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控制权归属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定条件辨析摘要: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 “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它影响并决定着控制方及子公司认定、企业合并性质的界定、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编制的具体环节的技术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及转换。伴随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 (以下简称新准则 )在 2014 年度的修订与发布, “控制”概念的实际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具体情形下如何判定控制方加以具体探讨。 关键词:控制 判定要素 归属原则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 一、控制权纷争情形的具体描述 虽然 2006 版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
2、(以下简称旧准则 )对“控制”概念已有具体规定,但实务中某些具体情形下的控制权界定仍存在较大争议和困惑,现择其有代表性的情形分别描述如下: 情形之一:甲、乙两方股东,股权结构 5149。甲方主张合并权,理由是法律形式;乙方也主张合并权,理由是经济实质,因为乙方在被投资方董事会的成员多出甲方一席;甲、乙双方约定,任何一方做出重大决策时,必须征得对方一名董事同意。请问:如何判定合并权的归属?情形之二:甲、乙两方股东,股权结构 5050;双方董事会人数相2同;一方出任董事长,另一方出任总经理;双方董事长或总经理的角色一年轮换一次。请问:如何判定合并权的归属? 情形之三:甲、乙、丙三方股东,股权结构
3、442;甲、乙双方董事会人数相同;甲、乙双方,一方出任董事长,另一方出任总经理;甲、乙双方董事长或总经理的角色每三年轮换一次。请问:如何判定合并权的归属? 情形之四:甲、乙、丙三方股东,大股东清晰可辨;三方约定,每一方均具有对被投资方约定的某类特定相关活动单方面主导的权力。请问:如何判定合并权的归属? 情形之五:甲方声称能够对乙方的所有相关活动行使决策权,但不持有乙方的任何股权。请问:甲方是否拥有合并权? 旧准则第六条规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毋庸讳言,上述各情形下的相关各方均可以在旧准则给定的控制定义中找到各自
4、主张合并权的“独特”理由,但在出现多方抢着合并的纷争局面时,依靠旧准则 “断案”则有些“力不从心” ,实务界呼唤更具操作性的“控制”定义诞生,并据以指导控制权归属的判定。 二、控制权归属的三大判定要素解析 新准则第七条对控制概念做出了如下规定:“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 笔者认为上述定义中清晰地展现了“控制”界定的三大要素,即3“拥有权力” “获取可变回报” “能够影响回报” 。现分别对这三大要素加以具体解析:所谓“拥有权力” ,意指拥有控制权的投资方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董事会,能够单方面主
5、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活动。简言之“单方面就能说了算” 。所谓“获取可变回报” ,意指拥有控制权的投资方从被投资方获取的回报必须呈现出可变性的特征,尽管其并非持有被投资方的多数股权。反之,获取固定性回报的投资方就不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尽管其持有了被投资方的多数股权。简言之“获取固定回报的一方不能说了算” 。所谓“能够影响回报” ,意指拥有控制权的投资方单方面所能主导的相关活动必须能够对被投资单位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投资方单方面所能主导的活动并不能对被投资单位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那么该投资方就不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简言之“不能影响回报的一方说了也不算” 。 综上所述,通过
6、对被投资方的回报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行使主导权,来实际左右着被投资单位的回报,并从被投资方获取了可变回报的一方才拥有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简言之“控制权剑指的是具有经济实质的重大活动的决策权,而非法律形式的单纯的持股份额” 。 三、具体情形下控制权归属原则解析 新准则在对“控制”概念进行重新厘定并确立了控制权归属三大判定要素的基础上,还对九种情形下控制权归属的判定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现分别解析如下: 情形之一:权力既定原则。 新准则第九条规定:投资方享有现时权利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不论其是否实际行使4该权利,视为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只要某方对被投
7、资单位相关活动具备了单方面的法定主导权力,即便形式上委托其他方来行权,被投资方的实际控制权仍应判归为该投资方。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权力既定原则” 。 情形之二:单方施控原则。 新准则第十条规定: 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方分别享有能够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不同相关活动的现时权利的,能够主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的一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即便相关各方均拥有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某一具体相关活动的权力,但被投资方的控制方只能归属于其中的某一方,即应归属于能够主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的一方,而不能出现“多龙治水” 。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单方施控原则” 。
8、情形之三:实质可行原则。 新准则第十一条规定:投资方在判断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当仅考虑与被投资方相关的实质性权利,包括自身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以及其他方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作为对被投资方拥有控制权的投资方,完全可以按照其主观愿望来依法行权。享有实质性权利的投资方在行权时,不存在财务、价格、条款、机制、信息、运行、法律法规的障碍,当权利由多方持有或行权需要多方同意时,应存在切实可行的机制确保多方一致行权,即不能“议而不决” 。简言之,存在障碍的权力不是实质性的权力,议而不决的权力是不可行的权力。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实质可行原则” 。 情形之四:保护有界原则。 新
9、准则第十二条规定: 仅5享有保护性权利的投资方不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保护性权力通常由少数股东所持有,当少数股东的自身利益受到大股东侵害时,少数股东可利用其持有的保护性权力来阻止侵害其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持有保护性权力的少数股东控制不了被投资方,也不能阻止其他投资方控制被投资方,即保护性权力充其量只能是少数股东防止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一种手段或途径,但无论如何其控制不了被投资方。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保护有界原则” 。 情形之五:过半即享原则。 新准则第十三条规定: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能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下列情况,表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一)投资方持有被投资
10、方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 (二)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通过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能够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当投资方直接持有或协议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时,通常表明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能主导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简言之,过半即享有,例外需举证。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过半即享原则” 。 情形之六:少数施控原则。第十四条规定: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综合考虑下列事实和情况后,判断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足以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视为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一)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相对于其他投
11、资方持有的表决权份额的大小,以及其他投资方持有表决权的分散程度。 (二)投资方和其他投资方持有的被投资方的潜在表决权,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可6执行认股权证等。 (三)其他合同安排产生的权利。 (四)被投资方以往的表决权行使情况等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尽管投资方持股不足半数,如果从经济实质上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仍视为该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即,用经济实质上的日常施控来取代法律形式上的持股不足。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少数施控原则” 。 情形之七:表决无异原则。 新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当表决权不能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时,如仅与被投资方的日常行政管理活动有关,并且
12、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由合同安排所决定,投资方需要评估这些合同安排,以评价其享有的权利是否足够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如果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已经由相关合同加以安排或约定,尽管在被投资方的日常经营过程中仍需对相关事项做出表决,由于所表决的事项尚不足以影响到被投资方的回报,能够主导此类事项的投资方就不一定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简言之,尽管可以左右表决结果,但是影响已经无足轻重。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表决无异原则” 。 情形之八:经济实质原则。 新准则 第十六条规定: 某些情况下,投资方可能难以判断其享有的权力是否足以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投资
13、方应当考虑其具有实际能力以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证据,从而判断其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投资方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一)投资方能否任命或批准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 (二)投资方能否出于其自身利益决定或否决被投资7方的重大交易。 (三)投资方能否掌控被投资方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成员的任命程序,或者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手中获得代理权。 (四)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或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中的多数成员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当从法律形式上无法判定被投资方的控制方时,应结合经济实质来判定哪一方单独拥有对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主导权。 新准则所列举的上述四类事项
14、,均属于能够对被投资方相关活动行使单方面主导权的具体途径或方式。简言之,法律形式模糊时,经济实质来廓清。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经济实质原则” 。情形之九:代理徒劳原则。 新准则第十八条规定: 投资方在判断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时,应当确定其自身是以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的身份行使决策权,在其他方拥有决策权的情况下,还需要确定其他方是否以其代理人的身份代为行使决策权。代理人仅代表主要责任人行使决策权,不控制被投资方。投资方将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的,应当将该决策权视为自身直接持有。笔者对该条款的理解是,对被投资方相关活动行使单方主导权的一方,如果实质上只是以代理人身份行使并获取相应的劳务
15、收益,那么对被投资方的实际控制权仍归属于享有实质性权力的主要责任人。鉴于此,笔者将其概括为“代理徒劳原则” 。 承上所述, 新准则在给定三大判定要素的前提下,对九种情形下控制方权的归属做出了具体规范,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此举对于廓清文中所列举的实务中曾出现的各合并权纷争局面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8四、企业合并概念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 (以下简称20 号准则 )中给出的企业合并的定义是: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该定义清晰地阐明了企业合并的前置条件,即必须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现存的独立企业,当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
16、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才会形成企业合并。但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一个新的企业时,即便存在清晰无疑的大股东,也不会形成该大股东对该新设立企业的合并。换言之,对于新设立的企业而言,即便存在多个出资人,也不会形成任何出资人对该企业的合并。简言之:所谓企业合并,合并的是现存的企业,如果不存在现存的企业,就无所谓企业合并。 在不同的合并方式下, “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吸收合并”而言,由于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被废除了,被合并方原有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被并入了合并方的账簿体系中,被合并方的报告主体资格就消失了,吸收合并完成后就只存在合并方一个报告主体。对于“新设
17、合并”而言,由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均被废除了,需要将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一并纳入新设立法律主体的账簿体系中,新设合并完成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原来的报告主体资格均消失了,新设立的法律主体则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报告主体。对于“控股合并”而言,由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均9被维系,双方均会以独立报告主体的身份继续存在,但合并方应将被合并方纳入合并范围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控股合并完成后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了因合并而成的新的报告主体。简言之,对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而言,所谓“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 ,是针对个别报表层面而言的;对于“控股合并”而言,所谓的“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
18、,则是针对合并报表层面而言的。 五、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定条件辨析 20 号准则第五条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只有在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真正同时控制着参与合并的企业的前提下,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企业合并行为才有可能被界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是认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必要和定性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而“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则是认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必要和定量条件, 20 号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
19、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一年以上(含一年) 。 ”笔者通常将该项“非暂时性”的定量条件概括为“前一年,后一年” ,其中“前一年”是客观的,是通过审核合并方和被合并方的历史沿革来加以辨认的;“后一年”则是主观的,是通过合并方的主观承诺来保证的,即合并方必须承诺受让被合并方的控股权后一年内不再对外转让。简言之,只有在客观上满足了“前一年” 、主观上承诺了“后一年” ,才算满足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定量认定条10件。 20 号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给出了非常宽松的合并政策,笔者将其概括为“调期初”和“并全年” 。所谓“调期初”指的是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合并原则,即本年度合并后的“调
20、期初”不是上年度合并后的“期末数” ,需要结合上年度合并后的“期末数”和同一控制下新增子公司个别报表的“期初数”来计算本年度合并后的“期初数” 。所谓“并全年”指的是合并利润表的合并原则,即无论合并方本年度实际控制被合并方多长时间,合并方均可以将被合并方本年度的全部收入和费用纳入合并范围。由此不难推断,如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认定条件中不规定“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定量条件,最终控制方就完全可以通过任意转移其实际控制的获利能力较强企业的控股权来操控其旗下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非暂时性”的定量条件设定就是对最终控制方利润操控行为的“前瞻性制度防范” 。需指出的是,合并方在承诺了“后一年”情况下,如果在合并行为发生后的一年内将被认定为同一控制的子公司的控制权对外转让,那么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认定就会被判定为“前期差错” ,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来加以更正。Z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S.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S.2014.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S.2014.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S.20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