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摘 要: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以微信、微博、微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形态构成了“微文化” ,其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等特征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微文化”的兴起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将“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利用微文化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微文化的概述 微文化主要是指随着互联网盛行而兴起的一种网络潮流,微博的盛行是它形成的开端,并且随着一系列的网络微应用的出现而风靡,尤其是在当前年轻人中间更为
2、流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以网络、手机、电脑等为载体,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媒体用户进行虚拟信息的发布、交换、反馈,最终影响人们精神和行为的文化生态形式。 2 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 “微文化”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 之前新媒体还没有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老师授课仍旧坚持面对面讲授教学,使得教育环境受限,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2最终导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教育双方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信、微博工具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传输
3、,并通过“点赞” “评论” “留言”等互动交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老师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各方面困难进行线上解答和疏导,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 (二) “微文化”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 虽然“微文化”扩展了教育平台,使教育双方打破了时空限制,不仅局限在课堂进行灌输式教育,利用微信、微博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微文化”的交流互动是基于虚拟环境的,在线上交流双方彼此不可见,这样大大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更容易倾诉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此外, “微媒体”的使用对老师也
4、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教育者需抛弃课堂上单调乏味的理论话语,且熟悉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和表情,活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潮语” ,激发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的兴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 “微文化”帮助教育理论和实践融合 目前,大学教育鼓励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单纯的进行理论灌输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真正的大学教育需要把学到的理论切实应用到实践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话虽如此,可真正能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可没有这么简单,传统的教育方式明显起不到作用,而微媒体的使用3可以将两者巧妙结合,比如在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5、,学生可以把教育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具体的实践展示,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等途径,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开阔视野、高效学习的目的。 3 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微文化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微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并加以解决。 (一) “微文化”考验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敏锐的媒介洞察力,掌握微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 及时发现学生兴趣的变动。如果教育者不能完全理解“微文化”,熟练使用微媒体,那么就会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脱节,进而
6、无法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现在,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创造了许多“网络流行语” 。 (二) “微文化”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的权威性和导向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党和国家执政理念主旋律的映射,尤其是在政治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方面,其权威性尤为明显,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但是随着微文化的盛行,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多种多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不少负面思想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学生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信息浏览,可4能会遭到带有个人主义的思想洗脑。 微时代信息的负面影响常常导致学
7、生产生叛逆心理,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 “微文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难度 微文化的盛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前的课堂教育中,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可以直接观察学生状态,比较集中不分散。相反,在微课堂教学中,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想要顾及每一个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蕴含着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传统文化和微文化相结合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当代大学生面对着这些冲突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教育双方如果都不能完全适应二者的结合,将导致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真正转变学生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做
8、到位,而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无疑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累赘。 4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根据微文化背景下教育出现的状况,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大学师生微文化素质 微文化素质就是能适应微文化环境下产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老师和学生作为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元素,其微文化素质影响了整个教育质量,可见,提高大学师生的微文化素质刻不容缓。首先,教师必须拥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精神,善于发现最新网络动态,5熟悉网络知识的和运用网络技能,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其次,对于大学生提高微文化素质,
9、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自主判断能力,当代大学生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的微文化素质,保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而能够在微文化中汲取对自身有益的成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优化微文化下的教育内容 在微文化时代,学校要时刻根据社会需要,不断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继承和发展,在原有的灌输教育的方法上创新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微动画作为辅助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的活跃气氛。其次,教育内容要坚持社会性与政治性相结合,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及时发布重大时政新闻,激发学生关注国家事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教育
10、内容要坚持理想和信念相结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回顾过去的历史,又要立足实际,展望未来。所以,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具有社会理想性,不仅强调社会价值的内容,而且考虑个人价值现实性的要求,这样个人和社会才能向前发展。 (三)合理利用微文化传播手段 先进的网络传播工具为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合理地使用这些新媒体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微文化传播方式的合理利用,能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表现的更为生动和形象,易于学生接受。 6参考文献 1 周宪.时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J.学术月刊,2014(12). 作者简介 龚佳琛(1993-) ,女,汉族,北京,在读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