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福建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资源节约的法规制度建设;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的先进科学技术;强化全民节约环保意识;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福建省;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32-02 一、循环经济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生态学中的各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循环经济实质上也是要求采用这种发
2、展模式,使生产和消费等各个阶段相互促进,生产当中尽可能的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消费阶段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能再次运用到生产当中。与传统单向流动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反馈式的发展模式,且资源重复利用的比例很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在整个经济系统的全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封闭式的发展模式,资源不仅在生产阶段发挥效用,到消费阶段仍然会加大综合利用,不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还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众多人均资源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我国资源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消耗、低利用率的情况,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发展循环经济就变得必不可少。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矿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表 1 反映了我国部分人均资源与世界平均资源的情况。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5,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值。与经济生产相关的原油、天然气和煤
4、炭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天然气仅占世界平均值的 4.5%,而原油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2.5%,只有煤炭的可采储量相对较高一些,占世界平均值的 50%。这反映了我国可用能源比较少,如果仍沿用以往的粗放发展模式,资源将最终枯竭,经济发展将停滞不前。 (二)资源利用水平低 矿产资源总回采率、单位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产品单耗指3标居高不下。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我国的能耗比较高,能耗利用率低。每万吨GDP 能耗吨油当量我国是美国的 3 倍,德国的 5 倍,日本的 5.5 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也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反映了我
5、国在经济生产中不仅能源消耗量大,而且在废弃物排放方面也比较大,而这将产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三)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大 我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大,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高资源消耗产业占全部工业的 80%以上。 (四)环境问题突出 资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转到追求科技进步、以效
6、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上来。 三、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投入,并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废弃物。循环经济倡导“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要求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4这与循环经济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一)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是突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瓶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应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资源消耗环节;二是废弃物产生环节;三是再生资源利用环节;四是消费环节。 1.大力抓好资源节约,特别是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做到“物尽所用,地尽其力” 。 2.提高废弃物的综
8、合利用率,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和设备,将各个环节产生的废弃能源、原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主产品的资源消耗并生产出新的副产品,实现废弃物的减量排放或零排放。 3.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能5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加快资源节约的法规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
9、模式;完善促进资源节约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运用价格、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建立有公众参与的节约资源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其次,建立科学完备的节能环保法律保障制度。加快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保证现有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同时,针对各违法行为也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三)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的先进科学技术 节能靠节能技术来实现,节能技术是指一定量的能源投人能够产生更大效应的技术,即提高有效利用能量与能源总体内含的能量之比。 企业
10、应该成为开发节能技术的主力。企业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单位,直接实施生产行为。因此,企业应承担起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发展节能技术,虽然需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节能技术的使用最终将给企业带来正的效益。 国家应支持企业发展节能技术。节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共产6品的范畴,如果交给市场配置的话,会存在着失灵的情况。因此,针对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国家要积极组织,带动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 积极鼓励个人开发节能技术。完善我国专利法的相关内容,对开发节能技术的人员要加大保护力度,以推动个人开发节能技术的热情。针对个人开发节能技术除了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外,还要加大对节能技术
11、的推广利用。 (四)强化全民节约环保意识 社会公众的节约环保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必须树立全民节约环保的理念。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只有全民参与节约、人人做到环保,才能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节约型的消费模式,让节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将节约型消费当成是一种常态,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舆论。 (五)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 针对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成效的地区、企业,将其生产和管理的方法进行推广,鼓励有条件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和企业利用自身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借鉴,不断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湘舸,解仁美.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深层解读J.理论探索,2006(1) 72 曹 旭,张夫玲 .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 江吉星.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5). 4 福建 13 项措施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机电设备, 2005(4). 责任编辑:王 鑫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