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深入挖掘物流潜力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深入挖掘物流潜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笔者对威海市物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地域特色的对策建议。 一、威海市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近年来,威海市将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加强规划引领、强化协调推进,全市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物流业总量稳步增长。2015 年,威海市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8384.7 万吨,同比增长 6.3%,其中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发送量 6700 万吨,同比增长 5.6%,海上运输完成货物发送量 1667.8 万吨,同比增长8.9%。港口吞吐量完成
2、7323.8 万吨,同比增长 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6.1 万 TEU,同比增长 3.2%,铁路货物到发量 56.2 万吨,同比增长1.1%,民航货邮吞吐量 0.53 万吨,同比增长 97.7%。 二是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威海市拥有威海港、石岛港、龙眼港、威海国际机场 4 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张家埠港、乳山口港 2 个国家二类开放港口,建有生产性码头泊位 111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2 个,年通过能力 3350.7 万吨。开通国际航线 28 条,其中,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 20 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 6 条,国际空中航线 2 条,2013年 12 月开通威海至台北航线,全市海港口岸
3、与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通达世界各地,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运输体2系基本形成。公路方面,形成了烟威高速和威青高速一南一北两大高速对外通道,以 G309 荣兰线为主的中部普通干线公路对外通道,以二级以上公路为主的连接各市区、乡镇的境内高等级干线公路网。铁路方面,建有 138 公里的桃威地方铁路,开办全国货运直通运输、国际联运、集装箱五定班列业务,开行了威海至北京、济南、汉口和菏泽共 4 对旅客列车,已形成年货物运输 800 万吨的能力。航空货运方面,威海机场开通了北京、上海、深圳等 12 条国内航线和韩国首尔 1 条国际航线,2013年开通了台湾地区航线。 三是物流企业
4、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威海市拥有综合性港口码头 11 家,万吨级以上泊位 16 个。国际水运企业 5 家,拥有运输船舶 3 艘共 1.4 万载重吨。省际水运企业 27 家,拥有运输船舶 90 艘共 60.1 万载重吨。中韩班轮运输企业 5 家,拥有客箱班轮 5 艘共 4001 客位和 1202 箱位。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专业货运企业 220 余家,集装箱运输企业 79 家,拥有营运货车 2.9 万余辆共 23.8 万吨位,开通了东北三省、北京、广州等 50 余条货运专线。 四是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威海市建设了威海国际物流园、威海市货运市场、中国外运威海分公司集装箱场站、威海汇峰现代物
5、流园、文登中海川物流园、乳山华润物流园等一批规模化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五是制造企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稳步推进。威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有 70%已按照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开展基于订单的物流管理系统改造,90 %以上企业在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上,实现了较高程度的物流业务外3包和整合。 六是商贸物流和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建有各类专业商品交易市场 73 处,其中年成交额过亿元专业化批发市场 32 处。 “农家店” 、社区超市、医药连锁店、快餐连锁店等总数达到 1260 多处,覆盖 100%的社区和乡镇以及 60%以上的行政自然村。 七是快递服务企业发展迅速。威海市
6、取得快递经营许可证的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共 91 家,从业人员 3153 人,拥有机动车 1968 辆。2015 年快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 2754.38 万件,同比增长 43.39%。 八是物流新技术和信息系统得到推广与应用。威海市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建立了 GPS 监管服务中心,从事道路货物专线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普遍采用了 GPS 或北斗卫星定位信息管理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条形码技术、自动分拣系统(AS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射频识别(RFID) 、无线手持终端等物流信息技术装备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威海市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
7、一是综合运输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区域内新的产业开发区、集聚区间运输和与周边部分地区高速运输通道需进一步改善。区域内港口、道路、铁路、航空运输协调度较低,衔接不够顺畅。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较慢,组织化程度较低,承担的运输份额比重较小。 二是货运资源严重不足。受地理位置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产业结构偏轻、周边港口竞争优势等因素影响,威海市货物转运量和本地货物4总量仍显不足。 三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大部分物流企业还依赖传统的线下业务承揽渠道,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入驻企业不多,功能发挥不足,物流供需双方信息衔接不畅。 四是运输市场主体规模化程度不高。运输市场“多、小
8、、散、弱” ,专业货运企业车辆拥有数仅占全市货车总数的 10%左右,缺少主导市场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物流企业。 三、威海市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在水路方面,构建以威海湾港区为中心港区,以石岛港区、靖海湾港区、龙眼湾港区为重点港区,以蜊江港区和乳山口港区为辅助港区的港口体系。加强与全省运输网络的衔接和同韩国仁川港、群山港等港口的合作,实行港铁联动、陆港联动发展。在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文莱高速公路建设,积极运作启动威海绕城高速项目,进一步完善威海市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与青荣城际铁路等快速交通网的合理配套,实现区域间更高效、更快捷的公路连接。在铁路方
9、面,加强与威海港港口设施的对接合作,完善转运衔接和过境运输通关设施,为开办过境集装箱货物运输业务创造条件;适时建设投资10.6 亿元的南海新港疏港铁路,为文登区、南海新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在航空方面,规划建设占地 110 亩的空港物流中心,打造空铁、空港、空陆相互衔接的快速高值货物集散中心。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在南海新区等新的产业聚集区、开发区布局建设一批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中心) ,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节点合5理布局。 第二,加快发展国际物流。紧紧把握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和韩国实施“欧亚计划”的机遇,争取开通韩国威海
10、中亚/欧洲货运通道,提升中韩陆海联运层次,加快推动海铁国际联运。支持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在国外设立办事处、与国外物流合作等方式,构建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加快推进韩国食品日用品交易集散中心和威海港国际物流园韩国商品物流集散平台、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辐射全国的韩国商品集散地。依托威海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和好运渔乡国际商业中心,打造海洋渔业产品交易集聚区。发挥威海市距离韩国最近、对日韩航线航班多、海运低成本和电子口岸建设等综合优势,积极吸引区域周边进出口商品通过威海市出口日韩,吸引日韩家电、装备类产品借助威海市海铁联运通道运往中亚、欧洲。 第三,推动“互联网+高效物流”建设。加强北斗导航、物
11、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支持威海港集团等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供需双方,连接港口、海关、检疫等电子口岸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实现车辆、网点、用户等精准对接,探索实行“一票到底”的联运服务。支持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业、物流企业建立面向上下游客户的信息服务系统,应用条码识别和无线射频识别、跟踪定位、二维码和语音拣选等信息技术,建设智能仓储调度系统。加快推进威海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与仁川市互通的中韩电子口岸,打造中韩通关示范口岸。 6第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绿色物流。以域内各主要港口为中心,以各物流园区为节
12、点,构建能力匹配的集疏运通道,配备现代化的中转设施,实现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的衔接配套。进一步开发、优化联运线路,推进陆海联运、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等多种联运工程。完善威海市甩挂运输运营中心功能,开辟区域间甩挂运输黄金线路,发展甩挂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支持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 第五,开展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强行业物流标准的培训和推广应用,支持仓储和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停靠和卸货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标准化、厢式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运车辆,推广托盘、集装箱、集装袋等标准化设备。组织物流运输和工商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依托骨干物流企业集成货运资源,开发新的运输专线和卡车货运航班。支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参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物流行业标准化水平。 (作者单位:威海市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