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潜伏海外 22 年背后的隐情失踪:像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1992 年夏天,中国东北的一座边境城市曝出一件震惊全市的大案,某国有企业年仅 21 岁的女出纳员邹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 22 万余元公款后,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当时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不足 200元) 。和她同时失踪的是一个平常与她关系比较密切的某服装厂法人代表杨某。一男一女的同时失踪,使一起重大贪污犯罪案件很快浮出水面。 案发后的第二天,检察机关的抓捕行动立即展开。办案人员兵分多路,足迹遍及两人可能出逃的各个离境机场、港口、许多城市的车站、宾馆、两人外地亲属的住所,并对两人的家人、朋友、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布控工作。但在检察机关布下的
2、天罗地网之下,却不见两名逃犯的任何蛛丝马迹,两人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两人一逃便是二十多年,无声无息,杳无音讯。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二十多年转瞬即逝。当年和邹某同样花季的姐姐,已为人妻、为人母,邹某的哥哥也早已娶妻育子。邹某失踪后,她年迈的母亲每天捧着女儿的衣物哭泣,脆弱的心脏终究抵不住对女儿浓郁的思念,在邹某失踪仅仅一年便撒手人寰。邹某的父亲每天望眼欲穿地盼着女儿归来,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几近失明。最疼爱她的爷爷,终日不见孙女的音信也郁郁而终。邹某的姐姐表面生活如旧,但安抚、赡养老人的重负,周围人不断的怀疑、探问,定期接受办案人员的询问压得她身心俱疲,2不到 50 岁的年龄早已
3、是面容憔悴。邹某、杨某的出逃,使他们的家人如坠深渊,痛苦不堪。与此同时,邹某、杨某二十多年迟迟没有归案,也像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成为每一名办案人员内心深处一个沉重的心结,无法解脱。当年的三名主要办案人员,一名在从副检察长的岗位上调入上级检察机关后,一直到退休都对此案耿耿于怀,难以释怀。一名当年二十多岁的年轻办案人在追逃的路上染上急性菌痢,差点命丧途中,被送进医院抢救了五天五夜,滴水未进。20 年后虽已调入上级检察机关并迁往异地,但谈起当年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一切都恍如昨日。另一名办案人已成为了原办案检察机关的检察长,却仍像一名忠诚的猎手年复一年地苦苦追查着失踪的猎物,始终不甘心该案成为一起死案。
4、同时,二十多年的时间,案发单位的相关责任人该处理的也都处理了,该退休的也都退休,但邹某、杨某的始终未归,同样是他们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像他们的一个梦魇,又像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自首:解脱逃亡的罪恶感 在人们越来越接受两人永远消失的事实的时候,两人却在许多人都异常陌生的欧洲“北塞浦路斯”突然现身,并从国外在将一笔巨款转入司法机关账户后主动回国归案。二十多年的谜团,在最后解开的一刻,却是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地充满了戏剧性。 2014 年 12 月 26 日,检察人员从北京首都机场将两个人带回案发地。经过检察机关对两人的反复讯问,案子的本身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离奇、复杂。当年涉世不深的邹某在舞厅跳舞时与杨某
5、结识,两人只是一般朋友关系。之后邹某利用职务之便,为解杨某服装厂资金周转的困难,把3公款借给杨某使用。最后,两人眼见公款无法归还便匆匆踏上逃亡之路。两人先是乘坐火车经过一夜奔波逃到北京,然后购买了假身份证进入北京一所外语培训学校隐匿下来。一年后,又用假身份证办理了护照从黑龙江满洲里口岸出境,经过俄罗斯、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一路向西,最终因所带赃款全部花光,滞留并定居在“北塞浦路斯” 。经过多年打拼,两人不但在当地有了自己的餐厅和房产,还取得了永久居留权。 一切好似已尘埃落定,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却时时在涌动。2014 年底,在网上看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等四部门联合
6、发布的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后,二十多年如影随形的罪恶之感、撕心裂肺的思乡之情,终于如地下压抑已久的岩浆喷薄而出。经过简短的商量,两人义无反顾地决定结束这段身心饱受折磨的痛苦历程,毅然回国投案自首,希望得到法律的宽大处理和内心的彻底解脱。 也许,当下这样荒唐的案件并不少见。两人贪污的 22 万元公款,与当今动辄千万元、上亿元的大要案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但是案件在当时造成的极坏影响,二十多年来检察机关为此案付出的艰辛努力,及至两人给亲人身心造成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和自己一生可能都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逃亡生涯,一切又使人觉得这样的罪过比任何的罪恶都不遑多让。 时过境迁,22 年
7、后的今天,两人的心路历程早已融于他们的血液而极难与人交流,因此我们与之进行的简单、有限的对话也真的很难完全反映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但笔者相信,一对本不相爱的年轻男女,4历经二十几载的逃亡岁月,不仅要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地防范和逃避着国内、国际执法机构的追捕,还要每天刻意演绎着恩爱夫妻的假象,个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也或许八千多个日子的心理压抑,他们内心的感受早已异于常人。但是不管怎样,若能以管窥豹,让与他们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或者准备豪赌人生、复制他们人生经历的人,能从中汲取教训,及时悬崖勒马,也就不枉我们笔耕之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想用一种平等的身份语气去与他们交流、对话,去努力还原
8、他们最真实、最原初的本性。 对话:寻找一切机会赎罪 问:当初,你把钱分散成若干笔小额支票拿给杨某,为什么不集中在一起,当时是怎样想的? 答:数额太大会引人注意,而且还想留一些钱给工友们发工资用。(不能说没有良知,但罪恶一旦开始,便无法自拔笔者点评,下同。) 问:你还担心工友的工资,是不是代表着你知道那样做是错的,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去做? 答:我只是想帮助朋友渡过难关。我做了这样的事情,并不一定说我就是个坏人。 (坏人和罪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法盲才会做这样的狡辩。)我当时只是想帮朋友,想法简单,以为拿公家的钱用一下,用完再放回来就没事了。没有想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更没想到需要用一生来改正这个错误
9、。 (谁都可以幼稚,但谁在原则问题上都绝不能无知,无知终将酿错。 ) 问:如果你不逃走,结果会怎么样,你想过吗? 5答:我不能不逃,家里拿不出这些钱替我还债,我俩也不想因此牵连家人,只能逃走,没有退路。逃走也是为了出去赚钱回来还债。 (把极度的不负责任辩解成一种负责任,悲剧往往由此开始。 ) 问:可是你们逃到北京后,隐身于外语培训学校,是在为逃走做准备,而并没有去赚钱还债。 答:我们人生地不熟,还要躲避追逃,根本做不了生意,就想彻底逃到国外去。 (一步错,步步错,为错误做任何的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 问:怀揣巨款,你们逃到国外二十多年,也有了合法的身份,置地了、购房了,变成了当地的中产阶
10、级,为什么还想回来? 答:我们带走的钱很快就花完了,没钱的时候,我们为钱争吵、互相埋怨;有钱的时候,我们为内心不得安宁而互相指责。别人看我们风平浪静,日子过的蒸蒸日上,可是我们的内心没有一刻的安宁。噩梦与睡眠紧紧相连,我们才发现自己永远摆脱不了这种罪恶感,只有彻底赎罪才能将心里的负累彻底除掉。我们开始寻找赎罪的机会,赎罪变成了我们活下去的信念。 (内心的安宁是最踏实的幸福,残存的良知是最宝贵的财富,面对现实,早日踏上赎罪之路,是获得新生最好的选择。 ) 问:你姐姐说你喜欢写诗,二十几年前你的诗歌还在报纸上发表过,而喜欢诗歌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你和一个你说并不爱的人生活了二十多年,你埋怨过他把你带
11、入这样的人生吗? 答:我没有权力怨恨任何人,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没有能力却想帮助人,借助外界的力量自己就要付出代价。我也不恨他,他6也不是个坏人,只是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大,但是我们都用错了方法,一失足成千古恨。生活也给了我最大的惩罚,与一个我不爱的人生活了二十多年。 (醒悟的太晚了,遭受的惩罚已不可能更改。 ) 问:你现在迷途知返了,还有机会设计新的生活,思考过怎样重新安排生活吗? 答:我现在这个样子,身体全部垮掉,又犯过错误,已经是一个没有资格谈论爱情、孩子、未来这些美好事情的人了。经历那么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一切也不重要了。也许会选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其实,
12、每一个人都会有不愿意让人知道的过去,每一个人又都需要活着。这样看来,活下去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我经历了这么些,想活着不是件难事。我也想美好地生活着,有爱情、有鲜花、轻松、健康的生活。可是,二十几年噩梦般的逃亡生活已经摧毁了我的健康,也在我的心灵刻上了无法抹去的痕迹,我的心态已经走上了不归路。我后悔自己当初的轻率,也想通过自己的事情告诉社会上像我一样的人,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没有权力去支配,不然你付出的就是自由的代价。不要过高地估计了自我宽恕的力量,你自己心里的良知会时刻折磨你的内心,那种嗜骨的痛苦,不是任何东西能替代的。 问:你知道不知道,你的状态对你的亲人很重要?你犯错误是为了满足自己“帮助人”
13、的欲望,逃亡是为了赚钱还债,回国自首是为了赎罪减轻自己良心的谴责,你的选择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你有没有想过亲人的感受? 答:现在说这些有用吗?我知道我这辈子对不起所有的人,包括我7自己。所以,我只能赎罪,找一切机会赎罪。在国外的日子,我小心翼翼不敢跟任何可能引起麻烦的事情沾边,唯恐因此引来警察的注意而调查我们的身世。那种在刀尖上生活的滋味,不都是我的报应吗?(这样的报应于自己是因果相报,但对那些无辜受牵连的人是多么沉重、多么不公平。 ) 问:忏悔、赎罪的心愿、表现,真的能弥补这件事情的后果吗?二十几年来,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布控动用的社会资源,案件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的经济损失,家人、
14、朋友、办案人员的情感负累,这些无形的“痛”岂能靠“赎罪”两个字就能弥补的? 答:我一直很感谢检察院办案人员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他们都是好人,遇到他们是我的幸运。我回国后,他们对我的帮助让我觉得自己“投案自首”的举动是多么正确。我更感谢国家能及时出台宽大的政策,让我们这些对国家有愧的罪人可以重新选择做人的机会。不然,我不敢想象,再继续背负着罪恶过下去,我能坚持多久。是祖国的宽大,给了我重新站在“太阳”下的机会,让我有了与亲人团聚和重新选择生活的机会。 问:二十多年的逃亡生活给予你最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什么? 答:生活本身就是大学校,又何况是我这样经历的人。逃亡生活让我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一个人选择什么样
15、的生活,权力在自己,命运在你自己手里,失足必酿千古恨。 思考:爆棚的“自我”与“自尊” 不能不说,见到这个女人后,她呈现出的状态超出了预想。不高的8身材,却因故意高昂的头颅而显得笔直、挺拔,黝黑的面孔尽管布满黑斑,仍然难掩肤质的细腻。眼帘上有做过手术的痕迹,说明她对生活怀揣着美好的向往。与人交流时,她的眼睛不惧与任何人对视,在行为上努力表现得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笔者递给她一张纸巾,她不接受却一定要姐姐下楼去买。这些过度的“客气”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冷滞、僵化,也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她在有意设计一个“壳” 。 想象着她用超常的隐忍撑住 20 载内心的煎熬,体味着她说话时字斟句酌的语气、表情,不得不认为,
16、她人生的悲剧或许就与这层“壳”有关。因为,这层“壳”的主要成份是过度膨胀的“自我”与“自尊” 。 当年,她靠着这种“自我”与“自尊”走出农村,实现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生活目标的轻易实现,也导致“自我”与“自尊”的爆棚,演变成翻倍的自负、主观、自信。当面对一个地位优越的人向她求援时,“自我”与“自尊”让她无力或者无意拒绝。 她选择自首,其实也是过度“自我”与“自尊”所致。异国的负重生活,使她的内心不能承受住道德底线的压力,逃亡生活更在挑战她“自我”与“自尊”的最低底线。选择一个时机重新建立“自我”与“自尊” ,解脱心灵的压抑,摆脱逃亡生活成为一种必须。但是,在病态“自我”与“自尊”下的决定,是在打破一个不正常的“自我”与“自尊” ,建立另一个不正常的“自我”与“自尊”中的恶性循环。虽然她作出了“自首”这样明智的选择,但只有真正化掉那层“壳” ,建立一个正常“自我”与“自尊”的强大心灵,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智,真正具备抵制生活诱惑的能力。我们愿她能够早一点重新建立这种能力。 9所有的负累都是人后天强加给自己内心的。人若少一些贪婪、自私、自负,人生便少一分复杂、丑恶、罪恶。 2015 年 8 月 6 日,邹某、杨某案由人民检察院起诉至当地铁路运输法院,近期将择日宣判。 编辑:刘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