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研究,整理资料:何燕、王鹏讲课:唐小兰、朱博、曾惠蓉,两个概念的界定,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主要是那些指由于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后,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村未成年子女,所以又称他们为“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户籍地以外的地方长期(至少三个月以上)务工,把未成年的子女留守在农村户口所在地单独生活,或者跟随父母一方或其他亲属朋友共同生活,并在农村中小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龄儿童。这里的“儿童”具体是指6 至17 周岁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二、农
2、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概念界定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德育体系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等等。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主要是指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基本情况综述,有人称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制度性孤儿”。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1.他们有父母,但不得不承受与父母亲人分离的现实;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而缺少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孤独感。2.他们在学习上缺乏有效辅导,生活上缺乏有效指导,再加上隔代抚养的弊端和
3、亲友的疏于管教,他们的成长又缺少了正确的价值引导。3.残缺的爱容易形成残缺的心理,不健全的教育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隐藏于生活、学习问题之后的非良性的情感、道德、行为、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思想认识问题,(1).亲情缺失而导致情感淡漠。 ( 2).金钱补偿而导致享乐主义侵蚀心灵。(3).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极容易形成不良的个性倾向,(4).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已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他们认为读书“无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心理健康问题,有60%以上
4、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缺乏热情、缺乏爱心、缺乏同情心、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逆反心理较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等。,1.心理闭锁,情感冷漠。 2.自怜自卑,缺乏自信。 3.狭隘自私,惟我独尊。 4.寂寞无聊,内心空虚。 5.心理逆反,敏感多疑。,道德品质问题,1.认识偏差,思想扭曲。,2.情感迷茫,意志薄弱。,3.混淆是非,误入歧途。,思考,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是什么?,家庭教育的缺失,(1)父母思想上的漠视 然为数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有长期的间断性、在空间上有远距离性、交往方式上有非面对性
5、,而且互动频率极低,使得留守儿童父母成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2)隔代抚养的弊端 由于祖孙两辈之间的文化背景、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相差悬殊,因此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出现很大分歧,很容易产生心理摩擦和人格冲突,(3)单亲抚养的缺憾单亲生活的家庭中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将直接影响这些学生的情感发展,导致他们对亲情和友情的淡薄,缺乏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导致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和人格不能健全地发展。,(4) 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有20%的农村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寄人篱下,有“不如别人”,“被人遗弃”的悲观情绪;有12%的农村留守儿童感觉有心里话不愿向临时监护人诉说;有8%
6、的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临时监护人的信任;有70%的临时监护人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说谎、欺骗等行为;有80%的教师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难以沟通,行为难以矫正。 信任的缺失与害怕受到伤害让农村留守儿童变得孤立与内向,敏感而忧郁;亲情的缺失与渴望心灵的温暖让农村留守儿童变得冷漠与孤僻,暴躁而执拗。,学校德育的缺失,(1)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受“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以“升学率”或文化课成绩作为核心,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班会也常常被科任老师侵占,其它的德育措施更多的则是放任自流。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德育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无法安排更多的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
7、(2)学校缺乏相应的教育机制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既没有相应的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教育机构,更不能说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教育要求出发,开设与农村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社会环境的影响,( 1)地方政府缺乏应有的重视 具体表现为: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和自发的状态。而作为农村最基层的集体组织,各级村民组织和社区也没有任何相关的帮扶措施。(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3)社会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有着价值导向的作用,它们
8、所宣扬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正面影响力不足,负面报道相对较多,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家长、教师及社会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法,先入为主地对他们产生不良印象,同时也不利于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我国的二元户籍体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加强合作,齐抓共管。,(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完善家庭教育模式(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3)、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作用(4)、积极发挥社会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
9、育的弥补作用(5)、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完善家庭教育模式,(1)要转变家教观念,优化教养方式(2)积极加强沟通联系,增进亲子感情(3)改变务工方式,寻找合适的监护人,二、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1)农村中小学校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2)其次,农村中小学校应该建立并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对农村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监测。(3)第三,农村中小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4)学校应该完善寄宿设施,加强寄宿制管理。(5)第五,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重
10、点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指导。另外,学校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承担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时,必须做好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工作,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作用,(1)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学校设施。(2)积极建立寄宿制学校。(3)添置图书仪器,建立学生活动室。(4)地方团委、妇联要切实保护农村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5)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四、积极发挥社会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弥补作用,(1)各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构筑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2)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在农民工相
11、对集中地区积极开展宣传家庭教育工作;(3)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村组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培养留守儿童监护人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并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总之,要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和完善农村村组的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村组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五、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1)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学会认识自身存在哪些良好的或不良的个性特点,从而自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发展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2)要指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减轻焦虑程度等,降低这些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有益于身心健康。(3)要指导和督促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结,1、结束“留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根本2、并非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存在思想品德问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