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金融机构应对经济下行风险之思考【摘 要】金融机构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它担负的任务而言,不仅要起到为服务对象融资的作用,而且要承担相当程度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顺利运行起到保障性作用,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本文从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经济下行风险角度出发,结合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实际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金融机构;经济;下行;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三期叠加”效应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业面临的不良压力日趋严重,银企关系日益紧张,部分地区银企关系恶化,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激烈冲突,面对当今的形式,笔者从四方面进行了剖析和研究:
2、 一、当前经济下行状态下的市场现状 目前的经济状况是继续下滑,企业经营持续恶化。经历四万亿的政策刺激,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在重回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最高峰之后迅速回落,进入 2015 年到 2016 年下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急剧恶化,进入持续的负增长状态这表明当前企业面对的经营形势更加恶化,盈利能力和盈利状况持续下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盈利能力下滑,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也逐渐恶化。二是信用环境恶化,银企关系趋紧。银行与2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甚至银行与银行间的不信任程度加剧。由于借款人逃废债务成本低等,各地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的情况
3、屡有发生,部分地区呈现恶化趋势。甚至有计划的串谋套取银行信用,使银行处于不利的信用风险之中。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间往来的困境 1.提高贷款门槛、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企业信用状况恶化的客观环境,商业银行采取的首项措施就是对新增贷款客户提高授信条件,抬高授信门槛。企业获得贷款额度更难。如要求更大的资产规模、更多的抵押品、更低的抵押率等。客观造成企业贷款环境的两极分化加剧,银行更加向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倾斜,而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更难。 2.收缩贷款,不再提供贷款接续 在信贷宽松的时期,金融机构千方百计给企业提供贷款。但在当前宏观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银行又采取所有可
4、能的措施抽贷、压贷,这就是常见的“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 3.企业破产倒闭,企业经营者故意逃债 部分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发生经营困难的时期利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将企业资产转移,以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的目的。待银行发觉,信贷资产损失都是不可避免的。 三、关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经济下行困境的举措 一是要多措并举以规避损失。面对信用环境持续恶化,信贷风险频发的不利局面,商业银行一方面继续强化风险管控,降低风险、减少损3失;另一方面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信贷环境,改进银企关系。二是要完善信贷管理体系,提升信用风险管控能力。三是要强化自身的服务创新,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四是要清楚一点,改善当前不利
5、的企业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不是商业银行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五是要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支持体系和扶持中小企业的配套措施。 四、以政策性银行为例探讨应对措施 不同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不吸收存款,主要依托国家信用发行债券融资,再发放贷款等方式来开展业务。2015 年 4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这意味着政策性银行定位的回归,这也意味着政策性金融机构将重新享用政策性银行相关政策。政策性银行要逐步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银行运作模式,积极发挥在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
6、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原本政策性银行在实践当中存在着尴尬境地,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经济领域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清楚。即,政策性银行既做自身的工作,还要抢着去做商业银行的事。如此两类业务混合经营,混合核算,造成了定位不清,决策机制、考评机制都不完善。且在和商业银行竞争中,规模迅速膨胀,风险加大,而且监管上也有难题。因此对于以后工作的应对,有如下建议: 一是要明确定位,切实履职尽责。国开行首次明确为开发性金融机4构,农发行改革要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进出口银行改革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二是要理清业务分划范围,避免与商业银行业务过多重叠。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要合理界定业务范围,农发行要通过对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实施分账管理、分类核算,明确责任和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形成可以控制风险和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机制。四是建立起以资本充足率为重点的约束体制。 只有通过以上这些措施的完善,政策性银行真正成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才能形成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