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12KB ,
资源ID:190167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016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两例铜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两例铜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oc

1、1两例铜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摘 要 文章以 2,2-联吡啶、1,10-邻菲罗啉为配体,采用常温溶液法,合成了两例铜基配合物(简记为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利用X 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铜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 1/2 次方成正比,该氧化还原过程均为扩散控制。此外,随着 pH 值的增大,两列配合物可逆的单电子峰平均电势都随 pH 值增大而呈现负增大,即所有的氧化还原峰均向负偏移,证明配合物 1 和 2 配合物具有潜在的电催化制氢作用。 关键词 铜基配合物;合

2、成;表征;电化学性能 DOI 10.13939/ki.zgsc.2016.28.081 1 引 言 近年来,利用晶体工程学原理,选择具有不同功能有机配体与特定的过渡、稀土金属离子自组装合成不同维度的配位化合物已成为现代化学、材料科学领域内非常活跃和充满前景的研究课题之一。1-32,2-联吡啶、1,10-邻菲罗啉含有共轭的杂环结构,拥有卓越的 电子能力,有较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另外,这两例螯合配体过渡金属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在光、电材料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5-12。因此,以上述两例配体为功能基元,组装不同类型的功能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该类材料的性能提供有用信息。 2基

3、于此,本文以氯化铜为金属源,以 2,2-联吡啶、1,10-邻菲罗啉为有机配体,采用溶液法,自组装合成了两例铜基配位化合物(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利用 X 射线单晶衍射获得其基本晶体学参数,并对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试剂:2,2-联吡啶、1,10-邻菲罗啉、氯化铜、高氯酸四丁基铵、铁氰化钾、二茂铁、氯化钾、氢氧化钠、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和三氧化二铝粉末均为分析纯试剂。仪器:日本理学台式 X-射线单晶测试仪、美国 NEXUS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 UV25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辰华 CHI760e 电化学工作站。 2

4、.2 配合物的合成 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合成方法类似,此处只以配合物 1 的合成为例:将 0.4mmol 1,10-邻菲罗啉、0.04mmol 氯化铜和 10mL 蒸馏水置于烧杯中,放于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搅拌 20min,将温加热磁力搅拌器调制最低温度,让其加热蒸发 24 小时,然后缓慢挥发,两天后得到蓝色块状晶体。2.3 晶体结构测定 在显微镜下,选取大小质量较好、尺寸合适的晶体,在 296( 2) K 下,在日本理学台式 X-射线单晶测试仪上,用石墨单色化的 Mo K 辐射( 071073) 作光源,扫描获得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的晶体学参数,经过最新的 CCDC 搜索,与文献报

5、道的晶体学参数接近,因此没有进一步3进行晶体测试和数据解析。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的晶系、空间群和文献对比如表 1 所示。 2.4 电化学测量 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是在上海辰华 CHI660 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实验中采用三电极体系: 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1 mm) ,对电极为铂丝电极。其中工作电极在每次实验前均用金相砂纸打磨,再用 -Al2O3 悬糊抛光,用水洗净,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二次水超声清洗 3 min。使用前在铁氰化钾的溶液中进行电极测试,测得 E=72mV 时,说明此电极可用。有机相中,Ag/AgNO3 为参比电极,0.1 M n-Bu4NClO4 为支

6、持电解质,用二茂铁做内标,用光谱级的 DMF 做溶剂;水相中,Ag/AgCl 为参比电极,0.1 M KCl 为支持电解质。实验温度为室温。 3 结果与讨论 3.1 配体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4004000 cm-1 范围) 由红外光谱仪测定( 以 KBr 压片) ,配体及配合物红外光谱见图 1。IR 光谱表明,自由 phen和 2,2-bipy 芳环振动峰1560cm-1、1610cm-1 处,C-H 面外弯曲振动峰位于850cm-1 和720cm-1 处,配合物中 1 和 2 中芳环振动峰和C-H 面外弯曲振动峰相对于自由配体发生了微小的移动,这种变化可认为是自由配体中的

7、氮原子与铜(II)配位引起的。 3.2 配体及配合物的紫外光谱 以水做溶剂,在浓度为 1.010-4mol?L-1 的条件下测定了两种配合物及其配体所在的紫外光谱。如图 2 所示,1,10-邻菲罗啉和 2,2-联4吡啶在 200350 nm 波长范围内出现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可归属为*跃迁。与自由配体相比较,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的吸收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了移动,这可能是由于自由配体 *跃迁中包含电荷转移跃迁,即配体给出电子后导致电荷减少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金属铜离子和配体发生了配合作用。 3.3 配合物循环伏安特性的检测与分析 3.3.1 配合物 1 循环伏安性能测

8、试 采用标准三电极体系,以 100 mV/s 的扫描速度对含有 0.8mg 配合物1 的 10ml KCl 电解液由负电位向正电位扫描,从-0.8V 到 1.4V 得到如图3(a)的循环伏安图。根据图 3(a)可知配合物 1 在 E=-0.135V 和E=0.339V 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相对于 Ag/AgCl 参比电极) 。此外,在 10ml KCl 电解液中加入 0.8mg 配合物 1,以10mV/s、25mV/s、50mV/s、100mV/s、200mV/s,在-0.8V 到+1.4V 得到图3(b)的循环伏安图。随着扫速的不断增大,0.339V vs.Ag/AgCl 处的还原峰电流

9、不断地增强,并且扫速的平方根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见图3(c),表明此过程是一个扩散过程13-15。 在 10mL KCl 电解液中加入 8mg 配合物 1,100mV/s 的扫描速率对 pH 值为 4、5、6、8、9的条件下在-0.8V 到+1.4V 扫描得到图 4(a)的循环伏安图谱,由图4(a)可看 出,随着 pH 值的增大总是还有一个可逆的单电子峰,平均电势都随 pH 值增大而负增大,即所有的氧化还原峰均向负偏移。 在 10mL KCl 电解液中加入 8mg 配合物 1,以 100mV/s 扫描速率对加入浓度为 1mol/L、0.5mol/L、0.1mol/L、0.05mol/L 和 0.

10、01mol/L 的醋5酸 1mL,在-0.8V 到+1.4V 扫描得到图 4(a)循环伏安曲线,通过图4(a)可以看出,随着 HOAc 浓度的不断增加,还原峰电流不断地增强,质子还原的起始电位明显正移,这可能是由于酸的加入,引起配合物的质子化,降低了电子传递所需要的能量,因此,配合物 1 也可能具有电催化制氢的作用16,17。 3.3.2 配合物 2 循环伏安性能测试 采用标准三电极体系,以 100mV/s 的扫描速度对含有 0.8mg 配合物2 的n-Bu4NClO4 电解液由负电位向正电位扫描,从-1.2V 到+1.7V 得到如图 5 的循环伏安图。根据图 5(a)可知配合物 2 在 E=

11、0.129V 和E=1.525V 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相对于 Ag/AgNO3 参比电极) 。在10mLn-Bu4NClO4 电解液中加入 0.8mg 配合物 2 和 3mg 二茂铁(做内标) ,以 10mV/s、25mV/s、50mV/s、100mV/s、200mV/s,在-1.2V 到+1.7V 得到如图 5(b)的循环伏安图。随着扫速的不断增大,0.339V vs.Ag/AgCl处的还原峰电流不断地增强,并且扫速的平方根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见图 5(c),表明此过程是一个扩散过程。 在 10mLn-Bu4NClO4 电解液中加入 8mg 配合物 2 和二茂铁(做内标),100mV/s

12、的扫描速率对 pH 值为 4、5、 6、8、9 的条件下在-1.2V 到+1.7V 扫描得到图 6(a)的循环伏安图谱,通过图 6(a)可看出,随着pH 值的增大总 是还有一个可逆的单电子峰,平均电势都随 pH 值增大而负增大,即所有的氧化还原峰均向负偏移。在 10mLn-Bu4NClO4 电解液中加入 8mg 配合物 2 和 3mg 二茂铁(做内标) ,以 100mV/s 扫描速率对加入浓度为 1mol/L、0.5mol/L、0.1mol/L、0.05mol/L 和 0.01mol/L 的醋6酸 1mL,在-1.2V 到+1.7V 扫描得到图 6(b)的循环伏安曲线,通过图6(a)可以看出,

13、随着醋酸浓度的不断地增加,还原峰电流不断增强,质子还原的起始电位明显正移,这可能是由于酸的加入,引起配合物的质子化,降低了电子传递所需要的能量,因此,配合物 2 也可能具有电催化制氢的作用16,17。 4 结 论 本文合成了两例铜基配合物(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利用 X 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铜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例配合物可逆的单电子峰的平均电势都随 pH 值增大而呈现负增大,即所有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均呈现明显的负增大,证明配合物 1 和配合物 2 具有潜在的电催化制氢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洁.二茂钻阳离子磷配体及其配

14、合物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王维.1,10-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高桂莲,李国宝,杨秋霞,等.一种新型双核 Cu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J.电化学,2003,9(3). 4多杰扎西,毛晓英,马永林.循环伏安法对铜_1_10_二氮杂菲_配合物电化学性质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75宋继国,宋化灿,谭端明,等.Cu_胺配合物催化 1,1 联,2,萘酚氧化循环伏安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6). 6路瑶.新型氮杂配体及配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研究及应用D.长春:

15、东北师范大学,2004. 7蒋战果,王晓娟,尹建玲,等.基于柔性 1,4-苯二硫乙酸和刚性的 2,2-联吡啶配体构筑的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2012,28(3): 607. 8王传峰.芳香羧酸配体配合物的组装、结构、性质和晶体工程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9陈丁文,李斌,董守安,等.利用循环伏安法对铱_铱_氯水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贵金属,2009,30(1):1. 10顾建胜,马美华,沈理明.铜与苯并-1,3-噻唑-2-硫酮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与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2000,58, (10):1270. 11杜俊,陆晓晶,张莉,等.Cu-氨基酸

16、配合物溶液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2). 12陈川.邻苯二胺缩邻香兰素同核稀土配合物以及 Cu-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13Fezile Lakadamyali,Masaru Kato,Nicoleta M.Muresan,et al.Selective Reduction of Aqueous Protons to Hydrogen with a Synthetic Cobaloxime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Atmospheric OxygenJ.Ang

17、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2,51 8(37): 9381. 14Bingjing Xin,Guang Zeng,Lu Gao,et al.An Unusual Copper(I) Halide-based Metal?Corganic Framework with Acationic Framework Exhibiting the Release/adsorption of Iodine,Ion-exchange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J.Dalton Trans.,2013(42): 7562. 15Ji

18、e-Ping Cao,Ting Fang,Ling-Zhi Fu,et al.First Mononuclear Copper(II) Electro-catalyst for Catalyzing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Acetic Acid and Wat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4(39). 16Ting Fang,Ling-Ling Zhou,Ling-Zhi Fu,et al.Catalyzing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Acetic Acid and WaterJ.Polyhedron,2015,85: 355. 17Xuguang Yin,Cuibo Liu,Sifei Zhuo,et al.Water-soluble Glucose-Functionalized Cobalt(III) Complex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in Neutral ConditionJ.Dalton Transactions,2015(44):152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