溢” “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是指落后的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是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通过边干边学获取先进技术。 “干中学”一般是与技术外溢相伴而行的,因此二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干中学”的概念源于阿罗(Arrow,1962)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从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一文。11阿罗认为,外生变量不能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与过程。知识增长与生产技术的提高主要是因生产而积累经验的结果;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8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经验的积累就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阿罗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
16、作用,认为学习有两个效应:一是由于生产了更多的资本品而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使下一代资本品所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二是由于知识非独享性的溢出效应,使所有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在生产最终产品时的效率都能有所提高。美国经济学家保尔?罗默(Romer,1986)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12 “技术外溢” (Technology Spillovers)是指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自然而然输出技术的结果。它与技术创新不同,不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因此它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克鲁格曼(Krugman,1987)13和卢卡斯(Lucas,1
17、988)14分别讨论了技术外溢问题,在他们看来,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识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称为“技术外溢” 。杨(Young,1991)考察了“干中学”对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之后,认为在某一产业中存在的“干中学”效应能够溢出到其他的产业,即使“干中学”效应是有界的,存在外部型的“干中学”也会使得新产品的引入成为可能。15 2.技术创新与动态比较优势 格罗
18、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0)在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动态的两国贸易模型。他们首先分析了9水平产品创新时动态比较优势的差异,将产业内贸易放在动态框架下分析,证明了贸易模式是由各国研发出的新技术数量决定的。或者说,比较优势随着研发投资水平而动态演进。具体说每一个时点上的贸易格局都取决于各国企业所拥有的科研项目的数量。长期而言,贸易模式随着各国企业家所研发的新技术的数量而演进,而新技术又取决于各国 R&D投资的规模。另外,水平创新对动态比较优势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各国企业家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数量,还取决于知识溢出的范围。当知识是在全球范围内溢出时,各国
19、研发投资数量取决于各国要素禀赋和初始要素成本的差异。对于垂直产品创新情形下的动态比较优势演进,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将熊彼特模型纳入了贸易理论,强调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各行业贸易模式由技术领先的行业数量决定,而后者又是由一国先前的研发投资水平决定的。16 3.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与动态比较优势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突破了传统优势理论的框架,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此学派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置于一个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认为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通过经济组
20、织的演进,能够获得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进而决定了比较优势的内生演化。17 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10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他认为,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这种内生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天生生产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或者说,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作内生比较优势。外生比较优势则是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
21、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杨小凯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人力资本与知识的积累,从而产生内生比较优势。杨小凯将分工专业化视为动态比较优势的来源,并通过超边际分析法将其内生化,说明了分工后总生产力水平之所以会高于自给自足条件下的水平,是因为分工后的专业化生产会内生出比较优势。因此,后发国家通过参与分工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可以获得内生比较优势,并且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种内生的比较优势既有“干中学”效应的作用,也有规模经济的作用。18 三、源于其他角度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史蒂芬?瑞丁(Stephen Redding,1999)在其论文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的福利效果中1,认为在技术内生情况下,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演变的。瑞丁认为,发展中国家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选择:在当前已经具备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或是进入虽然当前缺乏比较优势,但却在将来可以通过生产率增长潜能的发挥而获得比较优势的部门(如高技术部门) 。或者说是在当前的静态比较优势和未来的动态比较优势之间进行权衡。但在自由贸易体制下,比较优势原理要求一国按照当前的比较优势即静态比较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