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5.50KB ,
资源ID:189661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896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助学金认定存在问题的外因与育人教育.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助学金认定存在问题的外因与育人教育.doc

1、1高校助学金认定存在问题的外因与育人教育摘 要:高校助学金是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利国惠民的政策。但在助学金的认定过程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贫困生生源地与就读高校所在地消费水平的差异等外因问题给助学金的认定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了促进助学金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顺利进行和达到育人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在了解存在问题的外因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诚信和感恩教育。 关键词:助学金;外因;诚信;感恩 高校助学金是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援助资金,是国家为了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一种无偿资助,为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明确提出:

2、“ 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探讨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 1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提出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并且国家从 2007 年更是加大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其中国家助学金所占比例最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就个人思考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1 高校助学金认定存在问题的外界因素 笔者认为助学金级别的界定与是否被认定为贫困生的过程中容易受2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对助学金认定的影响 首先,

3、当代大学生以 90 后为主体,经历了中国综合国力迅猛发展的阶段,从小受到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庭教育趋于民主,思想上比较活跃,精神上追求独立。其次,90 年代我国计划生育力度加大,多数家长追求优生优育,孩子成为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这一时期的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从小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他们急速融入城市,成为祖国有力的建设者和真正意义上的外出务工工人。他们思想上受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双重影响,在这一过渡时期,很难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度。由上述因素,导致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部分大学生长期受全家独爱于一身,注重物质享受、虚荣心强、自私自利

4、等自我为中心行为突出;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因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普遍是中国较早的留守儿童,父母只注重物质满足,很少关注其成长经历。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在三观上最容易受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上述外因无形中渗入他们的思想,给助学金的评定增加了难度。如真正贫困大学生不申请助学金或过分依恋助学金;还有非贫困大学生为了物质享受,拟定虚假贫困证明材料,夸大家庭的贫困程度等等。这样就增加了助学金公开、公平、公正的认定难度,减弱了助学金 “助学育人”的意义。 2、个别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部分学生缺少关注国家抚恤政策时效3适用意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只要填写高等学校学生

5、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并持表到家庭所在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即有效。关与低保、重病、自然灾害等一些材料容易伪造。这主要是由于个别大学生贪图利益和地方监管不严或个别工作人员徇私舞弊造成的。学校则因人员、时间和经济等某些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困难。另外,少数学生处于偏远地区,或不善于及时关注国家抚恤政策,而不能准确提供官方认可的支撑材料。 3、贫困生所在地与就读高校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界定 部分大学生来自贫困偏远地区,生活水平要求低,在生源地还算富裕的家庭却无法达到就读学校的消费水平。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要求高,在生源地接受贫穷资助的家庭却高于就读高校的消费水平。为了避免教育经费援

6、助不公,建议有关部门细化贫困补助工作,在制定其规章制度时务必考虑地域的差异性,认真考虑大学生生源地和就读高校的消费水平差异,合理拟定评价标准。 总之,以上三种外因都在无形中影响着目前高校贫困生评定的整个过程,当代大学生刚入学时一般处于生理上发育成熟,但思想上却容易受外界影响的过渡时期。因此,高校应本着助学育人的原则,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尽力改变存在问题的外因给高校助学金认定带来的困难。 2 通过高校助学金认定存在问题的外因分析加强思想教育 良好的诚信感恩教育可以弥补个别家庭教育的不足和不良社会风气4带来的助学金评定中的负面影响;可以提醒因地域差异而相对贫困的大学生慎重提交申请材

7、料。高校学生资助的目的在于教育大学生讲究诚信,懂得感恩,高校应该寓无形的诚信感恩于有形的活动之中。 1、诚信的教育 首先,高校通过助学金评审工作,告诉大学生助学金的最终认定其实就是比哪个家庭更贫穷,更需要资助,让学生明白经济的资助只是最浅显、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今日大学生是明日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们将成为社会建设中的精英,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把自己原本并不贫穷的家庭涂上贫穷的假象,挤占了实质上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同学的机会。 其次,学校可以以助学金为源头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学生活的魅力所在,鼓励他们修炼自我,提升自我,争取做一名内外兼修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通过活动,使

8、学生体会到讲究诚信的快乐,关注弱势群体,学会做人做事,感受用真情对待同学的幸福。最后,通过助学金评议小组的公开、公平、公正认定原则教育学生坦诚相待,保护受助同学的个人隐私,学会用一颗公心对待他人,不因私情而破坏国家规定的助学金认定标准、条件和原则,为班级和学校树立良好的诚信楷模,争取做到用心于人,用情于人,从心底深处贡献于人,以诚相待,问心无愧! 2、感恩教育 首先,通过助学金的设定教育学生学会反思亲情,反思友情,反思5社会。从中体会感恩亲情的温暖,因为有家人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幸福;感恩友情的真诚,因为有友情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不孤单;感恩社会的进步,因为有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关注,我们的成长

9、环境才会日新月异。 其次,提交贫困申请材料的学生不一定都被评上,因为我们要评出在这个集体中相对最需要帮助的人,学会理解,学会给予,要懂得助学金帮助了他们一时却不能帮助他们一世,美好的生活是要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 最后,受助学生要理解助学金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如果表现不好,助学金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高校要对贫困生给予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理解助学金的真正内涵还在于懂得什么叫授人与鱼和授人与渔的道理。希望他们在困境中勇于实践,积极进取,怀着感恩的心铭记国家给予的帮助。让感动陪伴他们点燃生活的希望,放飞自己的梦想,努力为祖国建设贡献出自

10、己的力量! 总之,笔者通过对影响助学金认定的外因问题思考与分析,站在高校助学育人的角度,明确提出高校要教育学生讲究诚信,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从助学金的评定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遇到困难,政府、社会、学校一定不会抛弃每一个人。把良好的诚信感恩思想教育内化于大学生心灵深处,清除思想中的负面外因产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Z. 6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以郑州大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4:167-168. 3沈倩倩 柳雕貂.“90 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11.5:44-45. 4 冯燕.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以川北医学院为个案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5曹乾坤 蒋丽洁.高校资助视角下的诚信教育路径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 2013.11:21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